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安宁疗护:与生命做最好的告别

深圳试点临终关怀服务,将以社区为重点构建服务体系

2019-07-11 08:47 来源:南方都市报 李榕

深圳试点安宁疗护临终关怀服务,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

  生命终有一别。

  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了第二批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城市名单,深圳是其中之一,临终关怀服务将在深圳正式、全面推进。文件中提出,试点城市要以“提高临终患者生命质量”为目标,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舒适照护等服务,并对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

  成为安宁疗护试点城市之后,对于深圳来说意味着什么?深圳的安宁疗护具体现状如何?存在哪些困难?深圳可否探索出安宁疗护的“深圳模式”?

  南都记者近日走访了深圳市人民医院宁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专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市慈海医院等提供安宁疗护的公立、民办医院。他们分享了经验,也提出了面临的困难。

  数字

  10%

  南都记者从深圳市卫健委了解到,截至2018年底,深圳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总数32万余人,占比户籍总人口约7%。根据测算,到2027年深圳60岁以上户籍人口将增加到64万人左右,占总人口的10%左右,届时将步入老龄化社会。

  据了解,深圳目前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医疗机构屈指可数。

  故事

  患者林岚:

  义工成最大精神支柱

  想捐献自己的器官

  如果没有深圳市生命关怀服务协会会长高正荣,林岚觉得自己早已离开了这个世界。

  2005年,林岚从老家来到深圳做家政工作。2008年,林岚发现乳房有肿块,去医院一查,是乳腺癌。

  做完手术后,原以为日子会慢慢好起来,2014年,林岚开始觉得腰痛,上厕所时没法站立,一次检查时,她被发现乳腺癌骨转移。

  2016年,医生估计她的生命只剩几个月,这时候她认识了高正荣,他所在的协会专门为终末期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服务。

  3年过去了,经过化疗和服药治疗,林岚现在的状态好了很多。每隔一两周,高正荣就要带着义工上门为林岚服务,每个月她需要入院化疗时,还要帮她办理住院出院等手续。

  “高老师(高正荣)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林岚说,“我还要感谢高老师,他帮助我完成了捐献器官的梦想,死后我想捐献自己的眼角膜还有遗体。”

  在生命的末期,林岚感受到了依靠,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最重要的是,在死神来临之前,她获得了内心的平静。

  机构

  深圳市人民医院宁养院

  18年来免费为7400多人上门服务

  “我们没有病房,是上门服务的形式。”深圳市人民医院宁养院负责人翁惠敏介绍,2001年3月,宁养院成立。这是深圳市人民医院与李嘉诚基金会联合创办的深圳市唯一一家免费为贫困的晚期癌症疼痛患者提供镇痛治疗、护理指导、心理辅导、生命伦理等方面关顾服务,以及开展临终关怀知识的宣传教育、哀伤辅导、咨询服务的医疗慈善机构,目前有工作人员7人。

  “晚期癌症患者不打算积极治疗,贫困的,在深圳市居住的患者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翁惠敏说,建好病案,尽快安排上门出诊,了解患者病史、疼痛情况开药,主要是减轻患者痛苦。一般十天来取一次药,这些都是免费的。

  深圳市人民医院宁养院从开院至2018年底,服务范围涵盖深圳市的10个区,已服务贫困的晚期癌症疼痛患者7423人,出诊次数15340人次,门诊59535次,电话询诊27506人次,总服务102381人次。

  宁养院除了无偿为贫困晚期癌症疼痛患者提供家居探访、门诊接诊、电话咨询、座谈辅导、个别沟通、小组活动、社会支持等服务外,义工还为病人和家属提供家庭照顾、心理疏导和持续跟踪服务,让晚期癌症患者在最后的日子里减少痛苦、活得有尊严。

  深圳慈海医院临终关怀科

  社会需求旺盛,医护人员缺少

  深圳慈海医院,这是一家位于龙岗区的民办医院。从2015年临终关怀科开科,医院已收治患者1466人次。

  该院临终关怀科主任龚炎军介绍,科室主要提供癌痛治疗、营养支持、康复、重症与心理疏导等临终关怀服务,将生活照料、康复关怀与舒缓治疗融合为一体,建立了“医疗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三位一体服务模式。

