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在调研过程中指导村民填写问卷。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推动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落地见效,2018年,省政协重点聚焦各地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和规划制定以及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大领域,开展协商式民主监督调研。近期,一轮新的更为深入的民主监督调研活动又在广东大地上展开。
省政协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协同,省、市、县三级政协联动,组成9个调研组,聚焦脱贫攻坚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两大领域,深入全省20个地级以上市的农村基层第一线开展民主监督调研活动。此次民主监督调研融协商、监督、调研于一体,走镇村入农家,做深做细做实调研工作,为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这两年通过多次的民主监督活动,我明显感到各个村的工作更扎实、接地气了,村容村貌也变得更美,有些委员提到的建议得到了落实。”省政协委员、广东龙发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忠阳说,我省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人居环境日益改善,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
省政协委员在肇庆市调研过程中与村民交流。本栏图片均由省政协提供
构建“四位一体”的监督调研体系
为掌握第一手资料,本次民主监督调研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以深入农村基层第一线开展实地调研为主要方式,构建调研组实地监督调研为主体,第三方实地调研为先导,基层民主监督员实地调研为补充的“四位一体”的监督调研体系。
在湛江、茂名,调研组先后深入9条村的田间地头,当面听取80户近百名农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在汕头、潮州,调研组在短短两天的时间内深入到4个县、8个镇(街道)、16个村,走访32个村民家庭;在阳江、江门,调研组先后实地调研了5个县(市、区)、6个镇、10个行政村,召开座谈会10场……
“我们看到许多村庄为落实乡村振兴、努力实现脱贫攻坚做了扎实的工作,不少贫困户顺利脱贫。”省政协委员、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日远说。
调研组选取若干省定贫困村和普通村为实地调研点,所选镇村均具有较强代表性。
清远市佛冈县石角镇三八村占地近30亩的众富兰花基地内铺满的一株株兰花,成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法宝”。45户贫困户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利用小额信贷政策筹集款项225万元,成立了合作社,并建起了兰花产业基地。
销售是由公司负责的吗?技术服务是谁提供的?项目目前的收入如何?……委员们针对兰花产业基地情况进行细致询问。根据专题需要,调研组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委员、邀请农工党省委会委员等专业人士参与。大家发挥各自专业所长,问得细、查得实,为各地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通过前期考察,三八村最终选择了兰花种植产业,并以企业为依托,寻求高校的技术支持,确保基地持续发展,建立扶贫长效机制。”原石角镇党委副书记李国杰介绍。
如今,村里有46户贫困户依靠项目的分红获得收入,实现脱贫。
“在各种‘硬件’的帮扶上,我们感受到了令人欣喜的变化,但感触更深的,是扶贫干部与贫困户之间心与心的交流。调研过程中,贫困户表现出的脱贫决心令人倍感振奋。”苏忠阳说,两年来,他参加了省政协组织的4次调研活动,也曾参与到暗访队伍中。他最深刻的感受是,暖心的政策已经逐步见效,农村发展势头良好。
除了实地调研、入户访谈、明察暗访等调研方式外,调研组还通过召开村社干部座谈会、农村群众恳谈会、翻阅资料等多种形式,深入基层、深入农户,力求准确掌握第一手材料,为建言献策打下基础。
各方专家“加持”提升调研专业性
为找准问题“对症下药”,确保民主监督取得实效,各调研组邀请2名民主党派人士和相关专家参加调研,强化调研工作的专业性。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调研组广泛深入基层,不停走村入户,全面调研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情况。
“作为一名医生,我特别关注农村的环境卫生与医疗保障。调研过程中,我明显感受到乡村在环境卫生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农村都变得干净、整洁、有序,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省政协委员、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行政副主任彭雪梅说。
为进一步做深做实民主监督调研,此前,省政协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蹲点调研,并对广东省14个地级市、21个县(市、区)、77个村、383位村干部、3112户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
数据显示,人居环境整治已在南粤大地结出丰硕成果。韶关、惠州、清远三市自然村“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完成率均已超过90%;汕头、潮州的村庄保洁覆盖面均达100%;珠海和中山两市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均超过95%……农村的巨大变化给参与监督调研的委员留下深刻印象。
“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不少村庄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不仅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还进一步促进乡村的美化建设。”省政协委员、香港建滔化工集团执行董事张广军说。
在韶关市始兴县太平镇水南村,一个个田园综合旅游项目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在肇庆四会市罗源镇铁坑村,保存完好的古村落,逐渐被发掘出来的丰富古文化,正将其变成一个古韵浓厚、生态环保的美丽乡村;在肇庆市广宁县江美村,红色文化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党史展览区、革命战斗故事区诉说的革命往事,正让江美村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农民在家门口卖起了自产自销的农产品,价格普遍比城里的便宜多了!”民革四会支部主委、全国一级建造师黄锦诚说,在村庄旅游产业发展的带动下,不少农民自发销售农产品。这些产品质量好、有特色,在城里买不到,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持之以恒深调研监督监在关键处
为了真正做到“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在点子上、监督监在关键处”,本次民主监督,调研组严格对标省委、省政府推动乡村振兴的12项硬任务,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面临的突出问题,开展实地调研“六问六核”,并提出了不少独到的意见建议。
近年来,我省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产业扶贫亟待加强、干部存在“三多三少三不够”现象、群众脱贫攻坚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依然存在。
“贫困户本身教育的缺失,以及缺乏技能方面的培养,难以让脱贫攻坚见长效。”省政协委员、广东药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任江涛建议,要更加注重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进一步推进农村职业化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增强农民的增收能力。
陈日远认为,要建立脱贫长效机制,推进扶贫产业的振兴发展。注重农村之间发展的差异化,因地制宜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项目,培养更多本地龙头企业,带动村民致富。
“三线”乱搭乱挂、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乱排放、危旧房和废弃猪牛栏影响村容村貌……农村“旧貌换新颜”的背后,“三清三拆三整治”质量不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缓慢、人居环境的长效管护机制未建立等痛点、难点问题依然有待进一步解决。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标准制定存在‘一刀切’问题,比如农村的垃圾处理标准需要与城市看齐,小村庄也要求建设污水处理厂等。”省政协委员、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年海说,环境整治应当注重科学性,要考虑到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本问题,因地制宜制定标准。
针对农村在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干部干、群众看”问题,省政协委员、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高级工程师钟金香建议,要提高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发挥村民的力量,鼓励村民参与到乡村的环境整治中。
在民主监督调研过程中,委员们发现,实地调研既能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也有利于推动基层工作提质增效。苏忠阳建议,要组织更多不同行业、领域的专家,持之以恒开展民主监督调研,建立定期的回访机制,为农村的发展建言献策,助力推进脱贫攻坚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南方日报记者 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