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吹响建设冲锋号!重大项目引领“双区”“双城”发展

2020-05-21 06:38 来源:南方网

在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施工段,工人攀爬安全通道。 新华社发

  珠江入海口,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码头工程项目工地,笔直的钢管桩正被缓缓打入地面,大湾区首个自动化码头正式动工兴建;一水之隔的深圳宝安,戴着口罩的工人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宝安机场三跑道扩建项目陆域工程开工已两月有余;南海之滨,大亚湾畔,惠州大亚湾石化区继4月迎来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开工之后,近期又有总投资56亿美元的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签约落地……

  “要把疫情对广东造成的损失、耽误的时间都追回来。”在不少施工现场,建设者们都对记者说了类似的话。

  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命脉的“定海神针”,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5月的广东建设如火如荼。日前,记者走访发现,各地的机器轰鸣声越来越响,重大项目建设吹响了冲锋号,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正高速运转,广东在加速奔跑。

  “硬联通”工程▶▷

  大湾区互联互通加速

  深圳滨河大道车流如织,地下17.5米深处,建筑人员张丰硕站在一座约6层楼高的盾构机旁,仔细检查刀盘运行。在他身旁,我国最大的泥水平衡盾构机正开动齿轮,掘进一条4000余米的地底隧道。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经历多年的城市大规模建设后,如何开发、利用好深圳地下空间必须被认真考量。中铁隧道局春风隧道项目书记陈春彬告诉记者,这是深圳首条“单洞双层”的盾构法机动车隧道。隧道建成后,深圳中心城区南环道路将升级为“地上高架+地下隧道”立体走廊,通行能力提升一倍以上。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对外联系通道,提升内部联通水平,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正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深圳宝安机场三跑道扩建项目陆域工程开工建设已两月有余,工人正在快马加鞭地施工,一条全新的跑道将在这片空地上筑起。建成后,可满足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60万吨的目标。

  对标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将是有力支撑。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命脉的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定海神针”。疫情期间,众多行业受到影响,广州港小虎码头却刷新了开港以来的生产纪录:截至4月底,广州港小虎码头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10.1万吨,同比增长66.3%。其中4月份,更是创开港以来单月货物吞吐量历史新高。这正是广州港作为全球重要供应链、保持365天24小时不停歇、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球产业链正常运转提供支撑的缩影。

  为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主动加压,年度目标任务不减反增,全年计划28台盾构机始发,完成50亿元工程投资,完成10公里隧洞掘进。如今,13个标段38个工区共有4200多名工人投入建设。未来,这条总长113.2公里的输水线路,将宛如潜龙横贯粤港澳大湾区,保障大湾区5500多万人的饮用水安全。

  重大项目引领▶▷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注意注意,还有1厘米,慢一点,好,停!”5月19日,在南沙港铁路跨昆南公路特大桥施工现场,中铁二十五局桥机队长谭特华细致地指挥落梁对位,确保每一片T型梁落到桥墩时,支座四角高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

  南沙港铁路西江特大桥为彻底解决因使用不同材料导致墩身外观出现气泡、泛砂、泌水的通病,项目团队与实验室、拌合站主动出击,组织减水剂厂家历时4个月反复试验,多次浇筑试验墩,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突破需要高质量的动能释放。重大项目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引擎,承载着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的重大使命,助力广东经济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

  珠江口,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工程——深中通道项目通过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历时3年研发了国内首条沉管钢壳智能制造生产线,国内首次实现大型钢结构智能喷涂、块体智能焊接。

  作为世界上输水压力最大且盾构隧洞最长的调水工程,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的施工难度在我国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水利史上也极为罕见。”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严振瑞说。工程带动了先进施工技术的持续攻关,有力推动工程尖端机械研发和制造。例如以往要依靠进口的大型盾构机,在工程中已实现国产化,并可根据不同标段特点进行定制。

  重大项目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在于项目建成运营后对产业升级释放的“乘数效果”。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码头——南沙港区四期工程,相较传统码头智慧港口总运营人数减少了约60%,产业工人将会成为熟悉码头生产业务和IT技术的劳动者。

  大湾区引领▶▷

  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在深中通道项目东人工岛的施工现场,焊接声、切割声、锤打声等与机器的轰鸣声交织;进入4月,坐落在珠海牛头岛的深中通道沉管智慧工厂显得格外忙碌和紧张,浇筑后重约6万吨的首节钢壳沉管已完成一次舾装施工,正全副武装等待下水。

  重大工程犹如火车头,在产业改造升级、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解决区域间产业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牵引作用。跨区域重大项目的创新探索背后,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布局。

  深中通道作为珠三角“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群之间唯一直连公路,将推动珠江两岸产业互联互通以及各类要素高效配置,在加快推进大湾区城市群融合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重点项目的南沙港铁路,建成后将打通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大大降低沿线地区企业物流成本,大幅度提高集装箱海铁联运海公铁联运比例。

  以中山为例,南沙港铁路在中山境内设货运黄圃站,中山正在依托南沙港铁路打造黄圃国际物流园区。南沙港铁路建成后,中山的物流效率将提升30%,出口海运通道也将打通,助力国际物流园区的发展。

  重大项目建设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引领,广东正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南海之滨,大亚湾畔,惠州大亚湾石化区,继总投资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在这开工后,总投资56亿美元的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云签约”仪式日前举行;在700米下的实验洞室里,工人正在沟通协调,抽水设备快速将地下水抽排到洞外,位于江门开平市金鸡镇的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建设工程正在紧张施工。

  这些项目的建设,都将在解决区域间、产业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奋斗号子

  我祖籍广州番禺,是珠江哺育出的子孙,从大学毕业至今,我已在广州港工作了30年、在南沙龙穴岛上工作了15年,于我个人而言时间很长,但对于千年繁盛的广州港这可能只是弹指一挥间,就在这短短的十几年间,广州港由河口万吨级港口走向了深水海港,发展是迅猛的,以前港口规模由小变大,现在是向智能化的产业升级。

  虎门水道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今天我还能在虎门水道全程参与一个现代化智能港口的建设,将所学所积累的港航知识在工作中实践提升,携手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国际竞争力,是大湾区建设给了我机会。

  ——广州港股份南沙工程办副总工程师凌小军

  1996年毕业参加工作后,我就投身到基础设施建设中,24年来走南闯北,先后参与了广州东南西环高速公路、深圳南坪快速路、沪昆高铁、宁夏宁煤化铁路等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每当驱车、坐高铁经过参建的工程,我都倍感自豪!如今回到我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故乡建设南沙港铁路,对我来说更是意义非凡。

  在施工中,我们不断运用创新成果推动南沙港铁路的建设,面对着工期的压力、技术的难题和复杂的地质环境。项目建成后,将直接服务于南沙港区集疏运和临港产业,大大降低沿线物流成本。将来我们可以骄傲地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我们一桩一梁的付出。

  ——中铁二十五局南沙港铁路项目总工程师冯碧空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柳时强 李赫 王彪 谢庆裕 马发洲 罗锐 戴晓晓 王春艳 董有逸

  通讯员:邓联旭 邹井棋

编辑:林涛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