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在疫情高风险地区,这些平民英雄抒写不平凡的芳村故事

搏斗“德尔塔” 用爱护家园

2021-06-25 07:02 来源:南方日报 吴少敏 黄锦辉

  “路障挪开,车辆放行!”6月24日14时许,30多名交警开始拆除帐篷水马,撤掉鹤洞大桥管控点。一时间,沉寂多时的鹤洞大桥车水马龙,车辆潮水似的从荔湾芳村片区向海珠区涌去。

  封控21天的荔湾芳村片区,开始有序恢复对外人员和交通通行。

  5月21日,广州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拉响了广东本土疫情的警报。这波本土疫情,由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Delta)引发。

  传播力强、病毒载量高的“德尔塔”毒株来袭,芳村片区两个街道升级为广东史上首次出现的疫情高风险地区。封控之下,这里街道空荡荡,街坊在家隔离,时钟仿佛停摆了。

  疫情暴发,每个人都是家园守护者。

  20天来,南方日报记者记录平民英雄与“德尔塔”搏斗的动人瞬间。他们在小区、在城中村、在医院、在学校鏖战,不舍昼夜、争分夺秒,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 一扇门 /

  “广州加油!”“芳村加油!”

  此时19时50分,摄氏32度。180个“大白”喊着口号,像一阵旋风似的从鹤洞路冲进广船鹤园小区。

  “大白”们是楼栋保安,小区网格化管理的基本力量。无论白昼还是黑夜,他们都在蜿蜒曲折的巷子里,每人值守一扇门,以阻断疫情在社区传播。

  “大白”李易恒,一名32岁退伍老兵。在一栋老红砖楼前,在一盏昏暗白炽灯下,他站姿笔挺,紧盯门岗。10分钟后,汗水湿透了防护服,雾气模糊了护目镜。

  自5月21日报告首例确诊病例以来,广州累计报告153例感染者。其中荔湾确诊125例,白鹤洞街、中南街升级为高风险地区。6月3日起,芳村片区采取封控管理措施。

  居民严格居家、足不出户,守好大门是重要一环。

  志愿者招募现场,有人听说到广船鹤园小区当楼栋保安,便打起了退堂鼓。由于建筑年代久远,确诊病例最多,广船鹤园小区是此轮疫情中的“危险小区”。

  “你不来,我不来,谁来?我们是老兵,随时可以战斗!”刚来广州的李易恒信念坚定,没有退缩。那一天,他还结识了来自新疆的48岁老兵吴金龙,一起成为鹤园十巷3号和4号门岗的“守门人”。

  3.6公里外的中南街海南村是荔湾最大的城中村,同样为疫情高风险地区。

  41岁的安徽人丁光辉也是“守门人”,每天值守空荡荡的海南村口,有时一天看不到一个人影。他却说,守好一扇门就是尽一份责、出一份力。

  有人在守门,有人要敲门。

  “午餐到啦,放在门口,记得拿!”“谢谢啊!”11时许,寂静的楼栋里突然热闹起来,响起敲门声和脚步声。26岁志愿者陈烽和陈朋飞仅用20分钟,便配送完鹤园中十五巷18户居民的肉菜。

  一个敲门声,重复无数次,陈烽也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今天第三次全身湿透,手套里的汗水可以养鱼了。”树荫下小憩片刻,陈烽抖了抖防护服,捏了捏橡胶手套,笑着说,对隔离在家的居民来说,敲门声是物资送达的讯号,也是居民与外界的沟通方式。

  守门和敲门,他们在与“德尔塔”搏斗。

  / 一个家 /

  一扇扇紧锁的大门之后,是一个个温馨的家。

  广船鹤园小区运动场临时帐篷下,周一鑫和他的公务员同事正在把二维码标签贴到核酸采样试管上。4000多个二维码标签,足够他们忙上一天。

  周一鑫家与广船鹤园小区隔江相望,却不能回。“儿子又长大了。”他离家时,儿子还不会玩脚踏琴,现在却能玩了。

  舍小家顾大家,疫情之中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芳村18万人一起“宅”在家,有一些镜头令人难忘:

