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深圳科技创新缘何获国务院青睐?

“改善地方科研基础条件,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受到督查激励

2019-07-20 09:11 来源:南方都市报 黄玮

深圳坂田,一家基因科技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操作仪器检测样品。2018年深圳围绕基因组学、超材料、大数据、石墨烯等前沿领域,新设基础研究机构10家。南都记者胡可 摄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的科技创新一直保持着迅猛发展的势头。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对2018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中,第十三项“改善地方科研基础条件、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落实国家科技改革与发展重大政策成效较好的地方”,深圳榜上有名,是广东惟一入选的城市。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背景下,深圳作为湾区的四大中心城市之一,被定位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2018年,深圳科技创新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全市科技财政专项资金增至95亿元,其中基础研究资金翻番、增至2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185家,总量14415家、居全省第一、全国大中城市第二。初步测算,2018年,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3871.71亿元,同比增长11.6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296.63亿元,同比增长12.73%。

因创新而诞生,以创新为引擎,过去一段时间内,深圳在科创领域里作出了哪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在未来的科创发展过程中,又该朝哪些方面发力?南都记者梳理这些年深圳积累的科创经验,探寻背后的发展奥秘。

力补短板

去年新设基础研究机构10家

在科创路上,深圳并不缺乏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典型案例,然而在“从0到1”的源头创新上,深圳基础研究却比较薄弱。不过,在此次国办印发的通报中,与科技创新相关的第十三项督查激励中,深圳名列其中。其激励内容是:“2019年对其在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分配中的管理因素权重按满分计算,加大资金倾斜支持力度”。这显示深圳发力“补短板”已初见成效。

在科技活动中,原始创新主要由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获得,它能引发大规模的知识或技术革新,从而带来重大理论突破或重大发现发明。伴随而至的,可能是产业和经济结构的大调整,甚至是可持续发展和超越的机会。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所长阮萌说,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发展科创尚处于初期阶段,但对于科创领域存在创新源头不足的问题,深圳却早有意识。深圳与更多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创新载体进行对接,并使它们在深圳落地办学,无疑可以加强深圳科创发展的后劲,也可以为深圳带来更多科技人才。彼时,深圳也开始和国内的高校,如清华、北大等,进行研究院层面的合作。

在2000年左右,深圳携手国内外院校率先探索建立虚拟大学园。阮萌表示,目前深圳虚拟大学园已经探索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模式,成为深圳创新生态的重要环节,在快速聚集创新资源、高层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孵化等方面有了不少突破。此外,在建立虚拟大学园后,深圳开始与全国各地的高校合作办学,北大、清华、哈工大等高校陆续在深圳开设了研究生院。

2018年,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将推进源头创新的工作列入重点,一方面聚焦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高档数控机床主机等产业技术关键共性领域,集中遴选155个项目列入2019年技术攻关储备,拟资助金额5.9亿元;另一方面,在实施基础研究补短板,高质量创新平台建设上,深圳获批建设鹏城实验室、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两个广东省实验室。

此外,深圳稳步推进省部共建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院校类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2018年深圳围绕基因组学、超材料、大数据、石墨烯等前沿领域,新设基础研究机构10家。当年深圳新增各类创新载体189家,累计建成1877家,其中国家级114家。

日前,深圳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深圳市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深府〔2019〕1号)(以下简称方案),推出深圳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22条举措中,深圳将设立基础研究专项(自然科学基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每年市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的30%以上,持续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政策创新

解决科研项目评审中“外行评内行”问题

氛围浓厚,产业配套完善,“创”和“闯”早已融入深圳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里。然而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一转型期内深圳的科技创新也迎来了新的更高要求。

2018年底,深圳提出围绕科技体制改革、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实施七大工程,包括四大机制、十大计划、十大行动。这一革新,不仅使得科技创新在产业提质增效中增强引领作用,也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地方实践样本。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科技项目评审机制的改革。深圳探索建立更具弹性的评审机制,出台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评审办法,首次试行重大科技项目评审“主审制”;规范科技评审专家管理,建设集中统一、标准规范、安全可靠、开放共享的深圳科技评审专家库。

