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没有人能对拐点作出严格预测,我们根据数学智能分析模型推断,2月中下旬应该会达到全国病例数的峰值或者平台期。”2月11日,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武汉前方的广东医疗队ICU治疗团队进行远程视频会诊,讨论疑难病例的治疗策略,同时就全国疫情发展趋势、危重症救治和武汉疫情应对等问题发表看法。
谈拐点预测▶▷
要视返程人群新发病例数综合判断
连日来,除湖北外,全国多地新发病例数出现下降趋势。针对公众关心的拐点何时出现这一问题,钟南山认为,2月中下旬应该会达到全国病例数的峰值或者平台期。这一预测是根据钟南山团队数学智能分析模型推断出的,该模型结合近日疫情实际不断完善,并综合考虑了各级政府强化干预、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
“什么时候会出现疫情的拐点?还要看返程高潮以后人群中新发病例数进行综合判断。”钟南山说。
全国大中城市返程潮会否引发新发病例新的高峰?钟南山给出否定的判断。他认为,经过春节及延长假期,外出人群多已度过14天的可能潜伏期,若存在感染应该已经发病,否则就说明没有感染。同时,各大城市都设立了哨点,在高速路口、铁路航空站场进行筛查,对防止疫情蔓延起着重要作用。
“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仍然是应对疫情最原始、最有效的办法,我们看到此前采取的强力干预措施已经产生了作用。”钟南山说。
谈重症救治▶▷
及时进行生命支持和机械通气治疗
“要关注继发感染的问题,有一些病人的继发感染可能不明显。”11日下午,在广医一院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的远程会诊上,钟南山等专家与在武汉前线的广医一院副院长、呼吸内科副主任张挪富等,对两例危重症病人情况进行讨论,制定治疗方案。
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与治疗,是目前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要及早进行干预,密切关注病情进展,及时进行生命支持和机械通气治疗,尽量减少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风险,这就要从抗病毒、抗炎治疗两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钟南山表示,开展远程会诊,就是希望能够共同探索一些更好的治疗方案,尽早对这些危重症患者进行干预。
协和医院西院是国家卫健委在武汉确定的专门收治危重症患者的医院之一,张挪富带领的广东医疗队重症患者救治医疗工作组接管了该院ICU病区,患者属于“重症中的重症”。
“我们建立了与广医一院后方联系机制,与院士团队就部分病人的个体化治疗广泛听取意见。”张挪富说,本次是该工作组与院士团队的首次远程会诊,今后预计每周至少开展一次。
谈武汉疫情▶▷
仍需继续努力,但将迎来改观
“目前,武汉每天新增病例没有明显减少,但也没有继续扩大增幅,应对疫情仍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钟南山说。
钟南山表示,这是21世纪我们遇到的第3次冠状病毒疫情,第一次是2003年的非典,第二次是2015年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尽管在病死率方面,新冠肺炎比前两者相对较低,但现在还没有彻底杜绝人传人的问题。”钟南山认为,目前武汉的首要任务是将未感染和已感染人群区分开来,防止出现新增感染,继续努力做好预防与控制。
近日,武汉多家方舱医院陆续建成投用,部分高校宿舍被临时征用,均用于专门收治确诊的轻症患者。
“我相信有了足够多的治疗场所,以及目前已有大约1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团队支援,再加上部队医疗力量的支持,武汉的情况应该会比较快得到改观。”钟南山说。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卞德龙 后方联动记者 朱晓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