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广东省教育厅解读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新政:“让公办民办学校互不享有特权”

2020-01-18 08:17 来源:南方都市报 贺蓓 刘雪 梁艳燕

  对于《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广东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创表示,两份文件的出台,目的是引导地方政府,特别是县市区政府,把办好义务教育的责任担起来。他说,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对教育发展功不可没。“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政府能力不足以支撑起庞大的义务教育需求时,民办教育为政府承担了很大的责任,解决了相关问题。”

  同时,他坦陈,民办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校通过招生环节的掐尖行为,来提升学校的美誉度,从而偏离了教育教学本来的轨道,应该让它们回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练好内功,从而提升办学质量和教育质量,树立社会美誉度和竞争力,“不要把眼光和精力只盯在掐尖选优质生源上”。

  他说,改革的目的,是使得公民办学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互不享有特权”,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回归教书育人的本来,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评价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这些才是基础教育、教育教学立德树人的核心环节。”

  王创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关键词是“就近入学”,民办采用审批的方式,同时由招生计划进行限制,目的是要求学校根据办学条件进行招生,从而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此同时,广东将对普通高中的招生模式进行改革,由原来单纯的中考分数选拔,采用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要求优质高中50%的指标必须分配到校,将优质高中学校招生名额按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

  专家解读

  完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机制 可引入第三方给出“成绩单”

  民校义务教育阶段招生百分百摇号,这是着眼于从整个教育生态去考虑而出台的新政。广州中学校长、天河区教育顾问吴颖民表示,目前学校条件好了,教师队伍强了,教学条件优化了,但家长和社会反而对教育更纠结了、更不满了,根源之一就在于招生体制。“新政会有一个阵痛期,但从长远来看,这更有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更有利于扭转应试的局面,更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吴颖民指出,新政对民办教育的生存发展有一定影响。民办教育过去凭借自主招生选拔生源,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部分民办学校成为了大家追捧的优质资源,这部分民校在过去确实起到了促进教育均衡、提供教育供给、满足家长多样化教育需求的积极作用,功不可没。但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校独有的招生政策,提前筛选学生,对教育秩序和教育环境造成了冲击,滋生了各种招生乱象。

  吴颖民分析,之所以学校对招生这么看重,是目前对于学校的评价太单一了,“只看出口,不看入口,公办学校的生源是参差不齐的,单看升学率的话,无疑是不公平的。”吴颖民表示,目前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了,市民应该对政府提供的基本的公共服务有信心。同时,如果市民要追求个性化的服务、收费型的服务,可以选择民办学校。但民办学校的招生应该是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即免试和就近入学。

  如何让新政能更好地落地执行?吴颖民提出了两点。首先,他认为在规范民校招生行为的同时,也要杜绝公校的特殊招生政策。“公民办要一视同仁,谁都不能利用特殊政策钻空子提前招生掐尖。”第二,逐步完善学校的评价机制,可引入第三方机构全面综合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价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不能只看出口,要综合考虑学校的起点、看投入与产出,还要看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等多方面,立体地给学校出一份“成绩单”。吴颖民表示,这样就从根本扭转学校之间从“生源大战”变成“内功大比拼”。

  A05-06版 采写:南都记者 贺蓓 刘雪 梁艳燕

编辑:何柏梅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