  “我们的安宁疗护本来只有50张病床,目前增加到90张,因为需求太大了。”龚炎军说,目前科室有10个医生,19个护士,两个护工。科室医护人员需要更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坚持,所以人员流失更大。

  龚炎军认为,目前对临终关怀治疗项目的收费也还需要明确。“患者家属需要请护工,外面请个护工要600多元,这个费用太高了,但是医院没办法开办这个服务,因为没有相应的收费项目。”

  不过,他觉得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大家的观念问题。“我们的文化对死很忌讳,不能谈死,如果我们的患者能够接受,更早地介入临终关怀,可以让患者和家属更好的告别。”

  深圳市生命关怀服务协会

  根据患者需要,提供个性化服务

  高正荣在深圳做义工将近20年,曾任深圳市义工联会长。2014年底,他成立了深圳市生命关怀服务协会。

  “2001年,我刚加入深圳市义工联不久,遇到了一位得了鼻癌的义工朋友,让我开始关注这个特殊群体。”高正荣说,他为此成立了深圳市义工联“关爱探访组”,服务病人。

  他发现,很多义工选择去环保组等组别,不愿意做临终关怀这一服务。2014年底,他成立深圳市生命关怀协会时,起初有企业说愿意投入资金,但没有一个愿意加入。

  运营了三四个月后,高正荣把租来的办公室退了,去公司上班,以维持生计。

  但他仍坚持做义工,为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服务。“做义工不是想着快乐,我们对生命要有敬畏。”高正荣说,根据患者需要,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服务。他希望结合临终关怀服务,对义工的理念做推广,把义工服务推向更深层次。

  建议

  医院:社会要转变观念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

  在一部分人心里,生病或许是件不光彩的事。这样的心理以及观念,和疾病一起折磨着人。

  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科医院院长邱传旭认为,这是由于社会缺少死亡教育,大家对死亡缺少正确认识。

  罗湖区是广东省安宁疗护试点区,去年8月,在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专科医院成立了关爱病区,即临终关怀区。邱传旭认为,一方面临终关怀缺少专门政策,另一方面,人才缺乏也是一大难题。他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医保方面要加快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提供安宁疗护资质认定,保证各个医疗机构提供的临终关怀服务同质化。

  “深圳目前在临终关怀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比如应该对哪些人施行缓和医疗、由谁实施、实施场所、质量标准、支付和监管体系等。”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缓和医疗分会会长梁真表示,希望能让家庭医生发挥作用,在社区中推行缓和医疗。

  同时,南都记者在采访宁养院时了解到,去年民进深圳市委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提案建议,完善宁养院模式,扩大覆盖面,惠及更多人群。建议财政增加投入,支持深圳各大医院采用宁养院模式,按照每人每年1万元的支出,社保资金不足部分由财政补贴。

  行动

  深圳市卫健委:

  构建以社区为重点的服务体系

  深圳市卫健委(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调研员许月琴介绍,深圳主动请缨申请成为全国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城市,接下来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安宁疗护组织架构搭建起来,成立安宁疗护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卫健委、民政、财委等相关部门。成立多学科专家团队,并做好安宁疗护基线调查,专家团队还可以以项目形式做课题研究,研究后对安宁疗护政策的制定给予建议,推动安宁疗护的发展。

  同时,许月琴表示,对于安宁疗护路径的规范、安宁疗护机构的认定标准、服务对象的界定、服务流程的标准、人才培养等都是接下来的重要工作。

  “仪式感可以减轻哀伤者的心理休克。”许月琴说,推动深圳安宁疗护工作,宣传引导非常重要。大家观念上的转变,理念的传播,对社会的死亡教育、生命教育,让大家可以拥有一个正确的疾病观、衰老观、生死观,就会让更多人接受安宁疗护。

  许月琴介绍,深圳将发挥医生、社工、义工、基金会、慈善会等力量,从居家社区入手构建服务体系,让每一个人优雅、体面地与生命告别。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李榕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患者林岚为化名。)

编辑:李润芳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