针对当前“中低端评高端”、“外行评内行”等科研项目评审制度改革亟待解决的痛点和现象,深圳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为包括诺奖得主、两院院士等在内的国内外顶级科学家牵头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配套最简化的评审程序,将他们从繁琐的申报程序中解放出来,激发其参与的积极性。

同时,值得留意的是,不少国际顶级科学家往往由于其科研内容相对前沿,在评审时不易被专家所理解而遗憾落选。对此,深圳在科技项目的评审上将以“一事一议”、赋予自主立项权等特别设计取代一般专家评审模式,避免与一些可能对未来科技与产业产生革命性影响的科研项目和科技创新急需的顶尖人才“擦身而过”。

除此以外,深圳建立常态化的政企科技创新咨询制度,在制定科技计划和攻关项目时,充分征求企业和科研机构意见;在财政资金管理方式也进行了创新,增加“事后奖励”、“科技悬赏”、“高等院校稳定支持”等投入方式;另外,在简化科研项目预算编制,赋予科研单位经费管理更大自主权。这些机制的革新,为深圳科技创新事业乃至长远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容错机制

对看准的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

“可以说,深圳从上个世纪末就在不遗余力地在基础研究、源头创新上做各种努力。”阮萌认为,这些努力也为深圳当下良好的科创氛围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得城市的创新能力实现新的跃升。在她看来,深圳在科创领域并不乏大的政策或措施,要加强的仍然在于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如何进行阶段细分、建立有效的监督或反馈机制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科技创新是引领城市发展的动力,除了补好基础研究这块短板,对体制进行革新,更重要的是集聚人才,才能为发展科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近年来,深圳先后出台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高层次专业人才的“1+6”等政策措施,为人才在深圳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大力度的支持。

阮萌认为,深圳有很多引进高端人才的措施,而且有不少人才措施是针对支持科创发展而设的,但某些尖端科学的人才是有限的,因此从长期来说,实施人才计划或措施不意味着真的能把人才吸引到深圳来。从短期来看,实际上深圳也不乏这种“柔性引才”的措施,即突破地域、户籍等限制,让外地的人才可以到深圳进行短期工作。然而在如何落实“柔性引才”的工作效果上,则需要更加细化的考核机制。

“比如像包括诺贝尔获奖者在内的高端科学家来到深圳,他们不一定会有项目在这里落地,但是他们可能会在前往深圳的时候带来自己的团队,在本地分享他们的科研成果,这些内容都可以成为考核柔性人才工作的指标。”阮萌说,深圳在健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上,需要在落实层面作出精巧的设计,实施起来要有监督和反馈机制,也能确保让“柔性人才”在深圳实实在在地做出贡献。

除此之外,阮萌还认为,不少重大研究项目因短期内没有突破而很难得到后续经费支持,而科研中的某些阶段需要科研人员进行充分遐想和思维“放飞”,有些阶段则是落地对接,从基础研究到底层技术,每一步的性质和情况都有所差异,因此在科研经费的设置上,应该根据研究阶段细分,不能所有研发阶段都用同一标准进行考核。

科学研究的过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不确定性,尤其是“0到1”的原创研究,阮萌认为,在落实科创政策的“最后一公里”上,深圳仍要花不少功夫。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年底,深圳提出围绕科技体制改革、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实施的七大工程里,就有提出探索建立科研容错机制,对风险多、挑战大的重大科研项目少一些“硬性指标”、多一些“弹性目标”,对看准的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不能因为没有“如期完工”就“断水断电”。在2019年7月,深圳最新出台的“科改22条”里提及,对技术攻关重大项目,探索建立科研项目攻关动态竞争机制,将一次性资助调整为分阶段资助,根据科研团队研究进展情况,项目前期实施分散化资助,项目中后期逐步加大支持力度,实现科研攻关由单一主体向多元化竞争转变。

采写:南都记者 黄玮

编辑:杨雪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