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陆向海看大湾
展开世界地图,可以看到在中国南海之滨有一个深入内陆的海湾,她面向浩瀚大海,背靠辽阔内陆,以坚实的身形站立在中国经济发展最前沿,这就是中国的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旧金山湾、纽约湾、东京湾并称为世界四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连起港澳和珠三角9市,经济腹地覆盖中国南方多省。区域面积5.6万平方公里,机场旅客吞吐能力超过2亿人次、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过8000万标箱,均位列全球四大湾区之首。
粤港澳大湾区得中国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成为中国经济活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国际化水平领先的区域之一。
广东中山翠亨新区规划馆,观众在观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经济日报记者赵晶摄
大谋略启动新引擎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大湾区建设发展有了新动能。
大有大的气魄。粤港澳大湾区之“大”,不仅是地域面积大,更是经济体量大、综合实力强,将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据统计,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达11.5万亿元,比2017年增加1.4万亿元;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达21家,比2017年增加4家;广东省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3万家,比2017年增加近2万家。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说:“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三地民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充分展现出‘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勃勃生机,三地加快实现‘硬联通、软联通、智联通、企联通、心联通’。”
大有大的胸怀。作为重大国家战略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发展的新实践。在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毛艳华看来,“一国两制”正是粤港澳大湾区最为重要的制度特征,也是最为明显的发展优势。在“一国两制”的制度框架下,粤港澳大湾区坐拥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广州、深圳两大内地一线城市,以及前海、横琴、南沙三个自贸区,涉及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三种法律制度,“制度的差异性、多样性和互补性,凸显粤港澳大湾区容量之‘大’、层次之丰富,这是粤港澳区域合作的优势,也可以成为推动合作的动力”。
大有大的力量。正如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冷民所言,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不只是“9+2”城市群,而是中国未来最具活力和代表性的开放性区域。大湾区三大板块各有优势,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三地必须协同才有出路。全世界四大湾区中,粤港澳大湾区蕴藏的活力和潜力最大,在经济建设等方面,粤港澳大湾区都可以先行示范。
澳门半岛与珠海湾仔一带的黄昏景色。张金加摄(新华社)
大发展中有大机遇
“在建筑工程业界,港澳建筑师与内地建筑师各有特点:港澳视野开阔、创新意识很强;内地技术过硬、突破能力优秀,两种特质互相碰撞,再加上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可以迸发澎湃动力、收获全新成果。”两年前,从欧洲归国,加盟首家内地、香港、澳门建筑工程专业人士联营的设计顾问机构——华众联创设计顾问(横琴)有限公司的闫澍介绍,他已带领团队推动港澳建筑工程模式的多个项目在广州、深圳落地,“粤港澳大湾区是大谋划、大决策,公司发展也要有大眼光。三地联营方始终没有把发展局限在一城一湾,而是在这所大湾区超级学校中以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强内功、增实力,再放眼世界、走向‘一带一路’,进而引领世界潮流”。
更多港澳企业和青年人在大湾区找到新的发展空间。在山水之城广东肇庆,挂牌不到半年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已经有27家港澳企业入驻。肇庆新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运营负责人方松彬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港澳青年携项目前来,大多在1个月内就能完成入驻手续,“对怀抱梦想而来的青年创客,我们敞开胸怀,用市场环境吸引他们,用配套政策扶持他们,用专业服务留住他们,用资源对接成就他们。”
香港青年科学家、广东省中山市康天晟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潘洪辉曾在美国学习工作多年,非常关注大湾区发展,选择了举家归国。“我是中国香港人,祖籍在广东。到中山创业,根脉相连、人文相亲,离家更近,可以安心长久地发展。”潘洪辉说。
创业3年来,中山背靠大市场、连接港澳的地理优势,高度集聚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及当地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的熟悉与重视,都让潘洪辉庆幸当初做对了选择。“中山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开放包容、交通便利、配套齐全,对创业青年十分友好;对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生物医药产业,中山实行全链条式扶持,通过加大补贴等方式,直接帮助我们原材料供应商突破发展瓶颈,将企业做大做强。”他笑着请记者给港澳青年捎个话:“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列车已经启动,创业青年要快快‘上车’,不要错失良机哦!”
