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泗纶镇一年加工蒸笼上亿只 带动农民人均增收超2万元

罗定市竹蒸笼产量占全国80%,年销售收入超4亿元

2019-10-31 12:53 来源:南方网 许康衡

  “目前,全镇蒸笼从业人员达1.2万人,年加工蒸笼1.02亿只,出口创汇3000多万美元。”罗定市泗纶镇党委委员覃锋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该镇已成为全国“一村一品”(泗纶蒸笼)示范镇。

  泗纶蒸笼历史悠久,是由当地特有的罗竹加工而成,具有天然、绿色、环保等特点,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用泗纶蒸笼炊蒸食物,不但能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还可使食物留下特有的罗竹清香,因此,泗纶蒸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旺盛,除供应国内市场,大部分销往欧美、日韩、中东、澳大利亚、南北非、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名副其实的“跨国产业”,罗定也因此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竹蒸笼生产基地。

  近年来,罗定山区镇充分发挥山区特殊地理、气候优势,在抓好罗竹资源培育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大力生产市场前景好、经济价值高的罗竹蒸笼。目前,罗定市泗纶蒸笼产业已具一定规模,泗纶及其周边6个镇共种植罗竹6万多亩,为当地蒸笼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该市已形成了7个蒸笼加工专业村、4条加工专业街,拥有21家具有一定规模的蒸笼厂,从事蒸笼加工的农户遍及7个镇街共1.5万余户2万多人,年加工蒸笼约1.7亿只,销售收入4亿多元,创汇超过5000万美元,蒸笼的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全国同类产品的80%和85%。

  拥有悠久历史的竹蒸笼

  提质+创新 推动产业绿色发展

  “竹制品环保又美观。”10月18日,在落成不久的罗定市农产品交易博览中心内,一村一品展示区的“竹之森”展位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去参观和采购,该展位负责人介绍,用竹子做成的茶杯、花篮、茶杯架等生活用品,收获了众多好评。

  竹制品改变的不仅是市民们的生活,还让当地找到了一条绿色发展和村民致富增收的和谐统一之路。杨绿村是泗纶镇的竹蒸笼专业村。该村支部书记陈瑞林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泗纶镇内有几家造纸厂,村内生长的罗竹主要作为造纸原料。后来纸厂停业,镇内罗竹滞销。为解决该问题,泗纶镇和杨绿村干部经过思考,谋划借助当地制作竹蒸笼的传统优势发展竹制品产业,并外出考察学习,带回产业发展所需的相关生产管理技术,竹蒸笼产业方才在泗纶镇“落地生根”。

  “以前造纸厂给环境带来污染,发展竹蒸笼产业后,生态环境逐渐好转。”陈瑞林表示,为保证产品品质和当地的生态环境,多年来,泗纶镇竹蒸笼产业一直坚持手工制作,不在加工过程中添加有害的化学物质,保证绿色生产。2007年,泗纶蒸笼被中国质量领先企业专家评委会认定为“消费者最依赖质量放心品牌”。

  “产业要发展,产品必须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竹之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美娟表示,竹蒸笼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企业的努力。为提高产品质量和工厂产能,当地企业不断完善竹蒸笼制作技术,实现开竹、去青、烘干、扎圈、定型、编底等工序的流水线生产,从以前的“薄利多销”不断向“减量提质”发展。

  通过“公司(合作社)+工厂(专业大户)+专业户”的模式,泗纶镇不断推动当地竹蒸笼产业往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据覃锋介绍,自2012年起,泗纶镇重点加强新产品研发,将竹蒸笼与电磁炉等现代厨具结合,研发出了多功能电子蒸笼——竹香电蒸笼。该产品既融入了现代科技,又能保留传统工艺制作的淡淡罗竹清香,适合家庭和小餐馆使用,年销售数量已突破1万多套。

  “竹蒸笼已成为泗纶镇的支柱产业之一,正蓬勃发展。”覃锋表示,当地对该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竹蒸笼展示区前,人潮涌动

  吸引青年返乡创业 带动农户增收

  “现在村内大部分人都投身到竹蒸笼加工行业中,平均每人每天可以制作20个大蒸笼或50个小蒸笼,人均年收入可达两到三万元。”李女士是泗纶镇杨绿村的村民,据她介绍,村里老少多会编织竹蒸笼,“以前是干农活之余做蒸笼帮补一下,现在都成主业了。”她说。

  据了解,杨绿村拥有上万亩山地,很适合种植罗竹。该村共有700多户农户从事罗竹生产加工,村内的2家蒸笼合作社年产值达120万元,有效带动当地农户增收。

  记者在杨绿村看到,村道两旁的农户分工合作,经过刨片、扎圈、打竹钉、编底等一系列工序制作竹蒸笼。“这些农户之前多数在外面打工,后来企业将他们组织起来,给他们派料分工,制作竹蒸笼,再由企业统一回收产品。”陈瑞林介绍道。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当地竹蒸笼产业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加入。沈美娟正是其中之一。2013年,沈美娟放弃了待遇颇丰的稳定职业,毅然选择回乡创业。她带领一批“90后”,创立了竹之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注生产竹蒸笼。2015年6月,该公司获得出口权,成为泗纶镇三家有出口竹蒸笼资质的公司之一。

  目前,该公司共有100多人,其中70%以上是农村妇女,“她们平时在家种种菜,其他时间都用来制作竹蒸笼。每人一个月大约有两三千元收入。”沈美娟称。

  机械化生产是方向 行业前景看好

  泗纶镇的竹蒸笼产业前景看好,企业不愁订单,但劳动力不足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一大问题。“农村青壮年多数外出,制约了手工竹蒸笼产能的提升。”覃锋坦言。

  针对这一情况,罗定市恒兆蒸笼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群英建议,应加强蒸笼机械化生产研究,摆脱该产业对劳动力的过度依赖。

  然而,科研投入对于企业而言,是“难以承受之重”。沈美娟坦言,机械化生产研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竹蒸笼利润不高,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盈利在研发面前可谓是“杯水车薪”。“即使投入,研发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如果失败,轻则大伤元气,重则面临倒闭。”她表示。

  为破解该难题,泗纶镇联合当地龙头企业正在加快机械化生产研发探索,目前已研制出微电脑控制的蒸笼加工机械,生产效率相比以前提高了2倍。“虽然尚未达到全自动化生产,但部分工艺已经实现机械化生产和管理。”该镇干部称,这一技术已经释放了不少劳动力,可以帮助企业完成更多订单。

  “对于竹蒸笼产业,我们企业是一致看好的。”张群英表示,目前该产业仍属供不应求阶段,海内外订单很多,“竹蒸笼在部分国家属于消耗品,用于包装产品,因此需求量很大。”

  据了解,竹蒸笼因其原生态选材及绿色加工,符合目前的大健康发展方向,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此外,一些国家会将竹蒸笼作为礼品赠送给友人。比如在欧洲某些地区,人们会将其作为圣诞节礼物赠予亲友,马来西亚航空亦将竹蒸笼作为纪念品送给游客。在国外,竹蒸笼售价相当可观,在英国伦敦,一个小规格的蒸笼售价可达2.99英镑(约人民币27元)。

  覃锋表示,除提升产能和质量外,竹蒸笼产业还需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推动该产业发展,包括培育人才等。”

  据介绍,该镇重点针对农村年轻劳动力开展相关技能培训,每年对镇内青壮年进行2次以上的不定期培训,目的是提高镇内青壮年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为竹蒸笼产业输入更多的年轻血液。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许康衡

编辑:樊静东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