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茂名:承使命因油而生 再出发向海而兴

东华能源烷烃项目落地,博贺新港区开港

2019-09-29 08:07 来源:南方网

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丘立贺 摄

  从天空俯瞰茂名,最耀眼的莫过于中心城区西北角那一大片碧蓝的湖泊。

  湖的名字叫好心湖。平静的湖面下,藏着一甲子的岁月痕迹——

  70年前,这里是一片荒芜农田;60年前,发现这里的油页岩矿可开发100年、年产100万吨原油后,大江南北的建设者汇聚于此开矿炼油、修路筑城,掀开了这座工矿城市发展的第一页;5年前,一项生态修复工作在此展开,引水、种树、建馆、修路,采矿形成的“伤疤”被好心湖取代,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露天矿坑成功转型为生态公园,重化工业城市茂名绿色崛起再出发……

  60年的建设,茂名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城市建成区从建市之初的3.8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38平方公里,形成了“北优、中联、南拓、东进”的组团式城市格局。昔日拓荒创业的油城,正阔步向独具特色、令人向往的魅力城市迈进。

  如今,东华能源烷烃项目的落地,茂名港博贺新港区的开港,让茂名开启了向海而兴的新纪元。抢抓广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串珠成链建设沿海经济带的历史机遇,茂名正奋力建设产业实力雄厚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新增长极。

3月22日开港的茂名港博贺新港区广港通用码头。丘立贺 摄

  因油而生▶▷

  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居国内第一方阵

  “先有露天矿,再有茂名市,茂名因油而兴。”黎安兰是露天矿最后一任矿长,常“回家”看看的他,站在好心湖边感慨万千:当年热火朝天地开矿炼油的情景已然不再,经过数年生态修复,露天矿变身为公园和绿洲。

  1958年,这座日后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露天矿山破土动工,上万名技术人员和工人从五湖四海汇聚茂名。1959年,茂名撤县建市。

  从采矿炼油工业中崛起的茂名市,被称之为“南方油城”。时至今日,茂名已转型为以加工进口原油为主的中国石化产业龙头城市。

  比茂名建市还要早4年成立的茂名石化,是油城崛起的见证者,其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能力在国内均处于第一方阵,带动形成千亿级的石化产业集群。

  “茂名石化是新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家炼化企业,国内首座千万吨级炼厂和首座百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经历了新中国石油化工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全过程。”茂名石化公司总经理尹兆林说。

  石化产业是茂名最大的基本盘。对于如何发展石化产业,茂名的态度非常鲜明:深化拓展石化产业链,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在巩固国内龙头地位的基础上,向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迈进。

  在茂名石化的“墙外”,渐渐聚集起数百亿石油炼化链条下游产业集群,涌现出一批石化行业细分领域“单打冠军”企业。广东众和化塑生产的丁苯透明抗冲树脂产品、广东新华粤生产的高纯双环戊二烯产品均打破了国际垄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虽是重化工业城市,茂名空气质量连续三年稳居全省前三,今年上半年位居全省第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比翼齐飞,正是茂名当前发展态势的生动体现。

  向海而兴▶▷

  从“单核”向“多核驱动”转型

  向海而兴,是千百年来贯穿茂名发展史、历久弥新的活力密码。

  1400多年前,“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的冼夫人,从博贺港扬帆起航,踏浪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吹响茂名向海而兴号角。美丽富饶的茂名海岸线,也经由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接驳全球“大航海时代”。

  今天,茂名的最大优势在海洋,茂名的最大潜力在海洋,茂名的最好出路也在海洋。

  骄阳似火的盛夏,茂名港博贺新港区通用码头一片繁忙。今年3月,随着茂名港博贺新港区的开港,几代茂名人的深水大港梦想变成现实。预计到2030年,港区吞吐量将达到11200万吨。

  7月,茂名携手广州港集团共同开发博贺新港区,建设高水平港口。8月,茂名引入化工领域龙头企业东华能源,打造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源产业园。分析认为,招商引入龙头性、标杆性的企业,有助于茂名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

