•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专访梁振英:爱国者治港的要求从未改变,也是要坚守的底线

2021-03-01 10:08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余毅菁

  编者按:香港由乱及治的重大转折,再次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那就是要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这是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事关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原则。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就如何看待和落实这一原则,让“一国两制”在港实践沿着正确方向行得更稳、走得更远,从而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我们专访了香港各界权威人士。

  “在全球疫情依然持续的阴影下,祖国如期举办一年一度的政治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共聚一堂,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在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前任行政长官梁振英接受了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专访,直言为祖国的抗疫成果感到自豪。

  梁振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2017年,他被增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期间,梁振英曾多次公开怒斥乱港分子,还牵头成立“803基金”,以巨额赏金鼓励举报暴徒,获得了众多香港市民的点赞和支持。

  今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听取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2020年度述职报告时指出,香港由乱及治的重大转折,再次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要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针对这一原则,梁振英向南都记者表示,向香港的行政官员和议会议员提出爱国的要求是天经地义的。

  “自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爱国者治港’的要求从未改变,只是由于香港一些制度存在漏洞,被乱港分子钻了空子,未来我们就是要与时俱进地堵塞漏洞,守住‘爱国者治港’这一底线。”梁振英说。

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区前任行政长官梁振英。新华社发

  【专访梁振英】

  谈“爱国者治港”:

  全世界所有治理社会、治理国家的人员,都有责任爱自己的祖国

  南都:全国两会将在京如期召开,今年你将重点关注哪些议题?

  梁振英:这次参加全国两会,我和港区人大代表以及政协委员,非常关心两个方面的议题,一是在“爱国者治港”原则下,未来相关制度将要如何改进;二是香港能在“十四五”期间作出什么贡献,以及获得哪些机遇。

  南都:近期,各界多次提出“爱国者治港”原则。你如何理解这个原则?你认为它与“一国两制”基本国策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梁振英:在“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之下,香港得以根据自身发展条件,实施有别于内地的政治制度,这一切的前提在于,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向香港的行政官员和议会议员提出爱国的要求,是天经地义的。全世界所有治理社会、治理国家的人员,都有责任爱自己的祖国。

  而爱国与不爱国之间也是界限分明的,不存在什么灰色地带,所有人心里都很明白。2019年“修例风波”期间,部分反对派议员竟然公然要求外国政府出面制裁中国,破坏香港的社会稳定,这些人很明显不是爱国者,对于这一类心怀不轨者,港府必须坚决将其排除出我们的行政体系。

  其实,自香港回归以来,“爱国者治港”的要求从未改变。只是过去几年,由于香港的一些制度存在漏洞,被乱港分子钻了空子。未来,我们要做的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相关制度,不给乱港分子留有机会。

  南都:在“爱国者治港”原则背景下,你认为香港应在哪些领域作出调整?

  梁振英:我想,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改进我们的选举制度。对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能够保证让爱国者当选为治理者,都是最根本的要求;而纵观古今中外,政治制度从来都是顺应形势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有鉴于过去的教训,如今香港的选举制度也到了必须随着形势发展而作出相应调整的时候了。

  必须强调的是,与其它城市或地区不同,香港享有高度自治权,与之相应,治港者肩负的权力和责任也很大。因此,在调整选举制度的时候,要求这个制度能够甄别破坏分子,确保选出来的治港者必须爱国,这是一定要坚守的底线。

  南都:近日,港府提出建议修订相关条例,要求区议员宣誓拥护香港基本法及效忠特区,违誓者五年内将不得参选。对于这个建议,你怎么看?

  梁振英:过去,香港许多政府官员以及法官就职时都需要宣誓,近期我们将区议员也纳入进来了,像我刚才说的,这是根据香港实际情况做出的调整。

  过去,香港各区选出的区议员主要关注各区民生议题,为各区市民谋福利。然而,2019年,一批区议员借“修例风波”,将关注重点放在全港性的政治议题上,而不是各区的民生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组织区议员宣誓,确保他们在区议会的工作也始终是在香港基本法的框架下进行。

  南都:香港国安法实施已8个月,你认为它为香港带来了哪些变化?

