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脱贫攻坚】江门企业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新路径 农户“钱袋子”鼓了

2020-11-21 10:06 来源:南方网 吕胜根 易航 梁爽

大昌超市带动了粤北山区一些农民的就业和增收。(来源:吕胜根 易航 梁爽)

  每天清晨6时,当大多数市民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大昌超市运输员林关和邓伟成已经驾着货车从江门出发,赶往位于清远市的连南瑶族自治县大昌超市连云公社农场。中午12时,满载新鲜蔬菜的两辆货车启程返回江门。傍晚6时,这些蔬菜已经出现在大昌超市“连云公社”专区,供市民选购。

  从山区农场,到城市超市,大昌超市打造的这条蔬菜物流之路,也是江门企业消费扶贫之路的一个缩影。

  市场导向,平台运作。今年以来,江门市深入开展消费扶贫活动,建成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江门馆、江门万达摩天农消费扶贫基地等消费扶贫平台,合力推动对口帮扶的广西崇左、四川甘孜、黑龙江七台河等地,实现对口帮扶的贫困地区全部摘帽。江门市扶贫办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江门市搭建了市级消费扶贫基地1个、县级消费扶贫基地7个,申报认定省级扶贫产品73项,实现消费扶贫产品消费总额11614.84万元,带动贫困户3541户。包含大昌超市、江门市明富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简称“明富粮油”)等在内的数千家企业、商户纷纷结合自身业务,以不同形式积极参与消费扶贫,勇于担当。

  消费扶贫有效地解决了产业扶贫的销售难题,直接增加了贫困人口的收入。其内涵不仅仅是“一买了之”“一帮了之”,而是建立长效机制,既助力按期脱贫,也发挥巩固脱贫成果的长期作用。“企业将自身业务与消费扶贫结合起来,可实现产销对接,良性循环,充满市场活力,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扶贫模式。”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宋旭民说,随着通信和物流的快速发展,这种模式还可复制推广,实现贫困人口、企业、消费者多方共赢。

  超市

  推动产销对接 为农产品打开销路

  “这里的菜特别新鲜,让我找回了小时候的味道!”市民区女士在大昌超市买到了刚到货的连云公社农场蔬菜,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大昌超市是江门本土大型超市,充足的货源供应,使这里成为市民名副其实的“菜篮子”“米袋子”。而离江门290公里外的连南、连山、连州等地则是大昌超市重要的蔬菜、大米货源地。这里群山连绵,“九山半水半分田”,相对贫困。

  近日,记者专程驱车来到连云公社农场,这里是大昌超市在连南瑶族自治县香坪镇山口村的农业合作试用地,也是香坪镇产业振兴、乡村扶贫的重要载体。农场聘请山口村村民包括贫困户务工,不仅有效解决了他们就近就业问题,而且增强了村民们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2018年,连云公社农场建立后,作为山口村妇女主任的房三妹奔走呼号,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大家。“10年前,村民的收入大多靠去市场卖稻谷,收入很少。”房三妹说,现在在家门口种种菜,一天就能挣120元工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前来务工,大家也都心存感激。

  邓二贵是村里的贫困户,一家五口人住在村边的简陋土房里,生活拮据。现在,他是连云农场的拖拉机手,每月收入有4000多元。“希望存多点钱,今后能建一栋结实的房子。”邓二贵对未来充满期待。

  山海相连,心手相牵。从2012年开始,大昌超市就已经投身消费扶贫。因为有自身超市平台,以及背后的江门消费市场,大昌超市带动了粤北山区2000多名农民的就业和增收。

  作为大昌超市派驻粤北的连云公社农场负责人,江门人谭远怀住在连云公社农场的工棚里。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乐在其中。除了与当地农业公司对接做好蔬菜、大米的采购工作外,他还主动与粤北当地人交朋友,打探哪里有好的土特产或农产品。只要得到“情报”,他就会第一时间赶过去实地考察,上门收购后,销往江门。

  农民出身的大昌超市董事长谭锦祥说,推动生产地和销售地之间的产销对接是消费扶贫中成效最快的一种方式。

  在江门,像大昌超市这样以销售平台为贫困地区农产品打开销路并非个例,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围绕绿色农产品或土特产“做文章”,可谓消费扶贫路上的“一抹绿”。

  位于蓬江区水南路的侨润超市是江门供销合作社旗下江门新供销侨润贸易有限公司(简称“侨润贸易”)7家直营店之一。在该店“爱心助农、产销对接”专区,土特产琳琅满目,康定黑青稞、甘孜松茸、崇左八角、七台河大米等摆放整齐。

  “我们常年奔波于江门与广西崇左、四川甘孜和黑龙江七台河之间,将江门市对口帮扶的三地农产品引荐到江门。”侨润贸易总经理谭仕明说,今年助农扶贫产品的销售额相比去年翻了一番,实现了近80万元的营业额。