  近些年来,茂名经济发展渐渐摆脱了石化独大、结构相对单一的“单核”之貌,呈现出“多核驱动”发展之势,形成石化产业、滨海旅游、农副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加工、特色轻工纺织、医药与健康、金属加工及先进装备制造等特色主导产业。

  “建深水大港、兴现代产业、造滨海新城,引领沿海经济带大建设大发展,是茂名历史上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重大事业。”茂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志晖表示,茂名将以港口的大进大出推动临港产业大发展,打造海上能源新通道,打造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全面加快海洋经济发展,从而推动港、业、城联动发展,进而与沿海经济带城市串珠成链,更好融入大湾区建设。

气势磅礴的茂名港博贺新港区防波堤如巨人般伸开双臂拥抱大海。吴冠廷 摄

  绿色发展▶▷

  形成山海联动发展新格局

  包茂高速公路粤境段在茂名。驾车从位于电白的南终点向北进发,从滨海平原穿越漫山荔枝林,地势逐渐抬高进入连绵大山。一路上,茂名的地形风貌一览无遗。

  背靠云开山脉,面朝浩瀚南海,中部连绵着丘陵、台地和平原,茂名是一座拥有山海全地形资源的城市。因此,茂名市域范围既有部分属于沿海经济带,也有部分处于生态功能区。

  在写好一篇“向海发展”文章的同时,实现山海联动是推动茂名形成全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关键。今年8月召开的茂名市委全会提出,将着力打造沿海蓝色经济增长带和山区绿色经济发展带。

  越织越密的快速交通网,让要素流动更加快捷。2018年7月,茂名进入动车时代,历史性融入珠三角2小时经济圈。汕湛高速、西部快线、潘州大道相继通车,继续推进的“六纵三横”路网建设,快速串联各组团。

  念好“山海经”,搞好“大合唱”,县域经济唱主角。数据显示,在粤东粤西粤北县域经济整体排行中,茂名的各区、县级市排名总体靠前。2018年,茂名县域工业园区扩能增效,新增2个产业集聚地。6个省级园区投产项目24个,承接珠三角梯度转移项目30个,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14亿元,增长10.9%。

  “山海联动”的茂名,正全力守护着“茂名蓝”和“生态美”,为向海发展增添了一抹厚重的“绿色”。小东江是全省“六河”整治中唯一连续4年达标河流;“城市伤疤”露天矿已变身生态公园,是全国生态修复的典型案例。在信宜,通过发展绿色经济打造大湾区的“后花园”和“康养地”。

  生态红利不断刷新茂名的高颜值。2018年,茂名获得央视《魅力中国城》颁发的“年度魅力文旅发展潜力城市”称号,“山海之旅心灵之约”旅游线路获“年度魅力主题线路”荣誉。2018年,茂名旅游接待突破4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26亿元,同比增长29.7%。

  四城同创▶▷

  擦亮“滨海绿城、好心茂名”品牌

  茂名的文化根脉源远流长。位于茂名滨海新区的冼太夫人故里,冼夫人铜像正端坐在中轴线上。冼夫人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巾帼英雄第一人”。《隋书·谯国夫人传》记载,冼夫人晚年告诫子孙:“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

  “好心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茂名城市的独特标识。近年来,茂名从全市层面将“好心文化”予以提炼,擦亮“滨海绿城、好心茂名”城市品牌。

  “‘好心文化’就是茂名人的文化自信。”茂名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古洁在一次投资推介会上说,“我们十分珍视‘好心文化’,将‘好心’熔铸于城市方方面面,融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圈’,越来越多的茂名人都在践行‘好心’精神。”

  “好心”是城市的“根”和“魂”,展现的是“爱国爱民、诚信包容、实干图强”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核;“滨海”是城市的区位和方向,展现的是面朝大海的诗意和向海而兴的追求;“绿城”是城市的生态底色,展现的是森林城市、水果之乡、四季花开的美好图景,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

