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横琴口岸作为连接横琴与澳门的重要陆路通道,目前采用的是传统的“两地两检”通关模式,即往来两地的人员、车辆必须经过两道关口、接受两次检查方可出入境。而即将启用的新横琴口岸,将全面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查验模式,从以往的“两地两检”变为“一地两检”。
面对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现状,珠海大横琴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大横琴公司”)把高质量完成好新横琴口岸建设任务,作为检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的“试金石”,全力以赴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口岸旅检大厅在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前夕建成投入使用。
党员技术尖兵促项目攻坚克难
“这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珠海市在建的最大单体基础设施项目。”中建二局的工作人员介绍,在这个“巨无霸”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上演着一个个攻坚克难的故事。
作为国内在施体量最大的桩基工程,该口岸通关区域有“大”“密”“长”等特点。其中,基坑施工面积约13.5万平方米,相当于19个标准足球场大小;而要打入地下的6500根桩基既长又密,平均长度超过100米,且桩基间距仅4米。
“由于超长桩相比普通桩施工更容易出现塌孔现象,施工时,项目部对钻孔垂直度、钻进速度、泥浆比重的控制都至关重要。”项目技术负责人黄俊说。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项目部全体员工使出浑身解数,不断改进完善桩基成孔施工方案,采用高频免共振锤下超长护筒和严格控制泥浆比重的方式,克服复杂的地质及超长桩施工的种种难点,最终解决了桩基成孔难这一大难题。数据显示,工程队耗时180天完成通关区域6500根桩的施工任务,比预期提前了15天。
在这过程中,党员干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针对施工技术难问题,项目部成立党员技术创新工作室,积极推动理念、制度、机制、方法创新;大横琴公司开展“当好建设口岸主力军”主题活动,让施工单位、查验单位党支部联建共建,开展劳动竞赛、青年联谊、廉政共建等活动。在建设线、经营线、服务线设立3个党小组推动党建与业务联动,以党建促进工程建设重难点问题快速解决。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党员干部带头开展技术创新,全力解决了项目建设西门头钢桁架整体提升、东侧屋面桁架滑移、莲花大桥弯桥顶推等技术难题。目前,新横琴口岸澳门侧通关区域机电工程累计完成100%,精装完成100%;珠海侧通关区域机电、精装同样完成100%,查验平台及莲花大桥出境匝道改造接近尾声。
同心协力推进项目快速建设
在新横琴口岸项目施工现场,竖立着一个以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为节点的倒计时牌,激励着现场数千名施工人员的斗志。
面对项目工程量大、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大横琴公司把施工现场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主阵地,聚焦区域问题和重难点环节,广泛收集一手资料,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和具体整改措施实行“对账销号”。
针对施工人员不足现状,大横琴公司动员下属其他公司近百名管理人员对口支援,充实到口岸建设一线;为充分挖掘人工效能,还采取转场协作等方式,动态协调施工单位的人员分工,提高项目建设效率。
而针对资金不足难题,大横琴公司在控制相关风险的前提下筹措资金,全力支持配合施工方开拓新的融资渠道,保障建设资金不断链。
此外,为了解决施工管理难题,大横琴公司实行网格化管理,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表格化、表格责任化的原则确定“路线图”,做到时间倒排、节点控制、奖惩分明,保障项目在第一时间协调破解各种难点问题。例如,统筹协调项目参建单位及其他周边项目单位,合理布置施工总平面和施工区域,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引入BIM技术用于项目建设,确保施工高效有序运转。
据统计,项目投入现场施工人员近7000人、机械设备500余台,全体建设者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思想共识不断攻坚克难,24小时不间断作业,以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力向目标节点推进。
南方日报记者 黄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