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文祠镇来了“规划师”,用双脚丈量振兴路

驻镇帮扶工作队脚印遍及该镇75平方公里土地,为乡亲寻找乡村振兴发展新道路

2021-08-11 07:27 来源:南方日报 陈彧

  编者按

  开展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立足广东实际的重大创新,是适应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

  一支支驻镇帮扶工作队已悄悄走进南粤的田间地头,队员们以镇为家、以村为舍,为了乡亲们再次砥砺出发。南方日报记者跟随驻镇帮扶工作队走进南粤乡村,进行蹲点记录采访。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将推出“镇里来了工作队”系列报道,记录工作队在广东村镇里的奋斗新征程。

  七八月的潮汕地区,烈日烘烤着大地。

  下午3时,潮州市潮安区文祠镇内,一辆商务车经过九曲十八弯的山路,最终停在了李工坑村村委会的门前。几名头戴草帽的新鲜面孔,一从车上下来,就拉着李工坑村党支部书记雷克财细细地谈起畲族文化。

  “我们这里不仅是畲族文化发祥地,还较为完整地保留着传统的畲族文化习俗。”“那么是否能把畲族的习俗还原出来,让游客进行体验式的深度游览,为村民带来更多旅游收入?”

  近日,广东省创新的帮扶机制由原来的脱贫攻坚驻村扶村机制转为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机制。这些新鲜的面孔,就来自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牵头的驻潮州市潮安区文祠镇帮扶工作队。

  工作队7月11日刚到文祠镇,就马不停蹄地对全镇22个行政村开展地毯式的基层调研,脚印遍及75平方公里的大地。他们不仅要“问”出真章,将村情民意了然于胸,更要“商”出规划,寻找乡村振兴发展的新道路,为乡亲谋求新的发展福祉……

  ●南方日报记者 陈彧 实习生 张婕 郭倩欣

  “我们来了就是要帮你们解决问题”

  从潮漳高速下来,沿着省道231前往凤凰山,不时能看到成片的香黄瓜田。只要拐入路边崭新的柏油路,就能抵达文祠镇石坑村,把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美景尽收眼帘。

  傍晚7时许,村里公社池塘边的村民陆续多了起来,三三两两摆上茶具喝上正宗工夫茶。惬意的乡村生活,让前来调研的驻文祠镇帮扶工作队的一行人不由发出感叹。

  一个曾经其貌不扬的小山村,如何蝶变为现在宜居宜游的好去处?其背后是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为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石坑村村委会在集体收入薄弱的情况下,发动在家的党员群众积极改善村居环境,改变乡村面貌,并希望以此带动文旅发展,为集体经济带来新活力。

  “但是这里一到下雨天,山上的饮用水就会有些浑浊,需要沉淀一下才能喝,这对以后发展文旅还是有影响的。”石坑村党支部书记张准告诉工作队,虽然镇里已经把自来水管接到石坑村,但部分村民不舍得出钱接驳,宁可用着以前从山上引下来的水,“说白了,还是经济收入没上去”。

  “我们驻镇帮扶工作队来了,就是要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驻文祠镇帮扶工作队队长邓广志告诉张准,石坑村环境优美,只要盘活村里闲置资源,吸引更多游客到来,村民收入也就不难提高了。

  这是工作队调研的第11个村。自7月11日进驻后,他们就马不停蹄地展开地毯式调研,在这个总面积75平方公里的小镇里来回穿梭。商务车满满的一箱油,不到一周就被用个精光。

  “我们这次的团队‘配备’非常齐全。”邓广志告诉记者,与之前的驻村扶贫不同,驻镇帮扶工作队人员更加多元化,除了有政府、企业的人员,还专门配备了农村科技特派员、金融专员,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支撑,“这可以说是广东省乡村振兴工作的一次创新”。驻镇帮扶工作队的金融助理陈耀斌,来自中国农业银行广东潮州分行,他希望能发挥自身优势,为乡村发展打通连接金融的桥梁。

  “修复”断裂产业链为橄榄寻找新出路

  在近一个月的基层调研中,工作队发现,文祠镇里很少见到年轻人。“特别是到了晚上,基本只能看到老人和小孩出来乘凉。”

  文祠镇森林覆盖率高达80%,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镇,盛产橄榄、枇杷等各种水果,同时由于拥有凤凰山资源也产茶叶。但由于农作物的经济效益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镇里年轻人大多选择出外打工,空心化比较严重。因此,总人口1.82万人的文祠镇,常住人口不足8000人。

  “没有产业,收入提不上去,就留不住年轻人。”邓广志表示,如何挖掘出适合文祠镇发展的富民产业,也是他们前期考察的重点。

  “这些橄榄平时卖得怎么样?”“价格卖不上去,所以我们都不摘。”文祠镇橄榄品质优异,是“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但在调研过程中,西社村一位阿婆却告诉工作队,这里的橄榄并不“畅销”。

  早年,文祠镇的橄榄主要供给周边食品加工厂制作凉果,但由于前几年食品添加剂政策变化,下游的工厂已经停止生产。维持数十年的生产链断裂,对于橄榄产业的打击是致命的。十多年前可以卖到十多元一斤的橄榄,现在只能卖到每斤1元至4元。而且,随着橄榄树年岁的增高,采摘难度也将更大。