  此外,江门市供销合作社还承担着重要市级消费扶贫平台经营工作。今年7月,位于广州的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江门馆正式开馆,成为江门消费扶贫的形象窗口。展销数百种消费扶贫产品,打造消费扶贫升级版,让消费扶贫进入“快车道”。

  近日,记者从江门市扶贫办了解到,江门市还将通过在社区建立消费扶贫自助微型超市的模式,将消费扶贫向社区渗透。

  食品公司

  发挥自身优势 助帮扶对象“造血”

  除了超市外,一些食品加工类企业,左手农村农业,右手消费市场,同样有着广阔的销售渠道。他们通过采购贫困地区或贫困户的农产品作为原材料,提升了帮扶对象的“造血”能力。

  食用油是人们生活必需的消费品。明富粮油是一家产销一体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二十余年的执着,成就匠心品质。产品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优质食用油领跑者。

  从创业之初,明富粮油的花生油等原材料就以向五邑本地农户收购为主,供不应求时才考虑进口。即便在今年疫情期间,该公司在捐赠物资的同时,也努力尽快复工复产,继续向相对贫困的农村地区采购原材料。

  明富粮油创始人英延辉说,江门虽然地处珠三角,但有些偏远农村经济还是相对落后。农村中的贫困户市场信息缺乏,生活不易,他们所种的花生等农产品缺乏销路。作为江门本土企业,明富粮油肩负着为农户排忧解难的责任,通过做实事,避免农产品滞销甚至烂在地里。

  位于江海区的江门市裕景食品有限公司(简称“裕景食品”)是一家专注于调味料、水果制品、豆制品的企业。“我们每年都会去广西崇左等地采购八角、桂皮、罗汉果,90%以上的原材料都来自那里。”该公司总经理谢英珠说。

  实际上,裕景食品从2005年成立以来就保持着与广西的合作。“刚开始我们只是在网站上寻找来源,看到符合的农产品就亲自前往当地对接。后来,在江门市扶贫办的引导下,我们帮助当地建立了农业合作社,对农产品进行系统化管理和采购。”谢英珠说。

  作为江海区食品行业协会会长,谢英珠还号召协会会员企业参与消费扶贫。像御宝食品、生和堂食品也坚持从广西贫困地区引进农产品作为食品加工原料。

  江门丽宫国际食品有限公司(简称“丽宫食品”)是一家以生产、加工、储存、销售陈皮全产业链的公司。近年来,丽宫食品建立扶贫招聘机制,优先录用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及其家庭成员就业,与新会区11个镇街签订“陈皮酿化项目及陈皮系列产品”精准扶贫产业帮扶项目投资分红合作合同。对于种植新会柑的贫困户,提供免费技术支持,在质量达标的情况下,优先收购其产品,让贫困户借助丽宫食品销售渠道,保证其收入。

  电商企业

  线上线下“联姻” 支持消费扶贫

  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在贫困户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

  “我们今年决定增产5万多平方米的土地,还动员了隔壁村加入百香果种植中来。”不久前,广西崇左市龙州县贯明村第一书记王远亮从广西给新供销塔百奇贸易有限公司(简称“塔百奇”)总经理易坚良发来微信,并配上一个丰收的表情,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易坚良经营的公司是鹤山市消费扶贫基地,承担着鹤山对口帮扶的龙州县农产品销售的任务。“贫困地区在种植初期会遇到两难问题,一方面想实现规模化种植,一方面又担心产品销路不畅,最后挫伤积极性。”易坚良回忆说,了解到贯明村的情况后,他们主动和当地合作社对接,通过塔百奇的电商平台把百香果销售到江门,逐渐打消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一台终端机、小小手机屏,却显示出互联网科技给消费扶贫带来的巨大变化。在塔百奇终端机上,记者看到不下百种的扶贫产品,绝大多数来自江门对口帮扶地区。

  在帮扶初期,易坚良曾遇到不少麻烦。“农产品跟工业品不一样,它具有季节性,发掘优质农产品,将其介绍到市场广阔的大湾区非常重要。”易坚良说,最初,鹤山驻崇左的扶贫干部在下乡调研时若发现了当地优质农产品,就会介绍给塔百奇,但这种模式偶然性很大,消费扶贫不能像打猎一样碰运气,应该更系统化更全面地进行。

  为了克服好货难找的问题,塔百奇做了许多尝试。2019年,塔百奇与广西多家公共电商服务中心签约合作,并于2020年初完成了龙州县扶贫企业的摸查、对接工作,与龙州当地25家扶贫企业建立合作或者达成意向合作。组织龙州县农产品通过塔百奇电商平台销售到鹤山,带动704人(其中有310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增收,销售龙州扶贫农产品合计1.2万余件,销售额53.6万余元。

  在江门万达广场四楼,有一个超3000平方米的扶贫产品展销平台,它就是摩天农消费扶贫基地(简称“摩天农”),其董事长谢舜尧介绍,摩天农是都市农业综合体,除了实体店外,还有自己的线上销售平台,目前每个月的扶贫产品销售额近8万元,占到整体营业额的80%以上。

