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广州市黄埔区大坦村强化党建引领、建设美丽乡村

歼灭“赌与毒”,传承貔貅舞

2020-08-14 06:57 来源:南方网 陈思勤 李鹏程

广州市黄埔区大坦村貔貅舞表演。

  昔日的优良乡风,再次涤荡在岭南古村——广州市黄埔区大坦村里:村民涉及刑事案件数量由21起降为0起;全村在册吸毒人员数量全部清零;盛行的赌博风气被村民练习貔貅舞的热情取代;时隔多年村里培养出重点院校大学生……

  “三百年前,大坦村就是民风淳朴、人才辈出的村落。”大坦村党总支部第一书记曾兴荣谈到,曾几何时,该村的黑恶势力造成了民生凋敝。鉴此,黄埔区组织“全覆盖”摸排,集中全区才力进驻问题村居进行精准整顿。经由一番整顿治理,大坦村面貌焕然一新,全村常住人口一年时间内增长了225人。

  驱散黑云▶▷打响禁毒禁赌闪击战、持久战

  不知从何时起,六合彩的消息开始在村子里四处传播。曾兴荣回忆,曾有人扬言自己用一百元的赌注,换来了四千元收益。这样的暴利对于人均年收入仅1.81万元的村民而言,是很大的诱惑。于是,村里的赌博风气骤起。

  2018年之前,大坦村处处可见六合彩的“庄家”在吆喝,一些村民沉浸其中,荒业不劳。学生甚至偷家里的百元大钞来下注。曾兴荣说:“十赌九输!久而久之,没了本钱的村民中,有人干起了偷鸡摸狗的事情。”

  除了赌博外,吸毒人员也在大坦村藏匿。赌博、吸毒人员甚至有专门的“放哨岗”。陌生面孔出现,他们就会转移阵地或盘问来者身份。“外地人都知道大坦村的不良风气。”回想当时,大坦村监督委员会主任吴东明依然感到愤懑。

  “究其原因,在于本地党组织涣散、内部不团结、缺乏有效管理机制。这给黑恶势力提供了滋生的温床,进而影响了村居和谐。”驻村选调生刘杨观察道。

  痛定思痛,黄埔区通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将该村涉黑恶团伙彻底打掉。同时,大坦村重组党组织,从优补选8名党总支部、党支部委员。

  新成立的党总支部班子将全村划分为几片网格,每个村干部都有固定的负责区域。整个班子全员出动、挂点督察、责任到人,向赌博、吸毒的风气发起决战。

  村干部采取蹲点守候的方式,发现窝点立刻突袭;为杜绝赌博吸毒屡禁不止的现象,班子成员每家每户上门宣传,并定期查验村民头发中的元素,以判定其是否吸毒。经过一轮轮闪击战、持久战的“围剿”,村里的赌博、吸毒活动逐渐销声匿迹。

  擦亮品牌▶▷貔貅舞“出山”奔向全省舞台

  禁毒禁赌过程中,一项民间艺术同样居功至伟。这边是兴起于该村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貔貅舞。这项传统艺术形式,由聚居于大坦村的吴氏宗族舞狮队,以吴家秘宗拳融合其他技艺发展而来。

  在前些年的风气下,村里的不少青壮年开始沉迷于赌博、吸毒。“绝不能让不良风气,毁了这项传统技艺!”大坦村貔貅舞传承人吴焕东说:“当时我们要求,凡是沾染了赌、毒的人员,一律清除出村里的貔貅舞队。”

  近年来,大坦村貔貅舞队在每年春节、波罗诞、香雪公园旅游文化节、重阳节等庆典上,都有固定的演出。从1997年开始,舞队还接受了商家或个人邀请,开展商业演出。一年下来,演出场次最少达30场。此外,部分学校也会邀请舞队成员有偿授课教学。

  “这些活动均为舞队成员带来了收入。把参与赌博、吸毒者清理出队,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经济上的震慑。”吴焕东说。

