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骨头六连”官兵在烈日下训练。南方日报记者 张迪 徐昊 摄
编者按 头顶天上星,脚下风雪路,新时代的军人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守卫的地方。“八一”建军节前夕,南方日报记者走进军营,推出“我守卫的地方”全媒体报道,讲述士兵好故事,传播强军正能量。
柳麟第一次意识到六连的特别,还是在新兵连时——他所在的营房始终挂着六连的锦旗,别人说,这代表着荣誉。
19岁的年轻人,还没来得及感受大学校园,就选择入伍成了六连一员:被晒得黝黑的脸,精神饱满如同点燃的火把,昂扬向上。
下连队一个月后,柳麟和几个战友被选为连队解说员,翻开连史,他了解到更多关于“硬骨头”的由来——
自1939年以14名红军战士为骨干组建,六连共经历过161场战役战斗,涌现出23名战斗英雄,先后8次荣立集体一等功、27次荣立二等功。
从战火硝烟走到和平年代,无数英雄先辈接力,用鲜血和汗水诠释着“硬骨头精神”。顶着六连荣誉,一代代官兵也得以在此淬炼、成长。
今年1月22日是“硬骨头六连”命名56周年纪念日。连庆日前夕,习近平主席给连队全体官兵回信,勉励他们牢记强军目标,传承红色基因,苦练打赢本领,把“硬骨头精神”发扬光大,把连队建设得更加坚强。
这是六连收到最好的“生日”礼物。
一部连史
穿过历史的硝烟
熄灯哨准时响起,班用帐篷灯光渐灭,柳麟的学习时间才刚开始。
夏夜的海风带来些许凉意,连队这段时间在野外驻训,柳麟照例和战友一块到餐厅帐篷待到凌晨。
他自己准备了一份连史资料,用透明胶粘着以免破损,睡觉前总要翻翻。
柳麟清楚记得,连史馆里第五块展板,是血战瓦子街的故事。1948年的那场战斗,全连140人有127名官兵牺牲在了战场,剩下的13人带伤仍死守阵地。也是在这场战斗中,二班长刘四虎被包围时,一连刺杀7个敌人,自己被刺中11刀,昏迷10天10夜才抢救过来。
六连连史馆入口处,一座由炮弹和枪弹壳粘制而成的群雕总能让来访者驻足。柳麟说,炮弹和枪弹壳总共是161枚,象征着连队参加过的161场战斗,屹立中间的雕像就是“特等战斗英雄”刘四虎,他在全国英模榜排名第一,是“硬骨头战士”的化身。
“连队是从生死战场打出来的。”柳麟有种越来越强烈的意识,要更加积极向上,像那些战斗英雄一样,为连队争光。
从战火硝烟走来的六连,有过无数荣誉。连队1939年以14名红军战士为骨干组建至今,先后8次荣立集体一等功、27次荣立二等功,涌现出23名战斗英雄。1964年、1985年,连队分别被国防部和中央军委授予“硬骨头六连”“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
担任指导员4年多,冯杰对这些荣誉再熟悉不过。刚上任时,他便在连史馆连住了7天,直到9600多字的解说词烂熟于心。
连史馆里陈列着连队几十年来的战斗功绩,每一面锦旗、每一幅照片、每一个实物,都如同历史回响,诉说着英雄连队的传奇。
在这里经常被提起的,除了“硬骨头”的来历,还有一把拼弯的刺刀、一封诀别的家书、一根血染的挑杆这三件被介绍过无数次的“传家宝”。
当了父亲的冯杰,对那封诀别的家书最有感触。那是连队前副指导员谢关友留给8个月大的儿子骏骏的遗书。信里,谢关友写下了自己的不舍与叮嘱:“我的宝贝儿子,永别了,你长大后,一定要好好的生活,记住爸爸的话,并要好好照顾老人和妈妈。别忘了你是革命烈士的儿子,不要做出有损于党和人民的事……”为掩护战友,谢关友腹部被炮弹洞穿,身上有84块弹片,牺牲在了战场。“在那个时候,还能提醒儿子不忘是革命烈士后人,真的很佩服他。”冯杰说。
连队的荣誉墙上,还挂满着各个时期的荣誉奖牌。不过,最后一块位置始终空着,以激励官兵争第一。
一根钢钉
把自己当“刀”来磨
走近六连官兵,或许可以观察到他们的不同之处——“90后”“00后”为主的年轻官兵,被晒得黝黑,个个精神气足。高强度的战备训练,是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的真实生活。
营房里,随手打开一个背囊,里面大到帐篷小到针线,战备物资一应俱全。战备检查量背带长短、看鞋袜型号、掐时间节点……排长杨会彬展示了一个细节,战士们的水壶是永远装满水的状态,就是为了官兵能随时投入战备。
三伏天的岭南,还不到中午,驻训点车场温度就达到将近40℃。车辆驶过,卷起漫天黄沙。
老班长林康习惯了这样的环境,几步跳入装甲车内,就迅速转换到战斗状态。只能容下一人的狭窄空间里,他要在短时间内做好全车状态检查,保证信号绿灯亮起通信正常。几分钟的准备工作完成后,汗几乎浸湿透了迷彩服。
这些年里,连队实现从传统步兵到两栖精兵的战略转型,林康也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车长兼通信技师,跟着连队改制、换装、移防一路至今。
当兵10年,林康身体壮实了,也没了刚来时的腼腆,人精干了不少。“头顶着荣誉,什么都要比别人做得好一些。”他知道,在六连当兵,就是要比在其他地方苦些、累些。