“年轻人要寻找的‘大机遇’,就在粤港澳大湾区和自己的国家。”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霍启刚说,“我们看到,在基础设施、税务、就业、医疗、教育等方方面面,大湾区的内地城市已经为港澳居民搭好台,做了充分对接。港澳青年要了解自己国家、融入发展大局,发挥在‘一国两制’下积累的国际视野及专业优势,以‘港澳所长’服务‘国家所需’。”
壮大实力开启大未来
在广东江门轨道交通产业园内,数列新造地铁车辆及“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以及来自广州、深圳、香港等城市的待检修地铁车辆在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厂房中一字排开。这里既能生产动车组,又能生产地铁车辆,具有轨道交通车辆全链条制造能力。
广东江门的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车间,工作人员在巡检。经济日报记者赵晶摄
在这座城市另一隅,江门五邑华人华侨博物馆内,静静停放着一列模型火车,向人们讲述着100多年前在江门建成通车的侨办民营铁路“新宁铁路”的故事,展示出江门民族工业的深厚基础。
江门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胡其波说,作为拥有较完整工业体系的老工业城市,江门将继续做好“传承”,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精耕产业大平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不仅是江门,大湾区各城市都在抓住发展新机遇,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融合发展。中山市把东部片区定位为深中产业拓展走廊,并与港澳共同谋划项目建设,与港澳的资本和技术开展深层次合作。
珠海市正在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以横琴为平台推动粤澳深度合作。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姚奕生说:“珠海是宜居宜业宜游的家园,珠海及横琴开发,关键是要建成对全球人才具有吸引力的地方。请他们来珠海、横琴发挥所长,共享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共同为我们攻关‘卡脖子’的核心技术而努力,这里有大空间、大机会、大未来!”
辉光日新说大湾
粤港澳大湾区是年轻的,从2017年7月在习近平总书记见证下正式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算起,还不到4岁;粤港澳大湾区是崭新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背景,本身就是国际上前所未有的新事物。还有新政策、新结构、新环境、新理念……一个“新”字,引领着大湾区的飞速发展。就是这样崭新的大湾区,3年多时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表示,广东有5.3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比2017年增加近2万家,其中超过5万家集中在珠三角9市。产业创新能力强,是广东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的发展“长板”。
百舸争流千帆竞
“昨天是云洲11岁的生日。希望它能跟随大湾区共同发展,借助难得的历史机遇,实现从技术的积累引领到产业化地服务海洋经济,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贡献。”张云飞说这话时是2021年4月16日。“云洲”是他创办于2010年的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那一年4月15日,26岁还在香港科技大学读博的张云飞和小伙伴们来到广东珠海创业,自此中国有了第一家无人驾驶船艇企业。
11年间,云洲智能成长壮大,参与制定了中国现有的全部9项无人船艇行业标准,拥有无人船艇核心专利390多项,其中自主航行等核心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推出世界第一艘环境监测无人船等自主产品,填补多项国际国内技术空白,产品销往46个国家和地区。
如果说张云飞的故事只是伴随着大湾区建设开启了新篇章,那么更多港澳创业者或在港澳学习工作过的年轻人,则受惠于大湾区的新政策,怀揣梦想而来。香港人廖国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江门的。“孵化器的支持非常大。以前香港人来内地开公司比较复杂,这次用一个月时间就办好了,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廖国强的公司主要业务是工业生产数字化项目。他有自己的专利,希望能发挥所长做点有意义的事。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一直都是弄潮儿的竞技场,如今,乘着大湾区建设的东风,新一代大展身手。而这一次科技含量更足,创新氛围更浓。
粤港澳大湾区能不能比肩国际一流湾区,关键看创新,这是广东省领导们的共识。与北京、上海同为国家布局的三大国际科创中心,大湾区建设伊始就亮出了新姿态。据统计,广东省为支持港澳科研机构参与广东省的重大科技计划,向港澳开放1万多台大型科学仪器,累计跨境拨付财政科研资金1.5亿元。同时布局建设10家省级实验室,并与港澳合作新建20家联合实验室,吸引到近200位院士和40余位港澳科学家到广东工作。珠三角9市累计发放个税补贴23.9亿元,引进近9000名境外创新人才。
有志青年和潜力湾区的双向奔赴,持续释放创业创新的活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深圳—香港蝉联全球第二大创新集群,超过了美国硅谷的圣何塞—旧金山创新集群。
