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16日,2019广州国际文学周开幕第二天,在暨南大学举办的“澳门文学的光荣与梦想”对话、在广州购书中心举办的《侬家正住莲花地:澳门历史建筑文化解码》分享会,以及在北京路联合书店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丛书之《在香港》新书分享会等,齐聚了粤港澳三地作家,共话写作经验。
16日上午,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澳门笔会理事长林中英、《香港文学》主编周洁茹、澳门笔会秘书长廖子馨、澳门作家黄文辉、陆奥雷、杨颖虹、袁绍珊、评论家申霞艳等粤港澳三地作家齐聚暨南大学。
在现场对谈中,几位澳门作家不约而同地说,澳门在地域概念上属于一个小城市,却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象——澳门不仅有中西文化的碰撞,也有着与亚非拉美多元文化的融合。“澳门在充当华语文学与葡萄牙语文学、英语文学沟通交流的桥梁上有天然的优势。”袁绍珊说。蒋述卓以澳门大学教授姚风的文章《小澳门大文化》举例评价道,澳门城市虽小,但是它所凝聚的文化却很有分量、很有底蕴,能够反映出国际视野。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是澳门文学繁荣的一个绝佳契机。”廖子馨说,以文学为纽带推动大湾区文化互通,才能有力支撑建设粤港澳三地、乃至海内外华人华侨共同的精神家园。她回忆道,上世纪80年代,大批作家在中国作协的组织下前往澳门交流,这对澳门报纸影响深远,如《澳门日报》开设了纯文学版,选刊各地作家优质文学作品,从而开启了“澳门文学起飞的时代”。
借着本次广州国际文学周的契机,港澳作家也各自携新书与读者分享创作故事与经验。16日下午,在《侬家正住莲花地:澳门历史建筑文化解码》分享会上,澳门作家黄文辉从澳门的历史建筑切入,介绍他如何在探索历史建筑的文化奥秘之中,挖掘一个个动人精彩的文化故事。
黄文辉曾参与澳门城区向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遗名录工作。他讲到,自16世纪开始,世界各地的人都在澳门留下了日记、游记、小说等题材丰富的文学作品,“在四百年的对外交流史中,澳门积淀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和故事,等待读者和作家去挖掘、探索。”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黄楚旋 实习生 王奕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