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今年以来,被高度关注和热议的经济话题,一个是粤港澳大湾区,一个是金融供给侧改革。”在11月3日举办的金融高质量发展广州峰会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如是表示。广东金融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粤港澳大湾区如何降成本、促产业和引人才?在这个云集国家级金融智库人才的峰会上,专家们围绕着这两个最受关注的话题,展开智力的碰撞。
广东金融:供给侧改革的“破”与“立”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指出,在经济下行压力依旧较大的背景下,单靠财政、金融等调控货币资金手段是不够的,唯有“真实调整”方能应对下行压力。他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真实调整,金融改革必须对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经济供给侧改革,归根到底是破和立的问题。破,就是降低资源在低效部门的配置;立,就是找到新的动能,促进资源在高效、有前景的部门重新优化配置。”国家金融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指出,金融供给侧改革要适应经济的供给侧改革,有效服务经济。
对于金融供给侧改革如何实施,李扬提出了三点措施: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其中,发展资本市场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李扬指出,中国经济是一个典型的债务驱动型经济,发展资本市场可以把债务资金转换成权益资金,把短期资金变成长期资金,从而消除金融风险源头——高杠杆的隐患。
中山证券研究所所长李湛针对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市场的供给侧改革指出,要加强对深圳资本市场的存量改革、增量试点以及吸引中长期资金,构建更加完备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提升直接融资比例以支持科创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在内地对支持创新创业的金融市场融资机制还不完善,创新企业市值占比有待提升。另外,从对科创企业的包容度来看,国外成熟市场基本都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而国内还在试点推进中。”李湛表示。
不过,李扬也提出,发展资本市场要考虑中国国情。在资本市场中不断开“新板”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但绝不可忽视原有市场的改革,更不可忽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体化。“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稳增长和去杠杆的矛盾更加凸显。如今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创造一个既能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又能不提高杠杆率的金融机制。”
李扬认为,这需要建设一个多层次、分工合理、相互支撑、内洽的资本市场。
广州:负债率很低在全国都令人羡慕
会议上,针对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的发展,专家们从不同角度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支招”。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广州金羊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张平认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包括广州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确实引领了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广州的金融发展很健康,增速很好,负债率很低,这在全国都令人羡慕。”
张平认为,广东应该通过四大路径发挥产融结合的优势:一是与香港和英、美、法系进一步对接,通过直接融资促进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二是推动绿色金融与澳门大陆法系对接,让广州与欧洲形成交易体系;三是推动租赁与实体经济深入对接,提升融资租赁行业服务制造业质量;四是通过“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创新生态”产融结合提供新路径。
针对如何发展金融科技的问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在圆桌论坛上表示,地方金融发展金融科技,需要研究先行、开放视野、安全优先。“粤港澳大湾区等金融集聚区的重中之重是风险安全管理,因为风险问题容易把所有的创新价值归零。”杨涛表示,科技孵化也很重要,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从底层技术到应用成果转化的能力,所以培育技术应用企业是重中之重,形成底层技术和金融应用的有效融合。
如何降低融资成本,也成为金融智囊们聚焦的所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军民从降低湾区融资成本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金融降低成本是经济走出这一轮周期的关键,大湾区最具有降低金融成本的条件。“建议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特定的跨境金融便利优势和资源优势,继续开放资金的跨境流动,从资金的供给端降低整个金融行业的成本。”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广州金羊金融研究院理事殷剑峰认为,广东提高资本边际效率有三大措施,分别是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技术进步、加大教育投入尤其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注重支持民企优化存量资本配置等。
人民银行佛山中心支行行长谢端纯在圆桌论坛上则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与营商环境有关。很多大型企业拖欠小微企业的货款,容易把商业信用问题变成金融问题。在谢端纯看来,这需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营商投资环境。
中山证券研究所所长李湛则表示,湾区内金融发展应制定差异化、互补化发展战略,避免无效的同质性竞争。“湾区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协同发展机制,广、深、港等城市错位发展得好,每个城市的金融都能得到差异化发展,在金融谱系里面有自己的位置。”
南方日报记者 黎华联 张艳 吴雨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