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三代凉山人奔康记

东西部扶贫协作显成效,凉山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2020-12-03 07:17 来源:南方日报 王芃琹 刘明

何公各与丈夫李力挖是四川凉山州盐源县人,2018年通过劳务协作来到佛山。受访者供图

  这两日,每逢闲暇,何公各总爱回看自己在联欢晚会上的舞蹈视频。这是佛山为凉山工人举办的彝族新年庆祝活动。“我把视频发到朋友圈,家人们都好羡慕我。”她自豪地说。

  何公各与丈夫李力挖是四川凉山州盐源县人,2018年通过劳务协作来到佛山,在广东星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务工。两年多来,夫妇俩收入提升了,学会了普通话与粤语,还爱上拍短视频。“没有扶贫协作,就没有现在的我。”何公各感慨道。

  大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其独特地貌形成了天然的壮美风景,也很大程度导致了这里的闭塞与贫穷。在何公各的老家盐源县,2014年全县247个行政村就有122个贫困村。

  自2016年8月以来,佛山对口凉山开展扶贫协作,携手打响这场脱贫攻坚的硬仗。今年11月17日,四川省政府批准普格县、布拖县等7个国家级贫困县摘帽脱贫,至此凉山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越来越多凉山老乡们也在致富奔康大道上快马加鞭。

  劳务输出▶▷

  “70后”夫妇来粤实现脱贫梦

  每天早上7时,何公各与李力挖会准时起床,洗漱、吃早餐,并于7时50分完成上班打卡。“超过8点打卡就算迟到,会扣掉200元全勤奖,我不愿意。”在两人看来,200元是笔不小的数目。48岁的何公各来自千里之外的凉山盐源县白乌镇白乌村。之前,因为夫妇俩不识字,加上李力挖身患残疾,二人只能在家务农维持生计。年景好时,他们一年能挣两万元;一旦遇到暴雨或冰雹,全年的辛苦劳作就打水漂了。

  劳动力转移输出是两地对口帮扶见效最快、最直接的办法。2018年,佛山开始与四川凉山州盐源县开展定向扶贫活动,每年安排数千名农民工来佛山就业。听到这一消息,何公各动了心。原来,她家中两个儿子正在读书,靠种地远远不够负担学费、生活费。2018年6月14日上午,何公各与老乡们乘车抵达广东星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公司已经提前将衣食住行安排妥当,我们一分钱都没花”。在这里,何公各的工作是组装制冷橱柜。在众人帮助下,心细的她很快学会了生产线上的操作,还把欠亲戚朋友的债都还了。一个月后,得益于劳务协作政策,李力挖也来到星星制冷打工,负责给制冷橱柜安装压缩机。俩人平日话不多,却是车间公认干活最卖力的员工。夫妇俩一年收入约8万元,加上政府发放的15600元稳岗补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费用再也不愁了,年底还能有几万元存款。

  两年多来,何公各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只敢吃些白米饭、免费汤,现在每餐都能荤素搭配,偶尔还下馆子打牙祭;过去夫妇俩成天为生计发愁,现在闲暇之余还能看抖音、拍视频;过去自己大字不识,现在不仅会说普通话,还能听懂粤语……

  “天天能上班,天天有工资,我就有安全感。”生活有了保障,夫妇俩的脸上也挂满了笑容。今年9月,在2020年四川凉山籍农民工乐融佛山行动优秀员工表彰大会上,何公各等22名凉山籍员工还获得表彰。“这儿环境很好,我想一直待下去。”何公各夫妇满怀斗志地为新一年幸福生活打拼。

