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疫情下的“新生”!华南最小年龄患者心脏移植成功

2020-04-03 07:05 来源:南方网 朱晓枫

4月2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一名医生在检查小波(化名)的身体状况。南方日报记者 李细华 摄

  南方网讯 “感谢捐献者和医护人员,我的孩子才能活下来。”看到1岁的小波(化名)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小波的爸爸刘先生热泪盈眶:“我也要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把这份大爱传递下去。”

  4月2日,记者从广东省人民医院获悉,该院为年仅1岁的小患儿完成了华南地区年龄最小的心脏移植手术。疫情期间,孩子在捐献者的大爱和医护人员的努力下,获得了“新生”。

  出生3个月后,小波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这是一类异质性心肌病,是导致慢性心衰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严重时可并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和猝死。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有50%,10年生存率约25%,心脏移植是目前唯一已确立的外科治疗方法。但医生也告知,大部分供心都是成年心脏,婴幼儿的心脏捐献“比熊猫还稀有”。

  后来,刘先生来到广东省人民医院求医,他坦言,这是他最后的希望了。省人民医院心外科移植团队心外科成人二区主任黄劲松接诊。当时小波体重只有6.5kg,严重营养不良,连自行坐起都无法做到。同龄的1岁小男孩,平均体重是10kg左右。只有尽快进行心脏移植,小波才有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刘先生随后到7楼进行需要器官移植的登记,在等待时,他跑去楼梯间大哭了一场。“能够排队等待,就是有希望。想到孩子可能有救,我眼泪就下来了。”刘先生说。

  小波很幸运。不久后,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到CORTS分配信息,有一位血型相合的3岁儿童要捐献心脏。

  接到医院通知小波入院的电话,刘先生感觉自己的天都亮了。当晚,省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连夜紧急安排第二天手术的医护人员,协调手术器械,完善术前准备,致电中心血站提供手术用血,确保万无一失。

  但在手术室,医生们面临着另外一大难题。移植团队的麦明杰介绍,捐献者是一个3岁多将近4岁的儿童,体重有15kg。但是小波的体重只有捐献者的一半,会不会没有足够大的心包腔可以放置这个供心?因为扩张型心肌病,小波的心包腔本身就偏大,有一些可操作的空间。在移植团队、麻醉、体外循环等多学科合作下,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陈寄梅、黄劲松等专家用精湛的医术,通过精细的操作,手术总用时近6个小时,终于成功为小波进行了心脏移植。

  省人民医院的心脏移植团队吴敏医生介绍,婴幼儿的心脏移植手术难度比成人心脏移植手术的难度大很多。

  首先是寻找供体难,小患儿的病情又很危急,能不能成功等到供心是一个难题。此外,婴幼儿的心脏体积小,操作过程极其精细,所选用的缝线、手术器械都比成人手术所用的缝线、器械要精细得多。全国婴幼儿,特别是低体重儿的心脏移植手术开展少,手术操作风险大。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曾成功为体重只有1.09kg的超早产儿开展心脏手术,积累的经验对这个手术很有帮助。

  手术后,小波被送到重症监护室,当天晚上,他就清醒了。很快,小波就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接下来,患儿还要面对着排斥反应、感染的可能性、营养发育等诸多问题,我们医护人员心里绷着的那根弦还不能完全放松。”移植团队的吴怡锦说,移植术后病人因为免疫力低下,很容易感染,必须专人专护。

  疫情期间,医疗用品紧缺,为了节约口罩、帽子和隔离衣,看护小波的护士都主动延长工作时间,为了少上厕所,工作期间都不出来喝水。为了安抚家属的心情,医护人员每天还通过电话与家属沟通病情,并录制视频、拍摄照片以缓解家属的焦虑。

  经过医护团队近1个月的悉心照料,小波在经历痰多、反复肺不张、腹胀、消化不良等诸多小插曲后,已经恢复良好,喂养也比之前顺利。如今,小波的体重比术前增加了1.5kg,可以自己坐了,见人还会笑。“看着他水灵的大眼睛和纯真的笑脸,一切付出的努力都值得了。”护士长吴岚说。

  南方日报记者 朱晓枫 通讯员 吴梅芬

编辑:何柏梅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