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海洋地质、油气地质专家金庆焕“探宝”50年:研究可燃冰,他是全国第一批

2019-08-14 08:25 来源:南方都市报 李春花

  金庆焕

  生于1934年,浙江省临海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地质、油气地质专家。

  1952年9月考入浙江大学土木系,1953年9月考取留苏预备部,1954年9月至1963年5月在莫斯科大学地质系石油地质专业读完五年大学(本科)和三年半研究生,获苏联地质学副博士学位。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主持参与“北部湾地质构造和油气远景评价”、“南海北部海洋地质综合初查”、“珠江口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和油气远景评价”、“台湾海峡及围区中新生代地质构造特征油气地质”、“南沙海域万安盆地油气远景评价”等一批重要地勘和科技报告。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李四光地质奖一次,地矿部、国土资源部、中科院科技成果一等奖各一次。

  2017年5月18日,是一个让国人振奋和自豪的日子。

  这一天,中国成功在南海完成可燃冰的试验开采工作,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稳定开采海洋超级能源的国家。

  83岁的金庆焕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了可燃冰开采过程,激动不已,“那是很高兴了。”研究可燃冰,金庆焕是第一批。因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他无法到一线,只能隔着屏幕感受这份喜悦。

  早在1985年,时任地质矿产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的金庆焕在《海洋油气勘探概况及石油地质学动向》中就提到“可燃冰”。他指出,全球13%陆地冻土带的可燃冰和比陆地冻土带多100倍的海域可燃冰将是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这是这个概念第一次在国内出现。

  他曾是新中国早期留苏学生,带着技术回到祖国;他跟随国家地质部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来到广东,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突破了北部湾盆地的油气资源勘探,发现了珠江口盆地油气资源,也是我国最早研究可燃冰的科学家之一。

  金庆焕主持完成了10余项国家级海洋地质与石油地质调查研究项目,50年如一日,奋斗在海洋地质、海洋石油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第一线,为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发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家贫体弱

  用8年时间才完成小学课程

  虽是一位颇有建树的老科学家,但金庆焕却丝毫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面对采访邀约,很爽快就答应了,“行,你明天过来吧。”

  采访当天,金庆焕特意刮了胡子,让秘书准备了自己的学术论文集,以及工作老照片,相当严谨有条理。

  由于常年奋斗在一线,金庆焕患上了腿疾,行动不便。

  “跑野外我们跑了几十年了,做地质学家要吃苦,我的导师跟我说过,做地质这一行要尊重实地资料,要经常跑野外,不要凭空想象,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

  金庆焕坚毅的品格,与他童年成长经历有关。

  1934年,金庆焕出生于浙江省临海县(1986年改为市)北部山区(革命老区)的一个农民家庭,是家中老大。由于家乡属于山区,人多、耕地少,“父亲希望我读书走出山区,以后能把弟弟妹妹带出去。”

  小时候家里没吃的,金庆焕长期营养不良,后来生了很严重的病,全身浮肿,头发都掉光了,不得不休学一年,用了8年时间才完成小学课程。班里约40个学生,他成绩保持在二三名之间。

  1946年,金庆焕考上临海市大田区上沙村的回浦中学初中部。

  从家到学校,要翻过两座山,走五六小时山路。金庆焕交不起学校的食宿费,和一批家境贫寒的学生住在农民家里,用土炉烧饭,米、菜等主副食都是从20多公里(基本上是崎岖不平的山路)以外的老家挑来,每两星期回家一次;柴薪则需到附近的树林去捡,或买农民家的炭。金庆焕读书用功,全班70名学生,7名学生成绩优异免交学费,他是其中一个。

  初中毕业后,父母想让他在家种田,再找个民办教师工作,好分担家庭负担。因当时刚解放,土匪横行,他们躲在山岙的密林中,伺机出来抢劫和扣压人质,进行敲诈勒索,如满足不了土匪的要求(赎金高达数百块银元或几两金条),就以活埋来处死人质,弄得家乡老百姓胆战心惊。金庆焕也曾遇过土匪用枪口对着自己。

  正在金庆焕犹豫之际,当时临海县教育局和回浦中学教务处多次给他来信进行劝学,“说我成绩好,不念书太可惜了。”并表示升入高中后可享受政府提供的助学金,劝学使他坚定继续读书的信心。

  开学前,他随家乡农民并由驻乡的几名解放军战土带领,翻山越岭30多公里徒步到达临海县城,继续完成高中学业。由于家境困难,无力一次性缴纳一学期的伙食费,只好住在郊区的农民家,自己烧饭,当一名走读生。

  留学苏联

  为国家放弃志愿改学地质专业

  1952年,金庆焕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大学土木系。1953年,金庆焕通过竞争激烈的选拔考试,成为中国第一批留学苏联的青年,他随第二批600多名留苏学生乘专列离京去莫斯科。