  梁振英:香港国安法在稳定社会秩序、帮助香港恢复正常运作方面,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也起到了震慑作用。

  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进步。例如,今年港府在公布财政预算案的时候,虽然部分去年已从立法会辞职的反对派议员发出了批评的声音,不管他们是否出于善意,但至少他们是在就事论事,回归相对理性的讨论,而没有像去年一样,想尽办法破坏立法会议程。在此背景下,我们接下来还要继续做好相关工作,逐步让香港特区政府官员和各级议员都明确,在“一国两制”的大前提下,区域自治与地方性民主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它的权力边界在哪里。

  谈大湾区融合发展:

  香港高校的“研”和“学”与内地的“产”结合是重点方向

  南都: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3次提到了“粤港澳大湾区”。你如何看待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融合发展的潜力?

  梁振英:我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内,9个内地城市和港澳两个特区之间的合作前景非常广阔。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我先后4次前往广州,与当地政府官员及香港商会的朋友面谈,商讨接下来的发展规划。未来,香港与大湾区其它城市的合作不会局限于已有领域,而是会继续拓展。下一步,香港将在科创产业等方面发力,为大湾区发展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前不久我主持了一个跨境研讨会,就香港和深圳如何在“十四五”规划之下开展科创合作展开交流。身在北京的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徐泽也参加了会议,与我们进行了非常有效的讨论。接下来,在两地人才交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越发畅通的背景下,我们将着手促进更多科创合作付诸实践,转化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

  南都:你认为香港和内地在科创产业上具体应如何开展合作?

  梁振英:香港有不少世界名校,在学术研究领域一直走在前列。但香港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科创下游产业更是薄弱。2020年12月,我用两周的时间拜访了广东地区的9个城市,发现不仅广州、深圳,其它城市如中山、东莞等,都形成了较为完整和丰富的科创产业链,这就是机遇。

  我很高兴地看到,过去几年,香港不少高校陆续在广东扎根,这在促进两地教育合作之余,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两地在科创方面的合作提供优质土壤。

  我认为,如何将内地的“产”与香港高校的“研”和“学”相结合,将是香港高校的科研人员需要重点努力的方向。

  谈抗疫:

  国产疫苗日前供港,在香港激起了热烈的、积极的反响

  南都:当前世界疫情依然严峻,你对祖国疫情防控目前取得的成果,有何评价?

  梁振英:中国抗疫的成果是举世公认的。去年5月我参加全国两会时,已经感受到国家在执行疫情防控措施上的认真和严格。今年3月,我们再次能够来到首都北京,如期参加这场一年一度的政治盛会,与数千名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共聚一堂,这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世界疫情依然持续的阴影下,全国两会如期召开,让我充分体会到了我们国家的体制与制度优势。

  南都:内地多次支援香港抗疫。在你看来,这个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的记忆点?

  梁振英:2020年,在中央的支持和内地各单位的大力配合下,香港开展了大规模的病毒检测工作,这表明了国家对香港的关爱与支持,体现了内地与香港同胞之间血浓于水的感情。

  近期供港的国产疫苗,也在香港激起了热烈的、积极的反响,香港市民纷纷踊跃申请,都希望能尽快接种以保障自己与家人的健康,我本人也刚刚接种了国产疫苗。由此可见,国家的进步和发展的红利已经反映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我常说,生而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感到由衷的幸福。

  当然,在全国抗疫取得重大进展的前提下,如何使香港与内地尽快恢复通关,也是我和港区代表委员们非常关心的一件事。

  谈香港的未来:

  我对此充满信心,这种信心来源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势头

  南都:过去两年中,香港先后经历了“修例风波”和疫情,对于香港的未来,你有什么样的预期?

  梁振英:我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信心,这种信心来源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势头。

  过去一年,我走过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很多地方看到了当地与香港合作共荣的机会。作为中国重要港口城市,香港商贸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买香港所需,卖香港所产”,而是一直发挥着国际贸易中心的功能,这也符合国家现在提出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我也希望疫情过后,内地的和香港的年轻人可以多彼此走动看看,了解两地发展现状,能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团结一致、各自发挥所长,为我们国家取得更好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努力。

  2021全国两会特别策划·“爱国者治港”原则系列访谈

  总策划:梅志清 戎明昌

  执行策划:王佳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主笔:南都记者 余毅菁

  本期采写:南都记者 余毅菁 实习生 翁安琪

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