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在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进行了一场紧凑的转运。随着其他医疗队陆续撤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二院”)医疗队,在把本病区病人及其他医疗队负责的重症患者进行转运和集中收治。
自2月7日出征武汉以来,中山二院医疗队已经在武汉前线坚守了51天。截至3月28日18时,医疗队负责的东7区累计收治患者93人,累计治愈出院72人。
“作为国家医疗队,我们会战斗到最后。这既是责任担当、慎终如始,也是给还没有出院的患者一颗定心丸、一份信心。”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山二院医疗队领队、医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许可慰说。
40多分钟完成10名病人转运
“把病人送到对应的房间,固定床位后做好登记,注意帮拿好病人的随身物品。”28日15时55分,转运正式开始。来自中山二院及协和本院的医护人员3至5人分为一组,整理好监测及治疗的仪器设备,协助病人收拾好随身行李物品后,小心翼翼地进行带床转运。
病区主任、中山二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周明根介绍,在医疗队刚进驻协和医院西院区时,为了满足应收尽收的要求,紧急改造病区,把7楼东病区改造为重症病区,患者最多时50个床位全部住满。目前,随着越来越多患者康复出院,7楼东病区还剩下10名住院患者。
“由于楼层的设计,西区才是隔离病房,东区都是清洁区。因此,我们队员每次进入7楼东病区,必须得从8楼东的清洁区进入,上下一层楼,穿过其他两个隔离病房,这个过程颇费周折。”周明根说,为了确保队员的安全,在条件已允许的情况下,医疗队决定进行转运调整。
为此,医疗队把7楼东病区的医疗设备和全部患者整体转运至8楼西病区。此外,还把其他准备撤离医疗队负责的重症患者也都收治进8楼西病区,继续为患者提供救治。
在当天转运的医护人员中,身高1.79米的中山二院“90后”男护士蔡传鄂在人群中特别显眼。由于怕个子高、动作过大造成防护服破漏,他在病房工作时会稍微弓着背。“我是ICU学科出身,对抢救、呼吸机这块熟悉些,来到这里其实工作内容是一样的,只不过换了个环境而已。”蔡传锷说。
记者在病房看到,从入舱对接、分配任务到转运安置,整个转运过程仅用时40多分钟。中山二院医疗队副领队、护理部副主任周雪贞介绍,这得益于此前所做的充分准备。
“28日上午我们已把新病区的物资都放置好,并提前排布好床位。重症病人转入病区ICU集中收治,男女房分开,把病情类似的病人放在一个房间。有感染情况、精神异常的病人则会单独安排房间。”周雪贞说。
把最强、最高水平的队伍留在最后
作为国家医疗队,中山二院医护人员将继续留守武汉“战场”,为每一个患者坚守战斗到最后。对于是否想家这个问题,队员们在回答时流露出温情一面。
中山二院呼吸科医生唐恬恬坦言,来到武汉后只哭了两次,一次是接受采访时谈到一个离世的病人;另外一次则是在3月20日晚上,看到部分医疗队回撤且得知在广东第一批医疗队的同事确定回程的时候。
唐恬恬说,毕业工作7年,自己平时都是积极阳光的性格。那天晚上把积压的情绪释放出来调整好以后,会以更勇敢、坚定的姿态做好接下来的抗疫工作。
“越到后面越要有打硬仗的准备,最近网上有句话让大家很受鼓舞,说国家把最强、最高水平的队伍留在最后。感谢国家的信任,我们将把最后的战场清理干净,不留隐患。”唐恬恬坚定地说。
在这50多天的战斗日夜里,中山二院积累下不少经验做法。这些也成为他们留下来打硬仗、啃硬骨头的底气。
许可慰表示,中山二院医疗队通过多学科合作,打好团队“配合战”。医疗队有重症医学科、呼吸科和急诊科的骨干人才,也有麻醉科、内科、外科等科室的精兵强将。发挥出多学科紧密协作的优势,医疗队针对每一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逐一拟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使患者得到全面的治疗。
同时,医护人员开启“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医生和护士形成相对固定的诊疗团队,以医护小组的形式为病人提供诊疗、护理、康复一体化的整体医疗服务。医护紧密协作,促进新冠肺炎重型及危重型患者诊治与护理的专业化、规范化,推动医护质量的持续改进。
在中山二院接管的病区,医疗队还因地制宜创立“逸仙ICU病房”。将普通重症病房改造成小型ICU,集中病区各类急救设施、采用重症医学科诊治流程和管理方式,配备具有ICU工作经验的医护团队,“集中火力”加强对危重症患者的深度救治。
许可慰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党委书记王景峰时刻心系前线,医院党委提出一切为了前线,竭尽全力支持前线抗疫。这些都给了大家莫大的鼓舞和动力。中山二院医疗队将继续坚守在抗疫最前线,直到疫情完全结束。不折不扣做到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圆满完成国家交付的重要任务。
南方日报武汉特派记者 吴帆 通讯员 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