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年味到底淡在哪?

2019-02-11 19:00 来源:南方网 胡子民

  春节刚过,许多人纷纷吐槽没有年味。的确,如今的年味淡了许多,没了往日的期盼,也没了往日的感觉。

  照理说,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越来越好,怎么反倒没有了年味呢?

  要解释这个问题,先得讲清楚年味是什么。

  对大人来说,年味是团圆,是休息,是交流,是享受。对于孩子们来说,年味就是美食的味道。所谓“大人盼插田,孩子盼过年”,就是这个道理。孩子们眼里的“年”只有两个字,一是“吃”,二是“玩”,而年味的品鉴往往是年轻人和孩子的专利,所以,没有年味更多是年轻人和孩子的一种感官感受。

  翻开春节的历史,“年”给人的感受就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这种春节的仪式感十分强烈,必须有爆竹,必须有桃符(对联),必须有“迎春送残”即守岁。

  而今,这些仪式已经逐渐退化,甚至人为禁止了。比如,为了净化空气,保护环境,许多地方严禁燃放烟花爆竹,仅这一项就给年味打了不少的折扣。而对于家家户户必贴的春联,也因为毛笔字的退位而被印刷体替代了,这种春联与磨墨挥毫、铺纸拟对的仪式相比已是大打折扣了,完全没有了那种隆重感,故也就少了许多的年味。至于守岁更与往日大相径庭,往日的守岁是围坐灶堂,燃起篝火,一边磕着坚果,一边与家人聊天,这种亲情就在篝火的跳跃中深化和延续,是一种别样的体验。而今早已没了守岁之“守”的意思了,不是打麻将玩游戏就是看春晚玩手机,虽然时间上满足了守岁的需求,但那种守岁的内核早已淡化了,因此,年味也随之淡了许多。

  形式上的淡并不是根本的淡,年味最根本的淡化还在于少了年的传承和年节文化。春节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既是过年又是家教家风的传承,农村有“还年”的习俗,所谓还年就是上敬祖先,下孝亲朋,敬祖的仪式相当隆重,三牲福礼摆上台案,面对祖宗牌位,三跪九拜,还必须长幼有序,先男后女,只有完成这些仪式后才能入席开宴。仪式前后均是长辈大讲家史,传承家训的最佳时机,晚辈们谨记谆谆教诲,并且将来要把这些家训传给自己的下一代。当然,这些规矩早已视为陈规陋习予以革除了,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不能也一并革除掉,比如家训、家规、家风等。没有年的文化,也就没有了年的传承,当然年味也就淡了许多。

  对于年味的另一根本性的理解莫过于美食。过去的岁月,粮食尚且匮缺还谈何美食呢?但春节是个例外。再穷的人家到了春节也必须备些鸡鸭鱼肉,所以,年味里大多数被美味佳肴所掌控。而今,日子好过了,鸡鸭鱼肉早已不是什么紧缺货了,人们都说与过去相比,现在天天是过年。天天过年,当然年味就淡化于天天之中了。

  年味的淡化并非坏事,反而是日子兴旺发达的象征,但春节中最不能淡化,也最不能淡忘的事是“团圆”。幸好这种年味非但没有淡化,反而愈发地强烈了,每年春运中的返乡大军就是最好的诠释。这是中国人的年节观,是春节文化的重要内核,这一点不能淡化。

  年味在家里,家在亲情里,向家聚拢,向家团聚,这就是最浓烈的年味。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人的年味永远不会淡化,甚至将会愈发浓烈。

  文|胡子民

编辑:林涛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