  产业“输血”▶▷

  “90后”养猪人回乡拓出新天地

  距何公各老家盐源县约6小时车程,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郑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地上,工人们忙着完成新猪舍建设的收尾工作;一旁草地里,成群的乌金猪尽兴地撒欢。合作社的负责人是“90后”彝族青年郑吃合。这几年,得益于产业扶贫政策,他靠养猪脱了贫,在四里八乡小有名气。几年前,他在江西一家养猪场打工时,初步掌握了规模化养猪的技术。他思忖着:家乡乌金猪肉质鲜美,又没有规模化养殖场,为何不将所学技术用起来?于是,郑吃合在2017年8月返回三河村,开始养猪创业。创业之初,他的养猪场规模不大,仅四五十头猪。每天早上7点,他和妻子就开着三轮车来到养猪场。喂猪、冲洗消毒猪舍、搬运饲料……大小事务全靠二人料理。最难的时候是雨季,山路泥泞致使车辆无法通行,搬运饲料、工具全靠人力。

  “养猪比打工辛苦多了,什么都要亲力亲为。”回顾创业初期的岁月,郑吃合感慨万千,那时除了身体辛劳,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大家觉得养一两头猪已经很难,根本不相信我能养几十头上百头。”面对大家的不解,郑吃合并不做过多解释,只想用行动证明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养猪场一年的收入近4万元,郑吃合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2019年,当地村民亲眼目睹了郑吃合养猪致富,逐渐从不解到羡慕,开始有村民提出想加入养猪场。今年10月,碧桂园扶贫项目组通过对口帮扶,捐了40万元给三河村集体经济。碧桂园凉山州扶贫项目负责人盛长城表示,这40万元采用了“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公司”的模式,不仅有力支持了郑吃合扩大养猪场规模,同时带动了村内其他贫困户增收致富。

  有了这40万元,郑吃合的养猪场规模扩大了一倍,还聘请了12个工人。目前,养猪场已有一批育肥猪可以出栏,剩下的小猪两三个月后也可出栏。按一头猪卖5000元算,今年他的养猪场预计收入达二三十万元,纯利润10余万元。就在彝族新年前夕,郑吃合在朋友圈发了个视频:养猪场的工人们在数工资,一人3000多元,大家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他相信,接下来只需用好用活各种扶贫资源与政策,好日子离自己就不远了。

  教育“造血”▶▷

  “00后”学生心中种下新梦想

  教育的缺失,是凉山当地脱贫攻坚“短板中的短板”,也是贫困代际传递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佛山在布拖播撒的教育“火种”,正给当地带来润物细无声的变化。

  彝族女孩社以么惹各是布拖县拖觉镇石咀小学四年级学生。每周一,她都会早早告别家人,步行20分钟前往学校上学,“在家里没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在学校我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她最爱的科目是语文,心中憧憬着“草长莺飞二月天”的春日图景。社以么惹各所在的石咀小学,承担着周围五个村落的小学教育任务。在周边破落土房包围下,这座小学整齐划一的校舍已是最好的建筑。当清晨的阳光洒下,教室里传出孩子们朗朗读书声,响彻山谷。石咀小学是布拖试点“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学校之一。2018年,曹本华从佛山九小来到布拖支教,被当地落后的教育水平与稀缺的教育资源所触动。作为一名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专家,他决心发挥自身优势,推行“互联网+教育”模式。曹本华的提议很快被当地教育部门接受。布拖选取6间乡村小学作为“互联网+教育”试点学校。老师通过手机获取课程后,将其同步到课室中的电视机里,实现“小屏换大屏”,让学生享受国内优质教育资源。

  有了互联网的连接,石咀小学的学生们也能亲眼看到大山外的世界。“感谢佛山,让我们的孩子不用走出大山,也能学到各种知识。”石咀小学老师马玉婷感慨道。大专毕业后,马玉婷自愿放弃了更好的工作机会,决定返乡执教。“这里乡村的孩子,是很缺乏老师的。”她希望更多孩子通过学习知识走出深山,学有所成后回馈家乡。

  求知的种子,已在布拖下一代的心中生根发芽。社以么惹各有一个姐姐,三个弟弟妹妹。听到社以么惹各讲述在课堂上听到的五彩斑斓的世界,他们难掩羡慕,内心渴求着去外面世界看一看。而社以么惹各也默默在心中立下目标:“一定要努力学习,走出大凉山,去北京看天安门。”

  ●南方日报记者 王芃琹 见习记者 刘明

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