  城市品牌内涵凝聚共识。如今的露天矿生态公园,矿坑湖被命名为“好心湖”;好心茂名人、好心茂名家庭、茂名好网民评选等活动相继举行;好心公园、好家风公园鳞次栉比,“好心茂名”LOGO随处可见。今年7月,广东省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会在茂名举行,41名“广东好人”相约好心之城。

  近年来,茂名应势同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好心平安茂名“四城同创”。“四城同创”是城市精气神的一种体现,更是城市自信的一种展现。

  在央视第一季《魅力中国城》的舞台上,全国32城同台比拼城市魅力。“滨海绿城、好心茂名”一路披荆斩棘,赢得总分第一。如巨石投水荡起无边涟漪,“冠军光环”不仅让好心茂名成为吸睛的旅游目的地,还激发起全域旅游热,推动茂名从“南方油城”向“南方游城”蝶变。


  时光印记

  城市“伤痕”变身好心绿湖

  茂名露天矿公园的时空变迁,折射南方油城发展轨迹

  “好大一片湖!水就像马尔代夫一样,清澈碧蓝的。”好心湖畔,游人络绎不绝,人们为湖水的美而惊叹。5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开采油页岩留下的10.07平方公里露天矿坑。经过引水、种树、建馆、修路……昔日“城市伤疤”露天矿矿区遗址,如今已蝶变成生态公园。

  拓荒精神传承至今

  83岁的黎安兰是露天矿最后一任矿长,祖籍梅县的他把青春挥洒在了茂名大地上,在矿区工作近40年。

  黎安兰对露天矿建设初期记忆犹新:来自五湖四海的十几万建设大军,靠着肩挑手提板车拉,在茂名公馆的雷打岭附近打响了“挖岩取火”大会战。他们先在雷打岭建起一座小型试验炉,进行油母页岩提炼原油试验。接着兴建了大型干馏炉和炼油厂,炼出一桶桶油。

  从1962年正式投产至1993年1月停产,茂名露天矿累计开采油页岩1.02亿吨,生产页岩原油292万吨,相当于1949年全国原油产量的24倍。

  今年3月22日是茂名建市60周年的日子,茂名借此时机召开沿海经济带发展推进大会,吹响向海而兴的号角。“当年开采油页岩的时候,我们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才、缺设备,硬是靠着从‘石头里榨出油来’的奋斗精神建起了一座南方油城,为新中国摘掉‘贫油国’帽子作出积极贡献。”许志晖在大会上如此总结。

  “工人最多的时候有3600人,工人们住在矿山边上的平房里,条件很简陋。那时候没有奖金,只有工资,但是大家都没有怨言,每天上班8小时都是拼命挖矿,每年产量10万吨。”黎安兰说,当年露天矿建设者留下的拓荒精神,至今仍激励着茂名这座年轻城市生生不息地奋斗。

  过去,茂名因油而兴;未来,茂名将向海而兴。“回顾茂名建市60年的历程,最值得纪念的是茂名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是城市不断发展的‘精神脊梁’,也将极大地激发起茂名加快发展的磅礴力量。”许志晖说。

  “蓝色瞳孔”窥见油城转身

  游人如织的露天矿生态公园,是年轻人拍婚纱照最时髦的取景地。清澈碧蓝的湖面,犹如城市的“蓝色瞳孔”,窥见茂名绿色崛起再出发。

  杨光林也是见过“湖底世界”的人。他在露天矿工作21年,是露天矿采矿队最后一批学徒,经历过露天矿停产的没落。

  1993年露天矿停产时,开采量仅占总储量的2%,除了油页岩之外,还有丰富的高岭土、煤炭储量,总价值预估高达3000亿元。杨光林也有过不明白的时候:脚底下就是金子,为什么不挖了呢?