产业创新动力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然而让科学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不容易,让科学技术成建制地、持续地完成落地转化更不容易。要做到这一点,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也不能少。湾区速度让加快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化成为可能。
4月22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正式奠基,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4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同步启动,首聘18位著名院士专家为科学城顾问,8家科技企业牵手中国科学院系统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此前,深圳市光明区举行科学城集中入驻系列活动,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等一批重大科研机构和项目纷纷落地。
202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批复同意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共同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对这两个科技园区来说,这一批复使它们双双从地方队进入国家队,从市级战略跃升至国家战略。
深圳作为国际科创中心的主阵地,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布局上一直走在前列。深圳市副市长刘庆生介绍,目前鹏城实验室已集聚31名院士、184名高水平科学家,以及超千名的科研工作人员。深圳湾实验室、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等一流实验室建设加快推进。
与此同时,国家药监局药品和医疗器械技术两个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顺利落户,第三代半导体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国家级产业平台获批建设,极大地增强了深圳的产业创新动能。与此同时,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已成为东莞新名片。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已孵化了80个创业实体,大部分是机器人及其零部件生产企业。
伴随大湾区建设而来的三地营商环境规则对接、金融市场进一步互联互通、民生领域港澳居民市民待遇全面落实,为湾区的发展打开天时的机遇,也注入了人和的活力。
据统计,2019年2月到今年4月,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已陆续出台231部涉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政策文件。排在前三位的关注领域是就业创业、财税支持、科技创新。“港澳青年”成为231部政策文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汇。
与此相呼应,目前仅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就有近30位来自香港的年轻人在此创业,孵化出不少独角兽科技企业。整个大湾区,由三地合作建设的创新创业基地达13家,在广东有港澳青年创业团队近600个,从业人员超4000人。天时、地利加上人和,大湾区涌现创业创新浪潮也就不足为奇。
广州市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总部,来自香港的陈颖妮(左)和来自澳门的谭家文(右)在整理展示项目。谈到未来,两人不约而同选择要留在内地。经济日报记者赵晶摄
政策先行辟新路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区域开放室主任卢伟说,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内循环与外循环衔接的重要桥梁纽带,大湾区必将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先行区和示范区。下一步,大湾区将在更好地对接吸引全球先进技术、人才、资金等高端要素集聚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新基建”,发力“新消费”,实施“新出口”,开展“新研发”,进而在投资、消费、外贸、创新领域率先构筑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大湾区建设在“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框架内,发挥粵港澳综合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大胆闯、大胆试,辟出一条新路。有信心,也有挑战。
中山市委党校决策咨询部四级调研员赖光耀对中山的经济发展史如数家珍。对于市委和市政府直面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下决心重塑发展格局他举双手赞成,希望中山能借助大湾区发展的机遇再创辉煌,建成湾区枢纽精品城市,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
