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广州市越秀区今年8月将撤销公办的清泉街小学,在原址创办一所公有民办初级中学———这一变更引起部分学生家长的异议。区教育局近日对此作出了说明。
公办小学突然解散 众多家长顾虑顿生
位于越秀山南麓的清泉街小学是一所有近70年历史的学校,1999年被评为越秀区区一级学校。上月21日学校召开了家长座谈会,家长们却接到一纸通知———清泉街小学自今年暑假起解散停办,在校生分流到周边小学,学校原址将转办名为“广州市越秀区二中应元学校”。
越秀区教育局在上周末宣布已确定的分流方案:从下学期起,清泉街小学13个教学班的教师和学生将以整级移动的办法,分流到附近的省一级学校东风西路小学、区一级学校盘福路小学。学生只换学习环境,不换任课教师和同班同学,尽量减少对学生造成的影响。绝大部分家长已接受这一安排。
不少家长还是心存顾虑:分流学校是否具备相当办学水平?原校学生会否与新校学生一样的待遇?当初入学时缴交的赞助费是否还要补交?……加之新办应元学校是一所公有民办学校,初中三年级每人学费约要4.5万元,因此有家长和原校教职工怀疑撤公校建民校是受利益驱动,更有家长向教育部门和传媒反映此事。
教育部门作出解释 “变身”缘于学位紧张
区教育局近日对家长的一些质疑作出了解释。据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举是顺应区情变化所作出的调整。
据悉,越秀区今年全区小学新生人数从往年的5000人下降至3000人,预测未来几年还将继续减少。与此同时,越秀区初中正迎来入学高峰,初中学位紧张,但区内初中好学校较少,仅有2中、3中两所省一级学校和两所市一级中学。2中、3中又列入示范性高中创建之列,今年初中招生将分别从往年的6个班减少为2个班,减少了400多优质初中学位。因此,撤销部分小学,增办优质初中,是越秀区教育的当务之急。新办的应元学校因为以名校二中为依托,对市民产生强烈吸引力。该校今年计划招生240人,目前已有近700人要求报名入学。这将大大缓解越秀区中学学位紧张的矛盾,使今年初中每班班额由60人下降为56至58人。有关部门计划再投入1000万元进行校园改造,将其办为18个班规模的初中。
据介绍,之所以选择撤销清泉街小学,是因为该校周边有东风西、盘福路、双井、小北、丹桂里等小学,而清泉街小学是这个区域内用地面积最小的一所学校,发展潜力不足。教育局人士表示,分流到其他学校的学生无需再缴交赞助费,各方面待遇与新学校学生一视同仁。
调整学校布局结构 无关教育资源流失
越秀区此举在广州教育界引起较大反响,也有部分家长质疑其合法性。有家长认为政府必须把基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部分公办学校可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但不宜把公办名校改为民办学校。
越秀区教育局负责人对此表示,这一做法有政策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指出,“薄弱学校、国有企业所属中小学和政府新建学校等,在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可进行按民办学校机制运行的改革试验,实行公有民办;经批准进行中小学体制改革试验的学校、幼儿园可以依托优质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这位负责人表示,越秀区正在大刀阔斧对区内中小学进行布局结构调整,清泉街小学不是第一所,也不是最后一所被撤并的学校。(编辑:李美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