  离开矿区后,杨光林一直在城区工作生活。直到2016年底,初步建成的露天矿生态公园迎来一场万人徒步节,他才第一次回到故地,为眼前的旧貌换新颜感叹。

  “看这蓝色的湖水,看这葱郁的树林。真好!”杨光林清楚地记得:“矿坑挖得很深,挖下去四五十米,水都渗进去了,周围农村就没有水吃了。要是放炮,周围农村房子被震裂的都有。”

  在露天矿整治过程中,茂名虽然放弃了直接开矿的收益,但在这里建成了一个湖清景美、树绿花艳的生态公园,周边群众还建起了农家乐、乡村旅游等。目前,“好心湖畔”国家田园综合体已经动工建设,矿区周边群众真正收获了绿色发展的“金山”。

  “露天矿是茂名市的发祥地,不能让露天矿成为城市的‘疤痕’。”黎安兰尽管对关停露天矿深感惋惜,但对于生态修复的意义看得更通透:“矿藏好比‘及时雨’,挖一挖效益立竿见影,但我们更要给子孙后代留下‘长流水’!”

  如今,茂名开启了从传统石油化工向绿色化工和氢能源产业链转型的新征程。驶上发展快车道的茂名,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质量推进沿海经济带建设,通过新旧动能的转换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滨海绿城。

  奋斗者说

  茂名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冬:

  “茂名向海而兴的‘龙头’抬起来了”

  在茂名港博贺新港区通用码头,一字排开的8台大型门吊向海而立,筑起壮硕有力的臂弯。从前难以想象的图景变为现实,令茂名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冬深感自豪:“向海而兴,开发深水港就好比‘龙头’,现在龙头终于抬起来了。”

  荒滩上崛起现代化深水大港

  在茂名沿海建设大港口,是几代茂名人的梦想。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将博贺列为全国需建的九大良港之一。如今,百年梦想照进现实。

  作为港口建设者,7年前,刘冬从深圳来到茂名。2013年12月,博贺新港区东西防波堤工程正式动工建设。到今年3月22日开港,刘冬与无数的建设者日夜坚守在项目最前线,把一片滩涂开发成深水大港。

  “困难比想象中多。”在交通不便、水电未通的建设初期,如何防住台风袭击是极具挑战性的难题。经历多次抗击台风后,他们总结的经验成了别人研磨的样本。“我们把港区整体建设时序策划、项目防台等经验写成论文,发表到了部级核心期刊上。”刘冬说。

  创业建城的茂名人从不缺奋斗精神。当年开采油页岩,茂名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才、缺设备,硬是靠着从“石头里榨出油来”的奋斗精神建起了一座南方油城,为新中国摘掉“贫油国”帽子作出积极贡献;如今在博贺建设深水大港,没有水,没有电,也缺资金、缺人才,但硬是靠着一种无私无畏、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在一片荒滩上崛起了一座现代化深水大港。

  茂名滨海梦从这里腾飞

  茂名有向海发展的传统,美丽富饶的博贺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接驳全球“大航海时代”。作为广东省内离马六甲海峡国际航线最近的港口之一,茂名港博贺新港区的开港无疑为茂名在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大潮中奋勇争先增添了关键筹码。

  茂名港博贺新港区具有水深良好、泥沙回淤少、维护成本低等优越条件。“这些优良条件在沿海港口当中是不多见的,也是国内少有的正在建的30万吨级的深水港区。”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通过建设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码头,不仅优化了茂名港港口布局和结构、高效提升港口吞吐能力,还增强了港口功能和竞争力。

  “建设博贺新港区目标是明确的,茂名滨海梦正从这里腾飞。”刘冬表示,新港区设计吞吐能力约1.5亿吨,在继续承担茂名石化的油气化工品接卸任务、满足重化工业发展的基础上,依托大型专业化深水码头,促进电力、冶金、石化等临港产业发展,将成为茂名打造沿海经济带上新增长极的“爆点”,引燃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大潮。

  南方日报记者 刘俊 刘栋铭 通讯员 张平泰 江海生

编辑:林涛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