  离京前,他们尚不知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就读的学校。离开北京前,国家教育部和国家科委要求每位留苏预备生必须填写四个专业学习志愿,金庆焕对数理更感兴趣,当时他填写的志愿次序是数学、化学、物理,最后一个医学是父亲的意愿。

  火车从北京开往新西伯利亚,专列上的有线广播要大家注意收听将要就读的学校和专业。当他听到自己被分配到莫斯科大学读石油地质专业时,感到有些茫然,他对地质毫无了解。

  金庆焕依窗凝视,窗外是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和草原。就在这片沃土下,苏联地质学家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西伯利亚盆地开展油气勘探,发现了一大批世界上特大型级别的油气田。当时,国家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但对矿产资源赋存状况了解甚少。因此当务之急是培养大量的各类地质人才,开展矿产资源普查。“我深深地懂得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异国求学第一关就是语言,在大学一年级,普通地质和动物、植物这几门课词汇特别多,“当时苏联老师讲课的时候,我们基本‘坐飞机’(听不懂),苏联的学生很乐意帮助中国留学生,把笔记本借给我们看,课后还到家里来一字一字给我们解释,我们就抱着字典查阅”。金庆焕想起留苏预备部主任师哲传达国家领导人对留苏预备部学员的指示,“国家建设需要培养大批技术干部,其中包括选派一批青年去苏联等国学习。我们国家还很穷,供养一个留苏学生需要花费30户农民家庭的全年收人,因此你们出国后一定要刻苦学习。”这是他刻苦学习的强大动力。幸亏数学、物理和化学的基础较好,可以将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普通地质和语言过关上。

  使金庆焕真正爱上地质的,是四次长达11个月的野外地质实习。地质调查期间,在莫斯科大学的地质前辈们的帮助下,他学会了从打标本、量产状、测量地质剖面、计算不同地形和地质产状的层组厚度到地质岩性描述一整套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野外实习时,金庆焕曾多次遇到狗熊。他们常在小溪边观察“地质露头”,狗熊会突然从树林里跑出来,他和几个苏联地质工作者就用地质锤猛击石块并敲打水壶,大声喊叫,吓走狗熊。

  金庆焕实习足迹遍及苏联南部。从喜欢数理专业转到地质专业,是金庆焕人生的重要转折。从此,他与石油地质结缘一辈子。

  再次出国

  苏联导师为他制定最严学习计划

  大学毕业回国,面临工作分配。金庆焕还记得1959年10月上旬的一个晚上,约1200名应届归国留学生在北京外语学院大礼堂集中,等待宣布工作单位。历时3个多小时的会议结束了,但没有宣布他的工作单位。

  次日,没有宣布工作单位的200人被通知需要继续出国学习。大多数人要在国内有关院校和研究所实习和了解情况,然后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再出国攻读研究生。但包括他在内的约20多人,要尽快出国学习。结果他又被分配回莫斯科大学,攻读研究生。

  出国学习前,组织给了他们三周的探亲假。他踏上南下的列车,探望阔别七年多的父母和弟弟妹妹。返乡途中,他看到农民以糠和南瓜叶为食,顿时心酸,“原来家乡农民生活还如此艰难,人民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供我读书。”

  在家住了两个多星期,每天亦多以糠菜(米糠和南瓜叶、萝卜缨等)为食,偶尔吃几顿大米稀饭。虽然生活艰苦,但他能与家人团聚,仍感无比幸福。7年多不见,母亲看他回家还要吃糠饼时,经常默默流泪。

  父母多次问及他的工作单位,盼他早日工作,好帮助家里并接济四个弟妹读书。当得知他将再次赴苏学习三年半时,父母虽为难,却也表示理解。

  是服从组织继续出国学习,还是参加工作帮助家庭共渡难关?在返京途中,金庆焕思虑了很久。

  回京后,金庆焕如实汇报了回家探亲的见闻和顾虑,组织也谈了让他出国继续深造的原委:原来1958年10月-1959年1月,金庆焕的导师依·奥·勃罗特(苏联名列前茅的著名石油地质学家,对含油气盆地学说、含油气盆地类型、油气生成和运移、油气成藏理论等方面有独到见解,在苏联培养了一大批石油地质专家)被邀请来华讲学和咨询,并去了松辽、华北、鄂尔多斯、四川、江汉等盆地听取油气地质勘探资料的详细介绍。石油部和地质部相关领导提出让莫斯科大学为中国培养油气地质的科研人才,依·奥·勃罗特当即推荐了金庆焕。

  谈完话,组织表示会帮助解决家庭困难。“后来,父亲给我写信说组织给家里寄钱了,每次300元。”1961年和1962年,组织曾两次给金庆焕父亲各寄300元生活补助费。“这真是雪中送炭,组织细致入微的关怀使我十分感动,我决定更加努力学习,将来回报国家。”

