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30小时跨越4省份 南都记者全程直击220名学生千里返乡记

2019-01-26 10:58 来源:南方都市报

1月24日中午,乘坐爱心大巴的昭通彝良县学生,平安抵达家乡县城。

返乡途中,学生们看到了窗外的金沙江。

  “再见,老师,新年快乐,我们会想你的。”

  “我们明年再见。”……

  1月23日上午,由南方都市报和中山联通主办的“‘博爱中山·情系昭通’爱心专车”活动,在中山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中山一职”)举行了发车仪式。当天上午10点,五辆开往云南绥江、彝良两地的大巴车,载着220名昭通籍学子,带着老师们的祝福和叮嘱,踏上了返乡行程,南都记者全程随车记录了他们的返乡之旅。24日中午12:30彝良学生顺利到家,耗时约26个小时;24日晚上7点左右绥江学生抵达家乡,耗时近33个小时。至此220名昭通籍学生全部顺利回到家乡。

  “看到金沙江,离家也不远了”

  23日上午,五台昭通爱心专车从中山一职出发,开往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和绥江两地。其中两台爱心专车直达彝良,两台爱心专车直达绥江,南都记者随车的爱心专车,有20名彝良学生、20名绥江学生。

  24日上午,爱心专车从中山出发,跨越了广东、广西、贵州,进入到云南境内。中午12点半左右,爱心专车率先抵达彝良汽车站。中山一职17级美容班的袁兴艳、徐忠琴、杜凡三名学生离开家乡已有一年之久。去年暑假她们结伴留在中山打暑期工,“十分想念家人,坐20多个小时大巴车虽然很辛苦,但回到家了,感觉很开心、很幸福。”

  半小时的休整后,三台爱心专车再次上路向绥江出发。下午6点左右,车辆从渝昆高速楼坝出口下高速,取省道去往绥江,此时距离绥江县还有五六十公里路程。经历了长途跋涉,学生们在车上昏昏欲睡。大巴车在省道上行驶了约莫半小时,金沙江赫然出现在右手边,“哇,看到金沙江了,就要到家了”,坐在窗边的杜同学兴奋地叫道。这一叫学生们都被叫醒了,纷纷揉着惺忪的睡眼探起头向窗外望去,“是啊,看到金沙江,离家也不远了”,“嗯,最多半小时就能到家了”。

  学生们一边看着金沙江壮阔的景色,一边向随车的工作人员推介起家乡的景点、美食,“一定要去金沙江边的绥江森林公园走一走,特别舒服”,“街边的烤洋芋特别好吃,一定要尝一尝”,“还是洋芋粑更好吃,又脆又香”,“不吃品芋鸡火锅,就白来绥江了”。

  此时,在一号爱心专车上的曾老师打来电话给学生们打气,“坚持最后一小时,到家了就能吃上爸爸妈妈做的饭菜,舒舒服服地睡个大觉”,还不忘提醒组长们清点好人数。曾老师的电话也让学生们“炸开锅”了,“在中山也能吃到家乡口味的饭菜,还得感谢我们曾老师,每周都会喊学生去他家吃饭”,“曾老师做饭可是一把好手,比我爸爸妈妈烧的饭菜还要好吃”,“我最喜欢吃曾老师做的麻婆豆腐和回锅肉”。

  春节回家为爸妈准备特别礼物

  16岁的张宇驰,去年9月份来到中山求学。这是他第二次来中山。张宇驰第一次到中山是九岁那年春节。当时他跟随妈妈一起到中山小榄探望外婆,“当年没有高速,坐了三天三夜的大巴车才到了小榄,70多个小时的路程一路颠簸,基本上都是扑在妈妈腿上昏睡,也不知道吐了多少次。”

  24日晚上7点左右,车辆抵达绥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此时天色已暗,绥江县教育局仍然举办了简单的欢迎仪式。张宇驰的父母、姑姑、姑父和不满两岁的小表妹特意赶到现场接他回家。

  在欢迎仪式结束后,南都记者也一同前往张宇驰家中。在路上张宇驰表示,30多个小时的车程虽然很累,但回到家乡看到父母、小表妹,更多是的兴奋和幸福。当南都记者问这次回来有无给父母带礼物时,张宇驰卖了个关子,“给家人带了一份很特别的礼物,到家了就会展示给你们看。”

