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汕潮揭都市圈:粤东城际铁路助力三市同城

专业人士认为,三市融合度高,有助于走一条内生发展之路

2020-07-14 07:52 来源:南方都市报 陈燕

  近日,粤东城际铁路三个项目同时启动招标,分别是潮州东至潮汕机场段、潮汕机场至揭阳南段、汕头至潮汕机场段。粤东城际铁路承担着汕潮揭三市主城区与高铁站、潮汕机场之间的快速连接功能,项目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汕潮揭三市共建立体交通网络,发展汕潮揭都市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陈鸿宇认为,汕潮揭三市融合程度高,有助于都市圈内核心引领、各展优势,相互支撑联动,走出一条主要依靠内生发展的新路,推进广东省东翼现代化沿海经济带的建设。

  汕头应发挥核心城市带动作用

  汕头能否担此重任?从发展质量上看,汕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数据相对比较稳定。

  在广东五大都市圈中,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均以核心城市命名,广州、深圳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社会发展水平,与其他城市相比都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而汕潮揭都市圈中没有一线城市,该以谁为首?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陈鸿宇认为,汕潮揭都市圈需要打破行政边界协调发展,现阶段都市圈内领头的城市还应该是汕头。

  汕头能否担此重任?从发展质量上看,汕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数据相对比较稳定。2019年,汕头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13元,高于同处沿海地带的潮州、揭阳、茂名和湛江,也高于珠三角城市中的肇庆。汕头城镇化水平同样遥遥领先于省内大部分地市,2018年,汕头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高达70.41%,远高于江门、肇庆。汕头非农产业的比例也较高。2019年,汕头三次产业结构为4.5:47.5:48.0,第一产业占比仅4.5%。可见,目前汕头的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接近于珠三角核心区。

  据省科技厅发布数据,2018年汕头市高新技术企业统计企业数718个,大于揭阳、潮州、湛江、茂名四市的总和。据汕头市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汕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5家,今年计划再增加60家。

  此外,汕头还占据了粤东粤西粤北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截至2018年末,粤东粤西粤北62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32家的注册地位于汕头。

  陈鸿宇认为,这一系列的数据与地方产业结构和市场主体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反映了汕头的产业与市场的竞争实力。

  公共服务资源方面,汕头拥有粤东地区唯一的博士点和全科大学,也就是汕头大学,粤东的医疗资源也主要集中在汕头。

  陈鸿宇认为,将汕头作为汕潮揭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并不是给予它特权,而是希望汕头能够认准自身定位和责任,在国家和省对汕头一系列扩权赋能的政策支持下,继续探索欠发达地区谋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进一步积聚内生动力和活力,带动汕潮揭都市圈和粤东、粤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共同进步。

  融合度高有望实现同城化

  在全省各城市集群中,目前汕头、潮州、揭阳三市间的融合程度是最高的。

  从字面来看,汕潮揭都市圈的空间范围涵盖了汕头、潮州、揭阳三市。陈鸿宇认为,都市圈的边界并不是以行政区划的边界来划定的,但在全省各城市集群中,目前汕头、潮州、揭阳三市间的融合程度是最高的。

  从空间区位来看,三市主城区相当紧凑,汕头市政府所在位置距潮州市政府40公里,距离揭阳市政府47公里,潮州与揭阳两市政府所在位置相距30公里。三地来往驾车1小时之内就可抵达。驾车行驶在连接三市的高速主干道上,两侧几乎全是建成区。除了三市主城区之外,汕潮揭的各区(市县)之间、城乡之间相互吸引、融合发展的趋势也十分明显。

  从交通基础设施来看,汕潮揭区域内海陆空交通枢纽分布比较均衡,潮汕机场、高铁潮汕站与三市主城区距离相近,各市内均有高铁站,高速公路通达。

  近期启动招标的粤东城际铁路共三个项目,其中,潮汕机场至揭阳南段全线共设东海、渔湖、揭阳南站3个车站,均为新建车站,线路全长17.09km;汕头至潮汕机场段全线共设汕头、时代广场、汽车总站、金平工业区、汕头大学、莲塘、地都、炮台站共8座车站,线路正线全长41.178km;潮州东至潮汕机场段全线共设潮州东、潮州南、华夏博物馆、潮汕、潮汕机场站5个车站,线路全长25.4km,并与厦深高铁潮汕站连通。粤东城际铁路的建成通车,将把三市核心枢纽串珠成链,人员交流更进一步。

  汕潮揭三市有着深刻的历史纽带和共同的文化特征,可谓同气连枝。潮汕地区历来人多地少,人多活少。陈鸿宇认为,这一状况造就了当地两大文化特色。一是“精细”,只有精耕细作、精雕细琢的产品才能将优先的资源用得更有质量、更有效率。二是“开放”,历史上潮汕人常常走出潮汕,利用国内外的土地、资本、市场,来反哺和拉动本土经济。所以,对内对外的更加开放,是建设好汕潮揭都市圈的思想基础。

  虽然汕头多个方面处于相对领先地位,但三市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接近,不至于出现强烈的虹吸现象,各市的产业结构、公共资源布局的互补效应较强。陈鸿宇认为,这也有利于三市之间开展合作,协调发展,“汕潮揭主城区之间是可以创造条件实现同城化的”。

  以“都市圈思维”建现代化沿海经济带

  交通通达、区位紧凑,东翼沿海经济带的雏形已经逐步显露,呼之欲出。

  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在东西两翼形成与珠三角核心区相连接的现代化沿海产业带、沿海城市带和沿海旅游带。而都市圈的内涵与传统的城市和城市集群的概念不同。在都市圈内部,城乡之间、各产业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之间,都应该是统筹发展、协调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广东沿海建设汕潮揭都市圈和湛茂都市圈的目标,与建设现代化沿海经济带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目前正在建设的东翼沿海经济带中,揭阳的滨海新城已经落户了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中科石油炼化一体化项目炼油、化工装置如期正式开工,吉林石化年产60万吨ABS、昆仑能源LNG等产业链配套项目正式落户,国电投海上风电、明阳新能源综合基地、GE海上风电机组总装基地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油、化、气、电”四大基础工业发展格局已具雏形。

  汕头则重点依托华侨试验区、高新区、临港产业区、澄海六合现代产业园、产业转移园等,谋划承接石化产业链重大项目。潮州把发展临港经济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其中益海嘉里粮油加工基地、华瀛LNG、广东华丰LNG/LPG等多个超百亿级投资项目都落地在潮州港。

  与重大投资项目、重要产业平台相得益彰的是,汕头市产业基础比较扎实的潮南、潮阳、澄海等地的优势产业集群、汕头大学新校区和省级实验室,也都部署在海岸带;揭阳、潮州的新城新区及旅游线路建设,也立足于发挥沿海资源优势,靠海濒海发展。“交通通达、区位紧凑,东翼沿海经济带的雏形已经逐步显露,呼之欲出。”陈鸿宇说。

  目前汕潮揭都市圈内部是具备合作共赢,协调发展的基础,但各自为政的现象并没有完全打破,全面的实质性合作进展人不尽如人意。陈鸿宇表示,在体制机制上要赋予汕潮揭都市圈更大的权限,使其能够统筹规划区域内资源配置,而各城市内部也要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彼此。

  “省里相关部门也要树立‘都市圈思维’。在全省财力、物力等资源的配置,特别是重大项目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布局、用地指标分配、产业园区整合等方面,也需要把汕潮揭都市圈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令有限资源使用得更加精准有效。”陈鸿宇说。

  采写:南都记者 陈燕 实习生 李佳榕

编辑:郭昊奇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