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代表,散会就了”“一个印章子,一个老头子”“人大工作经常‘撂荒’,人大干部处于‘配角’”……这些顺口溜,曾经真实地反映了各地县乡人大在很长时间里所处的尴尬境地。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广东乃至全国各地的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普遍薄弱,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权责被“虚化”、地位被“弱化”现象突出,绝大多数县乡人大存在“运行难、履职难、活动难”等问题。
但是,《法制日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自2017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先行先试,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期盼,探索实施针对县乡人大会议制度、组织建设、干部培训等十项创新举措以来,这样的颓势在南粤大地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良好态势。
经过三年的“创新+实干”,广东县乡人大工作发生了质的飞跃:县乡人大组织建设得到全面改善,工作经费得到充分保障,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代表联系群众更加务实有效,人大干部干劲十足。种种迹象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广东基层实践中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金十条”推动县乡人大步入新轨道
“以前,我们县乡人大工作没有方向感,想干却不敢干;县乡人大代表没有积极性,能干却不想干。”这是许多县乡人大工作者多年以前的共同“困窘”。
在五级人大中,县乡两级人大是实现基层民主的有效形式,更是党和国家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县乡人大的现实运行始终是一大“短板”,人大会议草草走过场、人大机构设置不全、人大代表履职难和人大权责被“虚化”、地位被“弱化”等情形并不罕见。
据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现有县级人大代表29488名,乡镇人大代表79318名。在2015年6月中共中央下发《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前,广东县乡人大组织建设比较薄弱,一些县级人大机构不健全,有45个县级人大常委会机关行政编制在15人以下,存在“一人委”“一人科室”等问题,近一半区(市)未设置街道人大工委,1144个乡镇仅有29个单独设立人大办公室。
2017年8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省财政厅和省人社厅制定《关于大力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此文件不仅搭建起了县乡人大的“四梁八柱”,而且直面近年来广东县乡人大最关心的工作和反映最集中、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加强党的领导、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工作规范等实实在在的十条措施创新打造“广东特色”,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补短板、破瓶颈、强筋骨,因此被喻为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金十条”。
记者了解到,为推动“金十条”落到实处,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不仅倾力做好宣传、指导、协调,而且全力督办,其推进力度和落实刚性前所未有。
在省人大常委会大力推动下,当年底,广东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取得重大成效,不仅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得到明显改善,一些长期制约发展的难题也得以解决:121个县级人大全部达到机构设置标准,机关工作人员全部达到16名以上;1144个乡镇人大全部单独设立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457个街道全部设立人大工委;乡镇人大工作和代表活动经费全部列入预算……
有县乡人大干部表示,“金十条”解决了县乡人大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标志着县乡人大工作步入了法治化、规范化的新轨道,预示着广东县乡人大工作进入了新时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县乡人大工作年”激活代表履职热情
近日,韶关市曲江区大塘镇的部分人大代表走进火山街的居民家中,打开水龙头,看着白花花的自来水流出来,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而见到回访的代表们,居民们也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表示感谢。
2019年8月,人大代表接到群众反映后调研发现,由于遭遇极端干旱天气,3个水源点提供的水源不足,造成1610多户居民生活用水困难。为此,在大塘镇十六届人大八次会议上,代表们提出了《关于解决塘口村村委16个自然村及火山街生活用水饮水问题的建议》,得到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抽取地下水、紧急启动开挖深水机井等措施,一举解决了这一民生难题。
记者注意到,当前,这样暖心的场景在广东随处可见。采访中,记者从人大代表们身上感受到了他们饱满的履职热情。
从不想干、不敢干到会干、能干,广东县乡人大代表的这种转变源于2018年6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印发实施的推进县乡人大工作的第二份重磅文件——《关于开展“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的指导意见》。为了充分激发县乡人大的职能作用,该文件提出用连续3年的时间全面推进县乡人大工作。
参与意见制定的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有关人士介绍说,前后两份文件的着力点和目的不同,前者重在大力推进基本建设,夯实组织基础;后者重在建章立制,通过丰富县乡人大履职载体与形式,巩固“金十条”的政策效果,推动县乡人大实现有效运转。
记者注意到,针对广东县乡人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薄弱环节,《意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其中包含不少刚性、量化、细化要求和补充:对县级人大而言,《意见》在围绕县级党委中心任务、规范会议组织、规范重大事项讨论决定、规范监督工作、规范代表作用发挥、规范人事选举任免工作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对乡镇人大而言,《意见》则在围绕乡镇党委中心任务、规范会议组织、规范重大事项讨论决定、规范主席团闭会期间工作等四个方面提出要求。同时,《意见》还首次明确推进县乡人大工作中省市县三级人大的职责分工。
在省人大常委会的不懈推动下,广东一举打破了多年束缚县乡人大工作的“紧箍咒”,促使基层人大迸发出了潜藏的巨大能量,基层人大工作因此稳健地走上了快车道,在发挥基层人大代表作用方面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和进步。
“案例征集”挖掘基层创新活力
“随着外来人口不断增加,社区停车越来越难,请问代表,目前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这个难题”……近日,东莞市厚街镇新塘社区会议室里,社区的6名市、镇人大代表依次向34名选民交出今年的履职“成绩单”,接受选民测评。
测评现场,围绕选民抛出的一个又一个民生问题,代表们一一作答。据悉,在社区开展代表履职测评工作,是厚街镇人大的一项创新举措。代表们称,通过述职评议,发现与群众接触得还不够深入,履职工作还需继续努力。
采访中,不少基层人大干部向记者反映:“如今,县乡人大既解决了‘会不会’问题,还解决了‘敢不敢’问题,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更能放开手脚去做‘自选动作’,让人大工作者想干也敢干,让代表能干也想干。”
长期坚持、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心在基层、关键在基层、创新在基层。如何从机制创新方面激发代表履职热情,服务和保障代表作用的发挥是摆在基层人大面前的一道大考题。
2018年4月至6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启动全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征集活动,旨在总结提炼基层人大的创新经验,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以期形成富有广东地方特色的县乡人大工作品牌。此次征集活动围绕创新议事形式、加强专题询问、重大事项票决、工作评议等15个选题展开。
活动一经推开,各地县乡人大积极响应。各地人大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自选动作”,创造性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代表履职活动,一大批创新举措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出。
茂名化州市人大探索形成了以创建村级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为平台、以推广“四阶段工作法”为抓手的工作新思路,推动代表回归“主业”;中山市小榄镇人大探索专业代表小组建设,弥补基层人大人员专业性不足短板,提升监督的专业化水平和实效;韶关市曲江区人大探索建立县乡人大工作绩效评价制度,推动镇人大工作走上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2019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继续开展第二届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征集,注重突出创新性、实效性和代表性、可推广性。据悉,近期将从征集的案例中推出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代表建议办理、代表述职和人大街道工委工作机制创新等方面的10个创新案例。
创新源泉在基层,动力在基层,经验也在基层。目前,广东各地基层人大工作的创新及成效迎来了一个“爆发期”,发挥基层人大代表作用实现了一次“大飞跃”,也充分证明广东县乡人大工作大有作为,也大有可为。
来源:法制日报 人大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