  从绥江青少年活动中心到张宇驰家中只有10来分钟的车程。年迈的奶奶在家门口等着,见到孙子就拉着他的手不停地说“开心,开心”。张宇驰从行李箱中拿出了给家人准备的特别礼物———中山国防教育基地军训的结业证书和优秀学员奖状,一张学校颁发的“守时守信表现奖”。

  张宇驰还特意向我们展示一把锤子,“这是自己制作的,花了3个星期,也是半年来的学习成果。特意带回来告诉爸妈我在中山很好。”张宇驰的父母对这份礼物表示很满意,“孩子大了,懂事了。奖状比任何礼物都要贴心”。

  张宇驰的妈妈表示自己每周都会和儿子通三次视频电话,“从小到大都是有父母陪伴在身边,生活一直都有人照料着。一个人在外学习,难免会有些担忧。一开始他抱怨在中山的种种不习惯,到后来告诉我们在中山过得很好。感觉他懂事了许多,独立生活能力也强了许多。”离家半年,张宇驰说最想念的还是妈妈做的饭菜。而回家当天,妈妈特意炖了他最爱吃的猪蹄。

  人物

  给百名绥江学生轮流做饭

  没曾老师就没法安心求学

  此前,成都七中的网络教学引发了很大的反响。而其实,中山一职与这220名昭通籍学子的联系,则是一次非常接地气的教育帮扶。

  2017年中山市教体局与昭通市教育局签订对口帮扶教育协作协议。中山一职等8所优质公办中职学校和优势专业,每年为昭通市培养750名初中毕业生。去年实际报到人数581人。来自云南昭通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在中山市就读期间可享受“三免”政策———即免学费、住宿费和课本费,另外每生每年还有生活补贴、助学金等。相比较网络共享课程,中山市的这种在地共享教育,操作起来更加复杂。

  “学生们从绥江到中山,对环境气候不适应。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地区文化、民族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学生极容易出现自卑、想家、退学等念头。”这次随着爱心大巴护送学生们返乡的曾进老师对南都记者这样说。

  曾进老师,原本任职于绥江职业中学,去年9月份带领110名绥江学生到中山一职求学,在中山一待就是一个学期。“不少学生从未出过远门,来到中山很不适应”,在中山一职,曾老师主要负责绥江方面与学校沟通、协调工作,以及照顾学生们的生活起居。可以说,他对于这些学生千里求学非常关键。

  当发现学生出现情绪问题时,曾老师和他们一一谈心、交流,发现学生们最大的不适就是想家和饮食习惯。为了让学生们在中山也能吃上家乡口味的饭菜一解乡愁,安心学习,曾老师特意在校外租了一套房子。他备齐了锅碗瓢盆,每周五、六、日轮番叫学生们来家中吃饭,“每次喊上十来个学生,平均每半个月这110名学生就能吃到顿家乡口味的饭菜,回锅肉、麻婆豆腐这些都是学生们爱吃的菜,对于这些初次离家在外学习生活的学生来说,没什么能比一顿家乡口味的饭菜更能安抚他们。”

  曾老师的奉献也包括与家人长期分居两地。他的妻子是绥江当地一所幼儿园的园长,对于丈夫去数千公里之外的中山工作,她也十分支持,不仅如此,定期还会为曾老师寄一些家乡的食材、调味料,让远在中山的绥江学生随时能吃到地道的家乡菜。每次去曾老师家吃饭也是学生们最开心的时候。在返乡途中,学生们表示,希望有机会每人亲自做一道菜,以此来感谢曾老师一学期来的悉心照料。

  声音

  感谢中山联通和南方都市报社组织的爱心专车的护送。1600多公里,二三十个小时,返乡的路是遥远的,但返乡之路也是温暖、舒适和情爱满满的。感谢你们一路相随相伴。感谢中山为昭通培养初中毕业生,让更多的农村贫困孩子走出大山,还对建档立卡户学生免学费、免教材费和免住宿费,补助生活费等,确保每一个初中生毕业后不因贫困影响继续学习。孩子们毕业即就业,也为贫困家庭就业脱贫致富打下良好基础。

  ———绥江县教育局教育股股长吴德静

编辑:杨雪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