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靠技能成才!广东小山村里的网瘾少年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最年轻的专家

一门两冠军 中国“双子星”

2020-08-21 06:44 来源:南方网 肖文舸

张志坤(左)、张志斌在切磋数控铣操控技术。南方日报记者 符超军 摄

  看着队员顺利完成操作并示意裁判员检查,场外一位年轻的教练舒了一口气:“通过这次广东省校际选拔赛的选手将有机会参加世赛选拔,目前我的队员表现还不错,我有信心。”这位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眉清目秀,正是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金牌获得者张志坤。

  他和获得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塑料模具工程项目冠军的弟弟张志斌,被称为闪耀在“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竞技场上的中国“双子星”。这对从广东揭阳普宁一个小山村里走出的“一门两冠”,通过学习技能、掌握技能改写命运,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最年轻的专家。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广东技工”工程,让广东技工和广东制造共成长,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跟张志坤、张志斌一样,在国内外技能赛场上屡获佳绩,用双手为自己创造一个光明的未来。

  ▶天道酬勤

  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并努力奋斗

  晚上10点,省机械技师学院训练基地灯火通明,张志坤仍在与队员们探讨着机械增材项目的技术难点。“从早上8点一直练到深夜是常事,这样的强度并不算什么。”他说,在备战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岁月里,常常钻研难题到凌晨2点。

  这样的努力,让他摘得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金牌,也从此开启了中国对世赛该项目金牌连续三届的“垄断”。

  提起5年前的夺冠经历,张志坤回忆:“当时比赛规则临时改变,还提升了难度,选手心理多少受到影响。但我很快调整好自己,在参赛的27名选手中,只有我和一名韩国选手完成了所有内容。”

  在数控铣项目中,选手需要根据赛题要求操控数控铣床对工件进行高精度的铣削加工,对计算测量能力、金属切削能力、机器操作熟练程度要求极高。最终,张志坤分别以满分、扣0.1分和扣0.2分的优异表现完成数控铣项目3个模块,强势夺金。赛后,他以23岁的年龄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待遇相当于技术行业的副教授。

  没有人是天生的冠军。初入数控加工专业时,张志坤曾有一段迷茫时期,入选学校的竞赛精英班后,高强度的训练和严苛的淘汰制反而激起了张志坤学习技能的兴趣和斗志。他暗暗下定决心:“我要抓住这个机会拼一把。为克服比赛中的紧张心态,我还特地学习了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多次参加实习、比赛来让自己适应赛场环境。”

  谈起技能学习,张志坤说:“很庆幸当初选择了学技能,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并努力奋斗、有所成就。虽然现在已经留校任教,但以后还要继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逆势成才

  靠一技之长证明自己的价值

  相比于哥哥,弟弟张志斌的夺冠之路更加跌宕。

  “能当个网吧的网管就很幸福了。”曾经的他性格叛逆,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网瘾少年,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初中毕业后就步入社会的张志斌发现,找工作十分困难。“打过几年工,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做的工作又苦又累,收入也少。”

  后来,在父母的建议下,张志斌跟随哥哥张志坤的脚步入读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既然来了,就要学点真本事。”他参加了集训班,渐渐找到兴趣的他决心戒掉网瘾,“我不能再重蹈覆辙。”他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用功,张志斌进步很快,动手能力的优势也愈发明显。“训练量很大,但为了不被淘汰,只能拼命学习,坚持下去错不了。”他说。老师也很看好他,认为这个多次“垫底”的学生,在关键时刻总能爆发,后劲十足。

  2014年,他代表广东参加全国技能大赛,斩获金牌。但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上止步“4进2”,而哥哥张志坤却一举获得全国冠军,继而拿到世界冠军。这既让他有些失落,又被狠狠激励。他瞄准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加紧训练,最终经过激烈的选拔拿到资格代表国家出战,并在世赛塑料模具工程项目中一举夺冠。

  “实现了我的目标,通过自己的技能为国争光。”谈起夺冠历程,张志斌说,比赛中虽然遭遇接连挫折,好在最终如愿取得理想成绩。塑料模具工程项目包括电脑绘图、设计、编程、数控加工、模具装配以及产品注塑等环节,过程复杂,极其考验选手耐心和抗压能力。“压力肯定是有的,因为我们这个项目参赛选手水平相差不大,要保证现场零失误,否则就跟第一无缘。”张志斌说。

  如今,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就要来了,张志斌身份改变但目标不变:“我们中国是东道主,我将尽全力指导好我的学生,努力赢得金牌。”

  ▶双双留校

  愿意做播撒技能成才“火种”的人

  从面对机器屡屡出错的技能新手到世赛折桂,再到如今担纲教练带领队员征战世赛,张志坤、张志斌兄弟俩一路你追我赶、互相激励。

  “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父母外出务工,从五六岁起就帮奶奶上山砍柴,下地插秧。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感觉自己曾经是被老师放弃的学生。”张志坤说。但技能成才给他们的人生打开了另一种可能。在学习技能的道路上,两兄弟逐渐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方向。

  “学技能不仅改善了我们的家庭条件,更改变了我们的人生。”兄弟俩说:“我们让父母找了相对轻松的工作,还用在世赛上赢得的奖金为家里还清债务、盖了新房,生活越来越好。

  如今,张志坤与张志斌分别成为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增材制造和塑料模具项目的教师。张志斌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传授技能,让学生们少走一些弯路。在技能学习上要继续坚持不懈,将工匠精神发扬光大。”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中国制造的未来需要更多的技能人才,我们愿意做播撒技能成才‘火种’的人。”张志坤说。

  南方日报记者 肖文舸 实习生 曾小敏 原萧晴

编辑:林涛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