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养虾博士

稻虾、藕虾的生态养殖方式,给丰源村带来了很多改变。

.

 

  韶关南雄古市镇丰源村,村如其名,受益于浈江斜贯其中所形成的盆地,村里多山塘水库,水量丰富,且土壤保水性良好,适合发展种养殖业。

  丰源村是广东的省定贫困村,曾经面临着很多发展问题,比如村民的种养殖技术较低,无法产业化,单一农田产值不高,人口老龄化、空心化导致部分土地闲置等。

  2019年底,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植物病理专业的张金灿博士来到丰源村,跟他一起到来的还有碧桂园集团的稻虾、藕虾共作扶贫产业项目。

  南雄稻虾共作基地总面积达680亩,集中分布在丰源村和隔壁的修仁村。680亩中,550亩为稻虾共作生产示范基地,100亩为藕虾共作生产示范基地,剩下30亩为小龙虾良种繁育中心。

  稻虾共作,顾名思义就是,水稻田与小龙虾的协同种养殖。在稻田外围挖一圈环沟供小龙虾栖息,而小龙虾的排泄物及其活动则能改良土质、提供养分。

  稻虾共作与普通水稻种植相比,亩产利润要高出2-3倍。从丰源村村民广场观景台上就能望见大片环沟围绕的虾稻田。

  张金灿说,在南雄养殖小龙虾有气候优势,可以出早虾、出大虾,赶上市场的好价格。图为张金灿博士在藕虾共作生产示范基地巡塘。

  基地工人、丰源村村民沈龙树正在给小龙虾撒饲料。沈龙树很喜欢这份工作,“不仅能学习到一门养虾的技术有稳定的收入,而且离家近,能照顾到小孩”。

  基地工人黄志云正在藕塘里收早上放下的虾笼。黄志云是村里的“水电师傅”,因为给基地引水电认识了张博士。今年4月份,黄师傅也正式加入项目组,一边维护项目的日常水电供应,一边学养虾。

  虾塘工人们默契地配合,有条不紊。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是当地的村民,因为这个项目第一次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稻虾共作模式建成投产后,每年小龙虾的亩产量可达300斤,每亩利润约3000至5000元,预计带来数千万元的收入。图为张博士正在收笼。

  数十只通身鲜红的小龙虾在地笼里“张牙舞爪”。虾塘所养殖的克氏原螯虾,是从湖北天门运过来的。受益于村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小龙虾的生长季比湖北地区更长。

  张博士还带来了两位养虾好手,老王(左二)和老黄(左四),两人都来自盛产小龙虾的湖北天门。图为张博士和虾塘工人们模仿小龙虾举钳子的模样拍了一张合影。

  相对于传统养殖方法,绿色生态养出来的稻虾鳃腹洁净、钳小腹大。

  9月份已是小龙虾的尾季,这个时候的小龙虾尾部大部分都是“空心”,但丰源村出产的稻虾依然很肥美。

  从虾苗到摆上餐桌的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小龙虾,除了养的过程,稻虾共作项目汇集了众多行业资源,包括餐饮、冷链运输等,使得村里优质的小龙虾可以快速供给到珠三角的餐饮店内。

  村里建立了稻虾共作产业振兴实训基地,为村民提供教学培训、虾稻田改造指导、稻虾销售等支持性工作。

  基地还举办了“粤菜师傅”就业技能培训班,为当地农户进行烹饪培训指导。

  稻虾、藕虾的生态养殖方式,给丰源村带来了很多改变。相信不久的未来,丰源村的生活真如其名,丰裕美好,源远流长。

 

  摄影、海报设计:曹雅琴

  文案:杨智明 曹晓静

  策划:喻孟 黄艾明

  执行统筹:罗威 朱景

  统筹:杨诚钢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0111号 粤工商备E01150100007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