肇庆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泽全这样为记者描绘他的思考:有了宁德时代和小鹏汽车这两个创新型企业,是不是可以把新能源汽车上下游整合起来?是不是也可以引进科研机构?他希望能把肇庆打造成为新能源产业的制高点。
湾区各级各地,都在努力把不同体制机制、产业链条之间的堵点、空白点看作需求,推出创新举措,把问题转化成机遇。
在珠海,了解到三地工程标准等方面的差异对实际工作的影响后,地方人大通过立法出台了《珠海经济特区横琴新区港澳建筑及相关工程咨询企业资质和专业人士执业资格认可规定》,由此诞生了广东省首家内地与港澳三地联营式工程顾问机构。
在佛山,乡镇企业大发展时代留下的大批破旧村级工业园被彻底改造,为构建新产业格局腾出发展空间。
在佛山南海区,广东金融高新区聚集全球著名金融机构后台业务,支撑了数以千计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吸引中国工商银行、毕马威等超1000家金融机构及知名企业落户,总投资超1600亿元。
……
行走大湾区,记者感受到各处敢闯敢试的蓬勃生机。我们坚信,中国特色的大湾区经济发展一定能带给世界新的希望、新的惊喜。
美好未来绘大湾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两年有余,11座城市向全面建成国际一流湾区不断迈进。粤港澳共建美丽环境,三地居民享受美好生活,湾区青年憧憬美好未来,从港珠澳大桥到深中通道,从珠海横琴到深圳前海,处处洋溢着湾区之美。
美丽环境:绘绿色发展底色
行进大湾区,满目苍翠。城市的绿色看在眼里,绿色的城市写在大湾区的规划里。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的一座小岛上,一棵大榕树历经400余年的繁衍,独木成林,覆盖全岛。小岛及周围湿地成为3万多只鹭鸟的栖息地,这正是巴金笔下“小鸟天堂”的原型。
“小鸟天堂”。
晨昏之际,榕树静立,鹭鸟穿梭,美不胜收。很难想象,就在“小鸟天堂”隔壁的江湛铁路上,列车正高速驶过。这是一条设置了全封闭声屏障、能启动“静音”模式的铁路,目的只有一个:避免惊扰小鸟。
铁路建设时,受选线条件限制,江湛铁路与“小鸟天堂”最近距离只有800米。为了减少列车通过产生的噪声、震动对小鸟生存繁衍的影响,铁路建设部门投资1.8亿余元,开展科研攻关,成功安装全封闭声屏障。当列车通过时,“小鸟天堂”中心区域音量仅增加0.2分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高铁建设为小鸟按下“静音键”,成为大湾区践行“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的生动注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建设美丽湾区为引领,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这既包括维护天蓝山秀水清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包括打造绿色智慧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体系健全,产业链条完整,培育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机器人等世界级产业集群。近年来,大湾区各城市积极推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走进肇庆市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只见一辆P7汽车正被U形环线自动传输到底盘安装区域,即将装上驱动系统和轮胎。这是小鹏汽车的全球首个整车生产基地,设置326台智能工业机器人,通过使用工业物联网等系统,实现智能制造数字化整车生产。
广东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经济日报记者赵晶摄
从2018年6月基地全面动工建设,到2019年9月五大车间竣工并进入试投产阶段,建设这一智能化生产基地只用了15个月。肇庆市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泽全告诉记者,肇庆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和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统筹协调发改、经信、财政等部门为相关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为项目建设落地提速增效。
据介绍,目前,肇庆规模以上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已超过60家,初步形成了覆盖整车、电池、电机、电控及发动机缸盖等产业集群。下一步,肇庆将全力打造全国新能源产业重要生产基地,实现产值超200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肇庆的“焕新”只是小小缩影,绿色已成为大湾区的发展底色。广东省还从金融领域发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海平表示,广东省正携手港澳,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大湾区绿色金融标准互通互认,以广州期货交易所为抓手,探索碳金融产品创新,助力建设美丽大湾区。
美好生活:城乡更宜居宜业
走进佛山岭南天地,入眼尽是骑楼、锅耳式山墙、雕花屋檐等岭南建筑特色,22幢文物建筑描绘岭南历史文化风貌,进驻的咖啡馆、书店等百余家商铺诉说着现代商业文明,文商相融,宜居宜业。
“岭南天地改造后,不仅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大为改善,能容纳的商铺数量也更多了,商业价值大大提升。”佛山市自然资源局禅城分局总规划师钟崇正告诉记者。
“三旧”改造给居民工作生活带来的改变立竿见影。“改造后的岭南天地吸引了很多游客,所以我选择在这里做生意。”在岭南天地经营饮品店的麦先生告诉记者,开业以来运营很是顺利,目前正筹备在深圳开分店。
