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惠州博罗县率先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

文明实践“活源泉”浸润城乡百姓心

2020-09-27 07:01 来源:南方网 陈伊纯

博罗县手有余香志愿者协会文艺轻骑队在观背村表演。 南方日报记者 董天健 摄

  博罗,如一颗镶嵌在珠三角东北部的温润碧玉。温暖气候给予博罗优越的自然条件,经岁月沉淀,客家文化、南粤文化亦在此地留下深厚印记。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春风的吹拂下,这座岭南文明古县,而今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首批试点县之一,也是全国10个重点联系县之一,博罗目前已建成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18个、实践站378个。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县率先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打造文明实践“蓄水池”与“活源泉”,推动志愿服务“细水长流”,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可持续和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示范村落换新颜

  落日余晖洒下,为坐落于博罗县泰美镇东部的车村村镀上一层柔和色泽。夕阳中,如黛远山绵延,与有着640年历史的车氏宗祠交相辉映。新修建的活动室里,村民们下棋、弹琴、读书,一派和乐安祥。村口处,原本杂乱丛生的林木已被清理干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乡风倡导、村规民约等贴于墙上,展现着文明新风。

  “我们还打造了室内篮球场,外地人都被吸引过来打球。”指了指不远处的学校,村支书车碧锋笑得开怀。

  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博罗县着力打造了一批实践中心建设先行点以及45个示范村,车村村便是其中之一。

  在车村村原村支书钟锦康的回忆里,3年前进村的时候,“走在路上像进了山洞一样”,“树挡道,路边垃圾也堆成小山。”上任后,他们干的第一件事便是开展环境整治。

  “现在已经全部硬底化了,不少人还住上了楼房!”村里77岁的退休教师车应腾感触良深,“过去我们村道路泥泞得很,很多人都怕。”

  位于博罗东部的石坝镇三嘉村,村内荷叶碧绿,青莲挺立,一个集荷花种植、观赏、摄影、休闲、旅游于一体的观光园区呈现眼前。村内党建长廊的设计,则为村民们提供了乘凉休憩的场所,也同步传达着新思想。

  三嘉村村支书周元赐告诉记者,开展“一村一花”产业建设以来,村民们多了就业机会,贫困户的生活也越过越好。

  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过程中,博罗注重将其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通过一件件民生实事的改善,使新时代文明实践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红利,促进新思想在博罗落地生根。

  “一村一歌”唱乡情

  “忠孝传家,是我们宗祠的祠训,当今我们也应该秉承这样的精神……”9月上旬,记者到车村村采访期间,见到了一堂生动的家风传承课在车氏宗祠内开课。车应腾老师拿着手写教案,为村里孩子讲解村历。

  在宣讲阵地方面,博罗不拘泥于办公楼、报告厅、会议室等传统场所,选择在祠堂内、车间里、田园中、榕树下讲历史、谈发展、拉家常,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播文明风尚。村民入情入景,更能引发共鸣。

  位于博罗县城旁的观背村,改造后因壁画而闻名。竹林、原野、客家食物……各式各样带有本地特色的元素被绘于墙上,艺术气息弥漫在村内的每一个角落。

  随着梧桐阁、杏墨轩、雅苑等多家文化机构的引进,如今的观背村,已发展成为画廊、摄影家工作室等各种空间的聚合体,成为“文化部落”。

  经过一面村歌墙时,观背村村支书郑国雄直接唱了起来:“郭外东江奔入海,观背开心迎客来……”每一个字,都吐露着乡土深情。

  “在观背,几乎人人都会唱村歌。我们还经常排成一队,吹着葫芦丝逛村。”观背村支部委员、手有余香志愿者协会会长王春娣自豪地说。

  村歌承载村史,吟唱能出乡情。“一村一歌”项目,已是博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张靓丽名片。

  博罗县音乐家协会主席李雷对记者表示,按计划,博罗正在为全县一百个村创作村歌,未来还将普及至378个行政村落。

  丰富的文娱活动,逐渐融入到每一位博罗人的生活中。

  为了让文明实践继续深化,在原有的“中心、所、站”三级阵地建设的基础上,博罗不断拓展,打造了“红色博罗”“粤曲清音”“客家乡情”“百姓中医”等一批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点、户”。而在长宁镇埔筏村客家婆基地内,黛瓦白墙的客家围屋彰显着文化底色。

  一张融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志愿服务于一体的“文明实践网格”,已在博罗形成。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素质提高了,邻里关系和睦了,乡风更加文明。

  “蓄水池”与“活源泉”

  为让文明实践能够“细水长流”,去年7月,博罗设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探索政府与社会互动模式,打造文明实践的“蓄水池”与“活源泉”。

  据悉,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公益创投项目、好人帮扶礼遇以及地方特色或公益性文化活动等,扶持了手有余香志愿者协会“中医文化故事汇”、博艾志愿者协会“抗疫关爱行”等105个精品项目,累计服务群众达60万人次。

  位于东江河畔、距离罗浮山12公里的九村,至今仍保留着大量明清古建筑,博罗县博艾志愿者协会便驻点在此。

  “平时我们会开展很多公益培训课堂,科普中医艾灸疗法,还有中草药植物识别知识课程等。”博艾志愿者协会会长、博罗华君堂医疗有限公司总经理石中华告诉记者,疫情期间他们还熬制派发了凉茶,帮市民做好预防。

  志愿服务需要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针对村民反映突出的“留守儿童暑期无父母照看”“困境儿童素质教育缺乏”等问题,该县利用文明实践所站、省航天农业科技生态园等场所免费开展“四点半课堂”“暑期夏令营”等活动,惠及近万名儿童,深受群众欢迎。

  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博罗已有志愿者20多万人,约占常住人口的19%;志愿服务队近1500支,开展惠民服务活动32000多场次,经常性开展活动的镇、村比例达100%。

  “志愿服务是在帮助别人,但其实也是在自我成长。成员们只有从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爱、提升精神境界,才会愿意继续把它传播下去,这也是为什么我的队伍可以持续发展的原因。”谈及做志愿者的感受,博仁文化志愿者协会会长吴炳菊的眼里流露出笑意。

  助人为乐之风,浸润到了每一位百姓的心中。新时代文明风尚,在博罗持续弘扬。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陈伊纯

  统筹:洪奕宜 柯鸿海

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