  在摩天农展示厅旁边,有一间明亮的餐厅,餐厅外是一处广阔的农业种植体验园。“我们通过线下体验活动,把消费者吸引过来,同时把扶贫产品融入菜品当中,让大家亲身体验。”谢舜尧说,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了解扶贫产品,支持消费扶贫。

  探讨

  补短板聚合力 让消费扶贫行稳致远

  消费扶贫依然在路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江门市农业局扶贫开发规划科副科长陈鸿杰留意到,如今市民购买产品的渠道和产品较多,购买扶贫产品的欲望还不是很足,甚至很多市民还不知道有扶贫产品。此外,江门本地的农产品比较零散,消费扶贫还需企业去做很多工作。

  近年来,江门一些商协会也发动会员企业参与消费扶贫,但一般都是在微信上得知某地农产品滞销,就发动会员企业帮忙打开销路,并没有形成常态化的机制。

  江门市酒类行业协会秘书长熊寿兴说,这种随机性的扶贫,因为是非市场行为,产品价格与市场价相比,可能有点偏高。如果要可持续的话,消费扶贫产品的价格也要与市场价大致相当。同时,有关部门对于参与长期支持消费扶贫的企业,也可考虑给予一定的税费优惠或补贴,以鼓励更多企业参与消费扶贫。

  为提升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英延辉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对消费扶贫贡献较大的企业予以宣传和表彰,增强企业的荣誉感。同时,可以让这些企业在与消费扶贫相关的产品包装上,打上统一的消费扶贫标识,让消费者对扶贫产品多点了解和支持。

  “目前消费扶贫大多数以单位采购为主,销售额不够大,而广阔的个人消费市场是消费扶贫的一片蓝海。”易坚良建议有关部门制定相应机制,引导和鼓励个人参与消费扶贫。更多的消费者买了扶贫产品,扩大了销量,企业就会更多地向贫困地区或贫困户收购原材料,所以,对于贡献大的消费者,也可以给予一定的荣誉。

  在实践中,塔百奇已开发微信小程序线上扶贫馆系统,引入“社交电商”的概念,依托互联网的社交性,逐步引导市民购买消费扶贫产品,将扶贫产品分享给身边人。“线上扶贫馆鼓励个人申报成为扶贫达人,对个人自发、自愿的消费扶贫活动进行记录、统计,并纳入个人所属单位支持消费扶贫统计。”易坚良说,扶贫达人还可以通过新的社交途径推荐、引导、发展亲朋好友成为扶贫达人,形成人人参与消费扶贫的社会氛围。

  农产品属食品类,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江门市工商联经济科科长郑力骋说,消费扶贫中,产品质量很重要,消费扶贫产品不但要确保质量,而且要高于同类产品的质量,这样既打感情牌,又打质量牌,才能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才会更有生命力。

  熊寿兴也说,食品销售需有进货凭证,便于溯源,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还会抽查,因此,销售商家在进货的选择上比较谨慎。一些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比较零散,可以通过公司或合作社与农户合作的方式,向销售商家提供符合标准和要求的产品,这样从农产品的种植、收成、运输、售卖上都能做到规范化,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才会有更广阔的销路,消费扶贫的规模才会越做越大。

  记者手记

  消费扶贫怎么扶?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地区,一头连着广阔市场,其特点是运用市场机制,为贫困地区腾出市场空间,既为贫困地区产品打开销路,也丰富城市市民的餐桌。

  虽然消费扶贫的意义不断凸显,但在实践中要想走得更顺畅,需要在产品供给和流通两个方面下足功夫。一方面,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品质,让消费者安心、放心地消费,做好“消费文章”;另一方面,要建设消费渠道共享平台和产销信息共享平台,做好“扶贫文章”。

  市场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途径,在消费扶贫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一些江门企业将自身业务与消费扶贫相结合,主动参与到消费扶贫的链条中来,这是一个好现象。塔百奇总经理易坚良就深刻感受到市场在消费扶贫中的作用。如他所言,在精准扶贫年代,要尊重市场的选择,充分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推动扶贫工作,而政府则可以顺应市场趋势加以引导及推动,让消费扶贫成为每个人都愿意为之,每个人都能够为之的事情。

  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偏远山区,信息、交通闭塞,农产品产区较为分散,供应链成本较高。如何打通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制约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和堵点,特别是如何降低产品流通成本,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政府等有关部门可帮扶贫困地区搭建完善的交通物流网和信息交流平台,而扶贫企业应向对口帮扶地区提供更多市场需求信息、人才和技术支持等。此外,贫困地区要组织贫困户大力发展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受消费者欢迎的特色产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这样的扶贫产品才会更有市场竞争力。

  (作者单位:江门日报社)

编辑:郭昊奇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