  1959年11月,金庆焕与20多名同学再次踏上赴莫斯科的列车。回到莫斯科大学,导师依·奥·勃罗特很快给他制定了更严格的学习计划。

  攻读副博士期间,学习任务之重、时间之紧是难以想象的。每天基本凌晨两点以后才能休息。苏联人在大学毕业后,用4-5年时间,在科研或生产单位,边工作边积累;待副博士论文基本写成后,找个名师,再用三年时间,提高理论水平、外语水平和哲学水平。而他,用3年半就完成了副博土论文。

  南下广东

  南海石油勘探打响第一炮

  1963年5月,金庆焕完成莫斯科大学(大学5年,研究生3年半)的学习任务,获得苏联地质学副博土学位回到北京。同年10月被分配到正在筹建的地质部南京海洋地质科研所。

  新中国成立之初,海洋油气资源勘查是一片空白。在李四光部长的建议下,在南京成立了国内首个专门开展海洋地质工作的机构——海洋地质科学研究所。没想到,此时国内正开展“四清”运动,因金庆焕在苏联读书时间较长,被认为是受“修正主义”影响较深的人。需要参加农村的“四清”工作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他的海洋地质科研梦暂时搁浅。

  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因广东能源紧缺导致基础工业发展停滞,为解决这个问题,海洋地质科学研究所从南京迁往湛江,改名为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金庆焕也南下湛江开展石油地质调查。

  从那时起,36岁的金庆焕才真正进入海洋地质的科研工作,“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已过去近一半”。为了不碌碌无为地虚度年华,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长期培养,他忘我地工作。当时没有自己的调查船,只好租用广州航运部门的6艘船进行改装,开展海上作业。他和同伴用4年的时间,踏遍了海南岛、雷州半岛、广西沿海陆地及周围岛屿,完成了北部湾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和油气评价报告,发现了一批有利的油气聚集构造带和局部构造,提供了12个可下钻的井位。

  “我们到一个地区,看一看航空物探资料,比如北部湾,航空物探报告认为北边油气比较好;钦州合浦一带,我们跑野外看石头看样品,认为这个地方是没有油的。我们评价的时候,没有把钦州合浦沿海周围作为有油的地方来评价。”金庆焕认为涠洲岛西南海域里应该有石油。

  1977年9月,“南海一号”自升式钻井船根据他们提供的井位资料,打出了中国南海第一口工业油气井。

  金庆焕和团队先后发现了多个大型含油气盆地,为华南经济腾飞提供了能源保障。

  寻找替代能源

  第一批研究可燃冰的科学家

  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世界各国的主要能源,在整个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石油和天然气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已有近百年开发史。传统资源正在面临枯竭,寻找替代能源迫在眉睫。

  近30年来,许多国家已把目光投向一种鲜为人知的新型能源——“可燃冰”。这是一种看起来像冰霜的物质,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简单说是一种能源。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高出十倍,被称为“未来的清洁能源”。

  此外,可燃冰储量巨大,所含有机碳资源总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两倍,被国际公认为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

  我国对“可燃冰”研究起步较晚,金庆焕是中国第一批系统翻译和收集国外有关“可燃冰”调查、科研成果的科学家。

  1984年,金庆焕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油气组的学术活动,回来后发表了《海洋油气勘探概况及石油地质学动向》一文。他在文中介绍了固态天然气——未来的重要能源。据估算陆地固体天然气资源量约1000万亿立方米,海洋固体天然气资源量为陆地100倍。

  2002—2006年,他作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提供的院士基金项目负责人,组织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地质条件、矿物学特征以及资源量评估方法等研究,编写出版了《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概论》。参与该项目的人员也成为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和研究的骨干力量,对促进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和勘查起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2017年5月18日,中国首次在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金庆焕介绍,可燃冰现在不敢大规模开发,因为它的气体主要是甲烷,甲烷释放出来,对气候影响很大,“我们现在的土办法是打钻,让可燃冰的甲烷气放出来,然后再收集。初步设想是,收集以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地面,再送到大的工厂、企业里面。”

  “他特别能吃苦,找油也很准!”老伴说起金庆焕一脸自豪,但又很心疼,“他早年工作从来没有休息过,特别刻苦。他就像是石头缝里挤出来的小草,很顽强。”

  金庆焕身边的工作人员都知道,他要求勘探数据绝不能马虎,如果工作人员交呈的数据精密度不够,则会被打回,直至数据准确为止。

  从事地质工作以来,金庆焕50年如一日奋斗在一线。导师依·奥·勃罗特曾告诫他,回国后不要担任行政领导工作,以便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科研工作。“做地质尊重实地资料,要经常跑野外,不要凭空想象。”这句话对他影响深远。

  高光时刻

  1977年9月,“南海一号”自升式钻井船,打出了中国南海第一口工业油气井。这是我们定的第一口井的石油。看到出油的时候,大家都兴高采烈,我们为西部公司提供了准确的井位预测,是在这个井位上打出了石油。

  出品:南都采编指挥中心

  统筹:南都人物新闻工作室

  采写:南都记者 李春花

  实习生 谭茜瑜

  摄影:南都记者 钟锐钧

编辑:何柏梅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