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脱贫攻坚】湛江遂溪河头镇:上坡村稳步走上“上坡路”

2020-08-04 09:18 来源:南方网 张李源清 邓大旺 欧文恒

贫困户黄道正忙着给桑葚苗剪枝。(摄影:韦统章、张李源清)

  7月的上坡村烈日炎炎,一阵清风吹过,240多亩桑葚地显得生机勃勃。站在齐人高的桑葚苗中间,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驻上坡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黄书沈难掩兴奋之情,“2020年桑葚更大更甜,不愁销路咯!”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因遍植甘蔗、火龙果,被称为“第一甜县”,但其下辖的上坡村村民日子却过得不太“甜”。直到2016年,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正式进驻上坡村,“走上坡路,筑奔康梦”这句口号,在上坡村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中流传开来。

  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王少碧在桑果基地采摘桑果(摄影:韦统章、张李源清)

  在桑葚地,记者见到了贫困户王少碧和杨妃二,身材瘦小的王少碧兴致勃勃地给记者示范如何给桑葚剪枝。如今,她是村里重点培养的技术骨干。

  谁能想到,开朗爱笑的她,丈夫患有精神疾病,四个孩子还在上学,全家生活就靠她一人撑起,想外出打工又要照顾家里,进退两难让日子举步维艰。

  扶贫队进村后进行了大量走访调研,发现当地许多田地上都种植低效的林木、甘蔗,速生桉树不仅破坏生态资源且经济效益不高,生产经营方式落后,脱贫致富困难重重。于是他们决定将贫困户纳入桑果种植项目中来,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订单农业”经营模式运营,并充分发展林下经济,壮大村集体经济,不但在园里养了2500只鸡,园旁40亩番薯地也成为基地多品种种植项目的补充,让贫困户们“在家门口就业”。

  “基地聘我当长期员工,负责养鸡、剪枝等,一天有100元的收入。”王少碧说,除了相对固定的“工资”,村里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还可以在每年3-4月份桑葚摘果时按多劳多得的原则参与分红:“现在我的丈夫能按时吃上药,几个孩子成绩名列前茅,我们用赚的钱加危房改造补助金盖了新房子,日子越过越红火。”

  和王少碧一样,腼腆内向的杨妃二也是基地技术骨干。由于丈夫意外身亡,多年来,她带着医疗事故导致瘫痪在床的大儿子和四个还在读书的子女艰难度日。

  “现在总算苦尽甘来了!”杨妃二开心地告诉记者,两个孩子已外出打工,另外两个在助学金支持下继续大专学业,2020年她还获得摘果冠军,除了摘果工资,桑果销售分红也达到4000多元。

  “因地制宜是产业扶贫的关键,正所谓‘水土相宜富路宽’,扶贫‘接地气’才能出实效。”黄书沈说,产业扶贫只有“嗅”出根植于这片土地上的特色与优势,才能“扶”进贫困群众的心里。

  脱贫致富“一个也不能少”

  勤劳能干的技术骨干们“扶”起来了,村里那些只爱“喝二两”的“懒汉”也没被落下。陈仲是曾经的“老大难”贫困户,因为没有固定收入,缺乏脱贫动力和上进心,常年不修边幅,每日在家酗酒,意志消沉。

  为改变“懒汉思维”,扶贫工作队队员韦统章多次苦口婆心与他促膝长谈,最后在镇、村“两委”支持和扶贫队的帮助下,陈仲成了村里保洁员,每月能领到3500元工资。有了稳定工作,他思想转变了,生活有信心了,曾经丢弃的尊严、自信也找回来了。

  “扶贫产业再好,群众不接受也等于零。”黄书沈说,定好“位”不“越位”,产业扶贫才不会“跑偏”。

  上坡村通过制定“以奖代补”措施,做到扶贫先扶勤,形成了良好的正向激励机制,激发贫困群众的自立自强意识,帮助贫困户树立正确积极的观念,做到撸起袖子加油干、立志拔掉穷根。

  黄妃利夫妇住在上坡村下辖的山口自然村。2019年前,由于房屋狭小老旧,夫妻俩只能住在猪圈旁搭起的简易木棚里,想致富却苦于缺资金、缺技术。

  对这样的家庭,扶贫队没有一味“输血”,而是发展生猪养殖产业,给黄妃利提供猪崽和猪饲料,帮助他赚到了第一桶金;去年考虑到他家实际困难,又出资约7.8万元在原屋址上帮他修建了新房。

  “黄书记,新房建好啦,终于可以跟孩子们过个‘团圆年’了!”2020年大年初一,黄书沈正忙着“云”走访村里贫困户,就接到了黄妃利在新房打来的视频电话。

  “不越位式扶贫”不仅解决了上坡村产业发展“小、散、弱”的问题,还充分激发了贫困群众主体的强大内在动力,让不少贫困户实现了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为上坡村脱贫致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村办小学的成功“逆袭”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这是扶贫队来到村里4年最深刻的感受。

村里最“气派”的上坡小学(摄影:韦统章、张李源清)

  走在上坡小学,操场树木葱茏,绿草如茵,教室窗明几净,每栋教学楼都绘有不同主题的文化墙,“湛江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遂溪县双优学校”等牌匾挂在校门口,格外醒目。

  “上坡小学是现在村里最‘气派’的地方,好的环境让以前内向害羞的孩子都变得更自信、上进心更强了。”黄书沈说,让贫困孩子接受良好教育,以环境促行为,以行为改习惯,才是彻底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根本和希望所在。

  2018年暑假,上坡小学在小升初考试中一鸣惊人,30多名学生竟有两名考上县重点初中,且位列全镇第2和第4名。

  “之前有家长把孩子转去其他学校,现在又要求转回来,邻近村也有想让孩子转来上学的。”说起学校故事,黄书沈滔滔不绝:“六年级第1、第2名都是贫困户的孩子,其中全镇第4、考上县重点初中的就是王少碧的大女儿。”

  如今的上坡村早已旧貌换新颜:漆黑的村主干道装上了路灯,距离偏远的村卫生所搬到了村中心;健康水源通过管道流入了家家户户;还以“奖补”形式建设了硬底村道……这都是4年来扶贫队根据村实际和村民需求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回顾几年的扶贫工作,黄书沈和队员们百感交集,“说到底扶贫就是扶‘人心’。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为决胜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贡献一份‘上坡’力量。”他目光所及之处,阳光定格在国旗下孩子们自信肆意的笑脸上,满是希望。

  (作者单位:中国经济时报)

编辑:林涛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