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南方非遗|炎夏万物长,葵扇沐清凉

2020-05-12 13:32 来源:南方网

.
  

  “驱以葵扇风,熏以艾烟湿。”南宋诗人范成大的诗句,记录着一段古老的仲夏记忆。这段记忆从魏晋时期流传至今已1600多年了。在许多60后、70后生人的脑海中,还依稀记得儿时的夏夜里,夏夜,繁星点点,月挂中天。树底下,摇动着的葵扇送来阵阵清凉,一边摇扇一边讲故事的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而提及葵扇,不得不提著名的葵乡——新会。广东新会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建制至今已有一千八百余年。这里盛产蒲葵,特产葵扇,素有“葵乡”的美誉,世界上的蒲葵有很多种,但新会的葵树却是独有的。葵扇是新会最著名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是新会四宝之一。一方水土养一方风物,葵是新会的象征,葵不但扎根在新会的土地上,更是曾深深扎根在几代新会人的心中。

  葵艺是以植物蒲葵为原料加工制作工艺品及生活用品的一种广东民间手工艺,集造型艺术和编织、绣花、绘画、印花等工艺于一体,以芯蒂圆正、扇面洁白柔韧光滑、编织工艺精良闻名,以造型精美、制作技艺精湛的葵扇为代表。

  新会精湛的葵类工艺品扬名中外,倾倒世人。郭沫若曾用“清凉世界,出自手中。精逾鬼斧,巧夺天工”的诗句赞誉新会出产的葵扇,给新会葵艺以极高的评价。

  穿越千年的生活美学

  新会葵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东晋时期即已开始葵树种植和葵艺加工,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它具高超的造型艺术和精湛的编织技巧,并融编织、绣花、绘画、印花等工艺于一炉,堪称“岭南一绝”。在中外享有盛誉,被人们作为艺术精品收藏和观赏。扇面的绘图描画,工艺精湛,高雅实用。其中玻璃葵扇、烙画葵扇、双面绣花织扇最为著名。

  明代把新会葵扇列为“贡品”,据明代《新会县志·食货略》记述,新会“葵扇之制,几遍天下”。清代乾隆至光绪末叶的两百多年间,新会葵艺的发展达到鼎盛。在光绪18年(1897年),新会葵扇远销俄、英、美、法、古巴、哥伦比亚、秘鲁、智利等欧美24个国家和地区。清末民初,新会葵扇的销量每年达1.2亿把。作为中国四大名扇之一的火画扇在清道光县志中已见记载,清同治末年老画师陈晚将火画扇技艺推上高峰。

  1911年由谭月三首创的织扇,是把一片葵叶撕成细条,取圆月形编织而成,称为一枝织,后又融入刺绣工艺,富清雅秀丽的艺术效果。1913年林兆把精工模刻了字画的竹箨贴于织扇上面,首创了典雅华贵的竹箨画扇,并于1915年获得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解放后,“三脊火画扇”曾三度获国家轻工部“百花奖”和“优质产品奖”。

  巧夺天工的艺术瑰宝

  葵艺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它的流传发展和工匠们的精湛工艺、编织技巧密不可分。葵艺制品大致可分为葵编制品工艺和烙画制品工艺。新会葵艺以本地特产的蒲葵为原料,其叶面滑而心蒂正,骨格细匀,质地柔韧,尤为制作葵扇的上乘材料,被喻为玻璃葵。

  大致说来,从采葵到制成工艺品,要历经剪、晒、焙、削、漂染、合、编织、勾花或嵌花、印花、绣花等近20道工序。做成一件葵艺制品,要经10多人手的劳动。葵箨的使用大大增强了新会葵艺的立体表现力,使葵编容器比其他草编容器的造型更加立体且丰富多样。

  烙画制品工艺主要用于制作烙画葵艺扇,其制作工序相当复杂,由采葵到制成成品,需要经过“晒、剪、焙、削、漂染、缝合、烙画、装扇柄、装扇尾”等20多道工序处理。

  图|南方都市报

  其中烙画工艺是其核心和关键环节,也是其最具特色的环节。烙画工艺由于其技术高超,操作难度大,被称为“中国绝活”,其产品“烙画葵艺扇”也由此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年被国家列为“特种工艺品”。

  《花开富贵——烙画葵艺扇》

  岭南画派的一代宗师关山月曾60余次尝试“烙火画”工艺,但由于无法把握烙铁的力度,每次都把扇面烧糊,最后,他只有掷“烙”长叹:真是一门绝技!

  坚守初心的匠心传承

  葵艺,作为一项传统手工、一项历史文化的传承,曾历经了岁月的沧桑洗礼,也历经断代与继承之间的无奈挣扎。正是因为这样,才让我们看到了艺术传承后面的那一份默默的坚守、责任和奉献。

  2009年,廖惠林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成为“新会葵艺”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988年,当时还是新会葵艺厂厂长的廖惠林赴法国参加巴黎法共节,作现场火画葵扇表演,将新会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到了欧洲。

  图|南方都市报

  廖惠林16岁开始拜师学艺,学习烙画技艺20多年,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成为葵艺厂的副厂长。可是,好景不长,随着空调、电扇的普及,葵艺业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萎缩,廖惠林所在的国营厂也在1999年被迫倒闭。与他同时进厂的学徒们纷纷转行,自谋生计。

  然而,廖惠林却做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举动,他组织下岗师傅和艺人自掏腰包,创办葵乡传统工艺品开发中心,进行作坊式经营。一把葵扇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前工序”与“后工序”两大类,包括种、采、晒、剪、焙、焗、漂、染、合、画等前后20多道流程。任何一个细节出了差错,成品都难登大雅之堂。

  图|鲁平

  每年的5月至11月,是葵扇原材料“葵笔”的采摘季节。采下来的葵笔铺满了整片空地,原材料还要经过烘焙才能继续加工,这一环节称为“焙扇”,需要人手亲力亲为,也要讲究“火候”,手艺人自然难免要受汗流浃背的煎熬。焙是葵扇制作过程中一道非常重要工序,葵扇经焙烤分外油光润泽。焙扇要掌握准确的火候,过猛会焦,火弱不上油。冬天的焙扇工有“胸前三伏天,背脊数九寒”的说法,所以又有“葵扇是凉从热中来”的俚语。

  “后工序”的环节同样得一丝不苟。偌大的工场里鸦雀无声,负责编织和烙画的手艺人一概静默不语,只全神贯注地做着手上的工作。“葵扇和画纸不同,扇面是凹凸不平的,手艺人用力稍有不慎就会烙穿葵扇。”廖惠林表示,全凭手艺人的高超技艺和平和心境,葵扇上才能呈现出如此别开生面的风情。

  2008年6月7日,新会葵艺被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凭着自己的坚持,廖惠林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葵灯:传统葵艺融入时尚元素。图|南方都市报

  如今,曾经被人“弃之如敝屐”的葵扇,在他的手里焕发出了新的光彩,成为一柄柄精美的工艺品。炎夏万物长,葵扇沐清凉。苦苦坚守着这项精巧艺术的传承者们把那记忆里炎炎夏日轻摇的舒爽带给后人,更把这份精巧也散播给世间。

  【来源】 南方非遗南方号

编辑:李润芳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