  为解决橄榄的销售问题,文祠镇委、镇政府通过引导文祠酒厂改扩建投产橄榄酒,带动区域橄榄连片增产,提升收购价格。雄盛酿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翁俊雄告诉工作队,他们通过引进华南理工大学的技术,目前酒厂每年可以收购1000吨橄榄,已经进入酿造阶段。“相信未来产生经济效益后,可以进一步带动收购价的提升。”翁俊雄说。

  橄榄的加工出路不仅仅止于酿酒。早前,潮汕的油柑由于一款网红饮品,导致收购价不断攀升,这也给工作队带来了另一种思路。“橄榄还有很多可供开发的价值,比如饮品、橄榄油、橄榄炭……”工作队认为,橄榄产业只要把下游打通,相信不难成为提升当地村民收入的“金果果”。

  破解农村空心化还得发展富民产业

  产业发展不上去,村里的空心化就日益加剧;年轻劳动力流失,产业发展也就失去了关键的人力资源……种种迹象表明,文祠镇的产业发展被系上了一个结。工作队要打开这个结,还得找到关键的突破口。

  位于东部偏远山区的如意溪村,处于凤凰山的中山区,最高海拔600多米。沿幽静水泥路驱车而上,很快就能看到成片茶园梯田翠绿连绵、层次分明。

  “同片山区,我们的茶也是‘凤凰茶’。”望着凤凰山,如意溪村的村支书翁泽雄难掩骄傲之情,“在我们村这里,人人种茶,几乎不存在空心化问题。到采茶的时候,很多人还来村里打工。”

  29岁的村民翁森城,就是返村发展的青年之一。6年前,还在潮州市湘桥区务工的翁森城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现在凤凰镇的人都靠种茶致富了,我们也在凤凰山,回来种茶总比在外打工强。”

  权衡再三之后,翁森城在海拔600米的山地里种上了茶苗。每天起早贪黑地照顾,最终开垦出百亩茶田。“现在一斤好茶叶可以卖到三四百元,真正是我们村发展致富的‘凤凰’。”谈到自己的茶田,腼腆的翁森城也不禁露出笑容。

  年轻人的回归,让工作队看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希望。

  “不仅要把产业发展起来,还要把年轻人带回来,把镇村的活力激发起来。”邓广志告诉记者,目前,潮安区正推进凤凰山规划建设,计划打造凤凰文祠茶旅走廊,打造潮安凤凰单丛茶旗舰产业。在茶旅走廊里,文祠镇是进入凤凰镇的必经之路,不仅本身就种植有茶叶,还拥有丰富的自然风貌、美丽的田园风光,同时兼具畲族起源地的文化资源、优质的水果资源。

  驻镇帮扶工作队队员苏仕日告诉记者,未来工作队将用好各方资源,为文祠镇的发展提供更多助力。比如,近期潮绣大师佘燕璇正在还原的畲服,可以融入到文旅资源的开发中,让游客沉浸式地去感受畲族文化。

  “目前,我们已经把全镇22个村都走了一遍,摸清楚各个村的基本情况,这将是我们制定帮扶规划的重要依据。”邓广志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是工作队一步步走出来的调研成果,是基层村民的一个个声音,也将成为文祠镇未来发展的一个个重要注脚。

  ■驻镇笔记

  孩子入学注册 他在乡村调研

  “爸爸,你不是答应陪我来学校报名吗?怎么又说话不算数了?”

  “儿子,老爸还在潮州调研,周末才能回去。”

  7月22日上午,正在潮安区凤凰镇考察茶业产业的驻镇帮扶工作队队员胡文松,突然接到广州儿子一条条“质问”信息,忍不住红了眼眶。

  来自广东省委宣传部的胡文松,儿子今年刚刚小升初。过往,儿子是由胡文松的岳母带,但岳母近期病情加重需要住院。妻子工作繁忙,又要照顾母亲,实在难以有很多时间照顾孩子。胡文松自己由于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被组织选中,加入驻文祠镇帮扶工作队,工作日常驻距离广州400多公里外的潮州。

  最终,胡文松只能放弃在市区里的学位,让儿子入读南沙的民办住宿学校。7月22日,正是孩子入学注册的日子,但却没有等来父亲的陪伴……

  胡文松告诉记者,由于家庭有些困难,当初组织跟他商量的时候,他也犹豫过。“但我是军人退役,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而且,我也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对乡村有着深厚的感情。现在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机会摆在我面前,我想我不能错过。”胡文松接受了组织的安排,也逐渐得到家人的理解,但心中难免愧疚,“挂心岳母的健康,担心小孩的成长”。

  胡文松不是队里唯一一个遇到难题的队员,每一个驻镇的工作队队员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他们的工作都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理解。

  何懿鑫的孩子刚刚10个月,妻子是清远的公务员,两人长期分居。但由于有着丰富的挂职经验,组织在考虑驻镇帮扶人选的时候也第一时间想起了他。

  “对于这次的挂职,家里还是很支持我的。”何懿鑫告诉记者,听到他要驻镇的消息后,妻子让他放心去,“没事,家里有我和爸妈在呢”。

  谈到每个队员和背后家庭的付出,队长邓广志总是心怀感恩。他相信有着这样一个满怀理想、信心坚定的团队,大家各自发挥所长为乡村振兴谋划,一定能够帮助文祠镇开拓出发展新路子,为乡亲谋求新福祉。

  策划:黄灿 姚燕永 统筹:胡念飞 罗彦军 执行:郭其龙 秦文纲 张由琼

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