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记者走进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施工现场,直击项目复工一线

复工防疫三道关

2020-02-19 08:23 来源:南方网 谢庆裕 黄鸿基

  深达28米的工作井下,挖掘机隆隆开动,施工人员面戴口罩、头戴安全帽、腰系安全绳,在工作井壁的四周手持工具进行混凝土凿毛、基底找平等作业。18日早晨,今年首个寒潮最冷的时候,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B3标段工地已是一派繁忙景象。

  作为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广东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基础性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后将通过世界最长的113公里地下输水管道,将清澈的西江水送至广州南沙以及珠江口东岸的东莞、深圳,进一步保障大湾区供水安全。自2月10日起,工程全线13个施工标段、24个工区全部有序复工,目前已有1400多名建设者奋战在工地上。

  疫情防控一丝不苟,复工建设稳步提速。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1周年之际,南方日报记者走进这项大湾区超级工程施工现场,直击项目复工复产一线。

  封闭管理,三级防护层层升级

  偌大的工作井旁边,吊臂起落,工程车穿梭。工人要从工区外围的生活区进入施工区乃至施工的核心——工作井,须经过复工防疫三道关。

  “您即将进入二级防护区域,请您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注意自身安全。”记者发现,每当工人靠近生活区与施工区交接处,广播就会响起。

  施工人员须戴上口罩和安全帽,在施工区门口接受体温检测,记下数据、名字等信息后,双手喷上消毒液,才能通过人脸识别进入施工区。

  中铁隧道局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B3标项目党支部书记张辽介绍,为做好施工防疫工作,工区划分出3个级别的防护区域,其中三级防护区域是最低级别的,也就是生活区,要做好体温检测、个人防护以及消毒杀菌;进入施工区就是二级防护区域,要戴上安全帽,穿上安全鞋;在井下进行特殊作业,如需要用混凝土对内衬墙凿毛时,就是处于一级防护区域,需要配上专用手套以及安全绳等。

  口罩、手套、消毒液……在防疫物资储备室,分门别类地储备着各种物资,保洁人员提着消毒喷嘴,穿梭于工区各处。“每天早上7点半和晚上6点各消毒1次,只要可能会被触摸的地方都要消毒。”张辽说。

  “我们还特意在外面租了房子,供返粤工人隔离,他们也很配合。”张辽说,工区解决好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把进区关,在疫情结束前,不轻易让员工外出。

  全面复工,骨干工人留守过年

  实施严格防控的,不仅B3标段。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人介绍,工程全线13个施工标段,均按照省主管部门要求,在具备建立防控体系、全面卫生消毒、开展宣传教育、实施封闭管理、配备防控物资、做好食堂管理、落实应急措施等7项复工条件后,从2月10日起全部复工。“截至16日16时,13个标段有1410人参与工程建设,所有参建者身体健康。”

  “为了确保工程推进顺利,春节期间关键环节都有骨干留守;为了做好防控,我们B3标段的班子成员在1月底就全部返岗了。”张辽说。

  四川人唐书华是过年留守的井下施工骨干之一,今年春节他一直在工地值班,在施工现场进行调度。“公司还组织留守的工人一起吃了年夜饭,挺开心的。工地里防控、消毒措施很到位,我们一点都不担心。”他说,每天都会跟家人视频聊天,让他们放心。

  为了确保钢筋半成品供应,钢筋加工生产线的工人也坚持留守。

  在钢筋加工棚,工人们合力用直螺纹剥肋滚轧机床给钢筋打磨螺纹,白色的润滑油从机器里不断喷出,之后通过箍筋弯曲机,把钢筋打造成合适的形状,不到15秒的时间,一根弯曲的钢筋就产生了。

  班长的李燕伟是河南人。他说,钢筋主要是做内衬墙主体用,钢筋加工生产线一般需10个工人,算上他现有的6名工作人员过年都没回家。“我希望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完美,尽我最大的努力推动工程提前按质按量完成。”

  6月底首台盾构机掘进狮子洋

  正是在施工人员的齐心协力下,虽然疫情防控丝毫不能松懈,但施工单位对工程如期推进充满信心。

  张辽表示,B3标承揽了5个工作井以及4个盾构区段的施工任务,年前开工的3个工作井均已全面复工生产,剩余的任务将按照今年的施工计划逐步实施。“接下来,工作井将从目前的地下28米深挖至52米,在6月底实现下穿珠江口狮子洋的盾构始发掘进,这也是全线控制性工程的关键。”

  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表示,2020年,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将在确保安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全面完成所有土地征用、所有施工点开工、关键线路盾构始发,年度计划实现盾构机始发25台,各类隧洞掘进累计7公里,完成投资31亿元,“届时将出现数十台盾构机在同一水利工程同时施工的壮观画面,这在国内水利工程史上实属罕见。”

  南方日报记者 谢庆裕 黄鸿基

编辑:何柏梅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