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区作为发展样板,值得西部地区各省市学习借鉴。”12月14日,2019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在海南博鳌亚洲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长,原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对新会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表示了肯定。会上,江门市新会区睦洲镇石板沙村从全国上百个美丽乡村中脱颖而出,荣获“2019年中国最美乡村”称号。同时,新会区荣获“全国百佳旅游目的地”。
石板沙疍家风情岛。 受访者供图
疍家渔村获“国字号”荣誉
石板沙是西江下游的一座小岛,村民们至今延续着内河疍家人“饭稻羹鱼”的渔耕生活方式,形成包括建筑、饮食、民俗、歌谣、耕技、捕捞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渔耕文化,其中“咸水歌”是石板沙疍家文化代表与精华,极具文化韵味。
近年来,石板沙村依托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投入1500万元打造“一村一岛一世界”的石板沙疍家风情岛,逐步推动石板沙由传统水产养殖为主升级为集农业、旅游、文化、生态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格局。“12月27日,首届石板沙岛疍家文化旅游节即将揭幕,欢迎大家来领略疍家风情”,睦洲镇委副书记、镇长钟伟坚发出邀请。
近年来,新会深挖生态人文资源内涵,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成功打造小鸟天堂、梁启超故居、新会陈皮等“十个一”文旅品牌。
2018年,新会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130亿元。
人居环境整治实绩纳入考核
“新会紧抓‘双区驱动’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推进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新会区副区长凌华威表示。
自去年全面铺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新会制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2018-2020年)实施办法》,将乡村振兴实绩纳入各部门、镇(街)年终考核,并聘请第三方开展暗访等,多途径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前,“三清三拆三整治”、农村“厕所革命”等各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
双水镇衙前村香业制造历史悠久,工业相对集中,村内卫生环境压力大。今年8月,第三方暗访小组发现村内存在河道漂浮物较多,村内厕所标准化改造进度较慢等问题。该镇村干部高度重视,采用“干部包村组”的方式,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责任落实到人。截至目前,衙前村已累计清理河道漂浮物6000多吨,拆除危旧房屋、废弃猪栏等151间,拆除非法广告招牌50多处,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高。
今年8月,新会开展“葵乡美丽廊道”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对江门大道、新中公路等主要干道开展净化、绿化、美化建设,整治全程超200公里,整治补助金近3000万元。
今年9月,《新会区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方案》实施。新会计划2019年完成新建改建农村公厕148座,基本达到每个自然村按需建1座标准化公厕;实现农村无害化户厕全覆盖。
在创建1个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镇(睦洲镇)和19个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基础上,新会设立1亿元的乡村振兴发展基金,建设33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各奖补100万元。同时,通过竞争考核方式,评选出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分别给予800万元至1000万元补助,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新会柑茶品牌价值达126亿元
“新会古典家具行业年产值超100亿元;小冈香行业年产值超30亿元;新会陈皮行业延伸产品新会柑茶品牌价值高达126.2亿元……”传统产业的兴旺,是新会不断发展的动能和底气。
目前,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已成为新会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产业园内龙头企业达12家,经营主体超1000家,辐射带动全区5万人参与一二三产业,带动全区农民直接收益12.6亿元,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88万元,力争打造千亿元陈皮中心。
在产业园引领下,新会陈皮产业通过融合新一代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整合各级涉农资源,建成新会陈皮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从种植生产、产业服务、质量监督等方面为产业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新会陈皮迎着网红营销、电商销售新趋势,打通销售新渠道。前不久的天猫“双11”活动中,新会单一家店铺发货突破55万件,销量超1300万元。
特色政策助力企业发展
充分激发企业创造活力,离不开政策支持。新会强政策、优保障,用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打造投资热土。新会对标湾区一流标准,打造了系列特色政府服务品牌,着力营造更加公平、便利的营商环境。
据介绍,为节省群众与企业的时间,新会推出“最多跑一次”改革,设置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专区;推出工程建设“一站式”“一门式”服务,投资项目审批45天内完成审批;“数字政府”建设日益完善,425个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全程网上办理;出台“黄金十条”,每年最高安排奖励资金2亿元,从招商引荐、项目落户、转型升级、上市等企业发展全过程进行扶持奖励,运用大数据,主动筛选符合奖励条件的企业进行自动兑付,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杜源良 李锦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