  同时,大坦村貔貅舞队建立了严格的训练制度,每逢周末晚上,师父会在村中祠堂教学。貔貅队的成员听到锣鼓声就会自觉到祠堂集中进行训练。“队伍中即使是6岁的小队员,也被要求蹲马步达半小时以上。”吴焕东表示:“孩子们即使哭出来,也要咬牙坚持。这就是先辈们通过貔貅舞传承下来的吃苦耐劳精神。”

  目前,大坦村貔貅队的正式成员共有40人,候补队员多人。队员里多数是青少年,整个貔貅队梯队结构完整,健康发展。如今,舞队在省、市、区各级文化活动中频频登台亮相,大坦村貔貅舞已经成为黄埔文化的一个鲜亮品牌。

  人文化成▶▷走出大学生,重振“秀才乡”

  1740年,大坦村吴氏宗族在村里设立了“坦山书室”,结束了子孙必须到外地方可求学的历史。坦山书室中虽无精致的摆设,但有一则醒目的教志:“承前孔夫道,子启俊杰英,勤学期上进,揽月步九重。”

  据村民世代相传:凡在坦山书室求学三年以上者均能考取秀才以上功名。自设立书室以来,历经数年吴氏子孙文化成就繁盛,当地吸引了许多外氏子弟前来求学。大坦书室成为名噪一时的乡村学府。

  自1781年到科举制度取消,大坦村吴氏宗族考取进士3名、秀才40多名。历史上,大坦村流传着“秀才多过牛”的说法。

  但是自1988年该村走出第一位大学生以来,数十年间再无学子取得更高学历。这一尴尬的历史终于在2019年终结——大坦村有一位学子考入了国家重点大学。大坦村所属的黄埔区新龙镇为该名学子提供了2000元奖励金。

  “我们村拥有深厚的治学底蕴,却未能走出更多大学生,确实是件憾事。”曾兴荣指出:“但是,村里的孩子好学、上进。村居环境整治后,孩子们拥有了更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他们未来可期。”

  除了村里在积极培养人才外,古老的大坦村也在吸引着高校学子进驻。他们将自身所学运用到基层治理中。刘杨便是中国政法大学毕业。驻村期间,他看到了大坦村对人文化成的向往——一位90岁老党员要求儿子开车载他,去往离家5公里外的党课课堂学习。

  “好的家风、乡风是能够代代相传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呵护并引导这种精神,使之发扬壮大。”刘杨说。

  记者观察

  用党风树新风

  以党建建新村

  去年,大坦村举办的元旦晚会上,党总支部第一书记曾兴荣要求全体班子成员参与节目编排并上台表演。“大家必须上场。即使歌曲不会唱,念也要念出来!”事后,曾兴荣解释,此举就是要向村民展示新党总支部班子的积极精神面貌。

  “我将无我,不负村民。”这是大坦村党总支部班子成员常说的一句话。他们认为,刚正的党风是让乡村肃清流毒、实现振兴的前提。而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全体村民的观念与时俱进、积极向上。

  为此,大坦村第一书记协助“三委”班子攻坚克难,组织党员参加教育培训204人次,收集并解决群众反映问题22个,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种种举措让村里风气清朗。

  村民中上到60岁大叔,小到6岁孩子都有参与貔貅舞。强身健体、相互娱乐,不仅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而且营造了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大坦村貔貅舞队多次在市、区举办的比赛中获奖,其中不乏“广东省非遗展演邀请赛金奖第一名”这类重磅奖项。

  大坦村是黄埔区近年来经过组织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该区把“办好农村的事、关键在党”的精神往细处深入、往实处贯通,基层实现了“软组织”向“硬堡垒”的转变。此举进一步推动了乡村经济、文化、治安的“脱胎换骨”。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陈思勤 李鹏程

编辑:郭昊奇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