  家是温暖的港湾,有人却在星夜转移。

  几乎每天都有大巴车停在广船鹤园小区门口,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一遍遍用喇叭喊话,上千户居民紧急转移到隔离酒店。他们有老人、有小孩,还有的坐着轮椅、拄着拐杖,但冷静有序地拖着行李箱,登上了离家的转移大巴车。“离家是为了更好地回家。”家住鹤园中一巷的郭阿婆说。

  生意暂停了,生活还在继续。

  “现在生活不便些,生意少做点。但疫情过后,一切都会好起来。”5月27日海南村赤岗东约发现了确诊病例,次日凌晨开始封村。一有时间,棉西花卉市场的68岁档主周玉莲伴随着欢快广场舞音乐,挥舞手臂,摆动身躯。

  隔离在家,生活不便,人们守望相助。

  在广钢新城居家隔离期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副教授刘汉波创作的视频《鹤洞十二时辰》,令不少人热泪盈眶。他深刻感受到,业主志愿者为每户居民配送物资,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秩序;高龄孕妇借胎心仪,无数业主接力传递爱心……邻里从点头之交变成了真正邻居。

  按下“暂停键”的芳村,每个人都是与“德尔塔”搏斗的主角。

  / 一座城 /

  病毒考验个人的免疫力。疫情考验一座城市的“免疫力”。

  荔湾是广州的老城区,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因此被称为西关。西关风情是“老广”的乡愁,也代表着“老广”的味道。

  “6月3日,阴天,回到童年玩耍的地方做志愿者,感觉既熟悉又陌生。”进驻广船鹤园小区的第一天,彭景威在笔记本上工整地写下一段话。

  55岁的荔湾法院法官彭景威是“老荔湾”。听说广船鹤园小区急需支援,他想都没想就报名参加了。每天穿着防护服,上门了解居民生活需要,摸查独居老人情况,还配送物资、打扫卫生,他从法官变成了一名全能志愿者。

  对“老荔湾”而言,这里有浪漫童年和成长记忆;对“老广”而言,这里有浓浓的人情味和烟火味。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人们从低风险地区来到高风险地区,带来一道亮光,一同守护美好家园:1200多名公安干警值守管控点,治安巡逻,维护秩序;1000多名医疗人员开展核酸检测采样,解决居民看病就医难题;257名出租车司机为257名特殊高考生提供“一对一”的送考服务……

  每个奔忙的“陌生人”,几乎都有动人的故事和艰辛付出。

  广州市公安局南沙分局警务指挥处民警潘登接到紧急命令,1个小时后集结才知道要支援荔湾。他紧急推迟婚礼时间。“这座城市需要他。”他的未婚妻表示理解和支持。

  “‘兄弟’,我们这婚改日再结。”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手术室护士邹雁冰同样因疫情耽搁了结婚。她是广船鹤园小区“三人小组”一员,每天负责54户、115位居民的核酸采样。“我和小区居民就像特殊时期的家人一样,相互扶持,共渡难关。”她说。

  “我第一次送考,你第一次高考,我们都要做到最好。”出租车司机樊惠芬的一句俏皮话,逗笑了考生伍蔼琳。殊不知,樊惠芬担心迟到,每天提前40分钟来到广船鹤园小区门口等她。

  每一次暖心的付出,都是一次爱心的流淌。他们的每一份真情都被记住,也常收获“老广”的关心和善意。

  “食咗早餐未?”天亮之时,住在一楼的阿婆常以“老广”独特方式,向熬了一宿的李易恒、吴金龙打招呼。

  “我想见脱下防护服的你!”高考一结束,伍蔼琳以特殊的方式感谢樊惠芬。

  “冰冰姐姐来啦!”小朋友见到邹雁冰上门核酸采样,热情欢呼。

  芳村的这个夏天,将成为许多人、一座城的难忘记忆。

  乌云卷过,雨过天晴,带走了炎热,也唤醒了芳村。此时,花地河畔烟火味浓,大街小巷恢复生机。

  熟悉的芳村回来了。

  南方日报记者 吴少敏 黄锦辉

编辑:郭昊奇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