“平时可能看不出来六连战士有什么不同,但一到关键任务时,他们就是能站出来。”林康说,在去年的红蓝对抗演习中,六连担任核心阵地的防御阻击任务,面对数倍于己的红军兵力。当时有战友被树枝擦伤了喉咙,一直忍到任务结束。
连队里这样的故事有很多。让林康印象深刻的“硬骨头”,还有连长赵松。
2018年4月,赵松训练时,不慎左手腕肘骨断裂,术后手腕打上了钢钉,需要长时间用绷带固定静养。赵松憋不住想训练的劲,在确保手腕不会受到二次伤害的情况下,制订了一系列上肢力量恢复计划。在不久后的体能考核中,赵松用打着钢钉的手,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成为全旅首位通过体能“特三级”考核的干部。
“要成为战时的‘刀尖子’,平时就得把自己当‘刀’来磨。”从连队考学,再到军校毕业回到连队,赵松清楚六连的训练标准——在挑战极限中立起“硬标杆”。
“优秀成绩算起步,破了纪录才算数。”这两年,六连基础训练和专业训练成绩始终保持全旅第一,19人次打破了9项旅纪录,15人次在集团军以上比武竞赛中摘金夺银。
一幅画像
荣誉靠接力传承
杨宏卫是该旅组建以来首位在义务兵时就荣立三等功的战士。刚下连队那两年里,他接连打破了两项旅武装越野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谈到杨宏卫,战友们印象最深的是那次他刚参加完上级组织的比武,归队不到一星期就报名参加旅武装10公里越野比武。
比武当天,尽管身体还没调整到最佳状态,原本落后的杨宏卫,在最后一公里逆袭夺魁,最终瘫倒在终点线。
“在六连当兵,不能跟着别人做,而是要自己走在前面争第一。”杨宏卫语气坚定。
不管是新兵,还是老班长,六连战士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只有给连队增光的义务,没有给连队抹黑的权利。”对此,杨宏卫还有自己的理解:“我们不仅要守护这个荣誉,还要去争取更大的荣誉。”
自81年前连队组建起来,不管再转隶到哪里,连队官兵都把这种作风和精神传承下来。
“学理论、熟连史、建连队、育传人。”在六连,每逢新兵入伍、新干部报到,做的第一件事是参观荣誉室,读的第一本书是连史册,唱的第一首歌是连歌。连队还用战斗英雄的名字命名班排,每个班都把英雄画像悬挂到墙上,就是为了时时刻刻提醒战士,要铭记荣誉。
指导员冯杰觉得,硬骨头的精神不仅仅只是源自无数前辈付出的血汗乃至生命,最重要的是,六连官兵有一种类似的精神特质,“就是坚定的追求和信仰,相信自己做的事是有意义的”。
一代代官兵都在践行这样的信念。
刘四虎拼弯的刺刀如今静静地躺在连队荣誉室内,六连官兵都记得,72年前他被十几个敌人团团包围,奋尽全力拼杀;
2017年6月,连队奉令移防,从驻防42年的杭州移防岭南乡村。面对陌生的地域、未知的环境、亲人的分离,全连官兵毫不迟疑,拿起背包就出发,放下背包就训练;
移防后首次参加集团军“岭南尖兵”比武,六连一举夺魁,为当初“扛着红旗进岭南、进了岭南扛红旗”的目标交上一份满分答卷……
一首战歌
永远的“硬骨头”
坐在赶往海训点的卡车上,战士滕永闯没有休息,背包放在双腿上,书本摊开,边读边写感悟。
“一个人的学习提升,可能决定未来的发展,未来的习惯……”滕永闯在书眉的空白处工工整整地写下。
滕永闯是大学一年级时入伍的。在那之前,他一度找不到生活的动力,高二时,他还因厌学而逃课、上网吧,让家人伤透了脑筋。他也用“叛逆、迷茫”来评价那时的自己。
参军入伍一直是滕永闯的梦想。小时候,滕永闯的爷爷几经辗转,在县城里买回来一个迷彩图案的水壶送给他,他高兴了很多天。从军四年,滕永闯成长了很多。“第一年休假回家的时候,奶奶就说我仿佛换了一个人,拉着弟弟妹妹,让他们要以我为榜样。”他的脸上流露出骄傲。
年轻战士们往往讷于言语,他们不知如何描述连队的精神到底是怎么改变自己,提及最多的,是那些坐卧行走纪律严明,荣耀胆魄心怀信仰。
“班长就问了我们一句话,能不能吃苦?能吃苦再到六连来。”战士何翰龙性格开朗,去年大学毕业后直接选择来部队,为的就是锻炼自己。拉开迷彩衣袖,何翰龙的手上还留着几处磨损的伤痕。他知道,六连的标准就是要高出许多,比如在新兵连时,别人还在跑轻装,六连的新兵就要跑武装3公里。
一开始何翰龙也不适应。他记得,哪怕是除夕夜,连队都要拉紧急集合,下连队几个月,几乎没有放松的时候。不过,作为六连的新兵,何翰龙最大的愿望还是能尽快提升专业水平,让自己配得上一句——“这是六连的战士”。
磨砺与荣誉,犹如烙印。到连队已经12年的火力技师郑锡鑫对此感受甚深。“六连锻练了我们的意志力,还有勇夺第一的信念。”郑锡鑫年底将退伍回家,他知道自己可能会经历迷茫,可能会和社会脱轨,但他有信心,在六连的经历,足以应对往后人生里的各种难题。
野外训练场上,烈日依旧,战歌如雷,“硬骨头六连”官兵们高唱起——
“硬骨头硬在哪,铁甲雄风守天下……”
南方日报记者 曹嫒嫒 金祖臻 柯鸿海 实习生 马璇 通讯员 陶昱 粟栋 王继文
策划统筹:陈枫 罗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