岭南天地是大湾区开展“三旧”改造、打造宜居环境的鲜活样本。
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的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吸纳了全国约5%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12%的GDP,是我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却也面临着发展空间瓶颈制约,土地资源约束趋紧等困局。
经济发展离不开一定规模的土地作为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给予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的定位,提出因地制宜推进城市更新,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大湾区各城市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积极实践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三旧”改造之路。
广州市推出《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以及旧村庄、旧厂房、旧城镇更新实施办法等文件,为“三旧”改造提供政策支持;惠州市推出政府实施改造、原产权人自行改造、市场主体实施改造、农村集体土地改造等多种“三旧”改造方式;江门市将“三旧”改造涉及的立项、规划、用地、建设等审批手续全部纳入“绿色通道”,确保改造效率。
2008年至2020年底,广东全省共实施改造面积92.60万亩,完成改造面积56.12万亩,节约土地22.77万亩。通过改造提供城市基础设施、公益性社会项目及公共绿地等用地11万余亩,为大湾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腾出了用地空间。
这条用地新路子,不仅支撑了大湾区自身高质量发展,也为全国“向存量要空间”贡献了湾区经验。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张英奇表示,下一步将把村镇工业集聚区作为“三旧”改造重点,加快盘活利用低效产业用地,支持保障实体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发展。
美好未来:看湾区强大引力
“90后”澳门青年张思远很适应现在的双城生活——早上从澳门家里出发,坐公交车抵达横琴口岸,过关到珠海后,步行即可到达实习的律师事务所,下班后再从珠海返回澳门。
“路程1个小时、单程费用3元(澳门元)。”张思远说,“与留在澳门本地工作相比,在珠海工作通勤同样便利,看到的风景更多。”
张思远实习所在的中银—力图—方氏(横琴)联营律师事务所,是全国第一家由内地、香港、澳门三地联营的律师事务所。
随着大湾区的快速建设和深度融合,粤港澳三地人才流动不断加强。此前,由于内地与香港、澳门之间实行的制度不同,对法律、医疗、建筑等专业领域人士而言,跨越制度差异开展跨境执业并非易事。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扩大内地与港澳专业资格互认范围,推动内地与港澳人员跨境便利执业。两年来,通过联营机构试点等方式,港澳专业人才赴大湾区内地城市执业的资质不断放开,港澳人士在内地创业就业的空间进一步拓展。
目前,张思远已申领了内地社保卡,正计划在珠海买房定居。“大湾区蓬勃发展,潜力巨大,充满机遇,我会在这里实现理想。”张思远说。
澳门青年何智伟同样将目光放在大湾区,今年3月份开始在中山市创业,创办开展篮球培训等业务的体育公司。
“我曾犹豫过是否在内地创业,毕竟环境相对陌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没想到在‘合作平台’的帮助下,一切都十分顺利。”何智伟告诉记者。
何智伟所说的“合作平台”,即中山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平台,是中山市政府推出的公益性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商事登记、创业培训、政策解读、资源对接等服务。“公司注册、报税等手续,都有平台导师手把手带我走完全部流程。”何智伟直呼“省心”。
让何智伟鼓足勇气尝试异地创业,低廉的创业成本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合作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免费办公室,并且免服务费免管理费。我的创业成本大概是10万元,如果不是享受到这些‘真金白银’的优惠,恐怕成本会翻个两三番。”何智伟告诉记者,公司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还将获得1万元的创业资助。
据了解,中山合作平台运营以来,累计为413个项目团队提供了孵化服务,其中港澳项目57个。目前在孵港澳项目33个,涉及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现代服务等行业。
“大湾区市场大、机遇多,拥有低投入高回报的创业环境,希望更多年轻人投入大湾区怀抱,实现出彩人生。”何智伟说。
大湾区的发展为港澳青年带来美好的未来。为吸引更多港澳青年来粤创业就业,广东省全面取消港澳居民内地就业许可,深入实施港澳青年实习计划、青年同心圆计划等交流项目,三地合作建设创新创业基地,在粤创业的港澳青年同等享受内地创业培训补贴、租金补贴、创业孵化补贴,港澳科技创新基金、青年发展基金等优惠政策。
大湾区正成为创新创业者实现梦想的热土。
来源/经济日报总编室
记者/徐涵 乔申颖 喻剑 赵晶 曾诗阳 中国经济网记者王俊杰
监制/乔申颖
主编/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