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如果不了解这个村子的变迁,你可能就不算真正了解深圳

2019-09-17 08:15 来源:南方网
.

 

  位于深圳市莲花山脚下的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是不少人快速了解深圳历史变迁的窗口。

  在“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 现场, 一张数百人合照的老照片,常常会引起参观者的关注。

  这张照片拍摄于1997年的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红白相间的村广场大楼下,村民们穿着鲜艳的衣服,脸上挂着笑容。彼时,它刚获评“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示范点”。

  如果说,深圳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奇迹,那么,作为深圳600多个社区中的一员,南岭村的发展史,可谓是深圳农村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巨变的缩影。

1983年,正在建设中的南岭村。

  40多年前的南岭村,因为穷和脏,被人称为“鸭屎围”,这里仅有百余户居民,村民年均收入不足100元,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时任南岭村第一生产队队长的张伟基回忆,“那时连稀饭都难喝上,村里靠贷款,去别处购买红薯才能勉强充饥。衣服上也是打满补丁。”

张伟基。

  穷则思变,南岭村人紧抓改革开放机遇,改写命运。从落实“分田到户”到诞生最早一批内联企业,再到大力引进“三来一补”。20世纪90年代,这里已经办起20多间工厂,生产的电子、电器、五金、皮革、玩具、丝花等10多种产品,远销香港、东南亚和欧美市场。大部分村民进厂务工,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的第一次转型。

1983年,南岭村建成第一条水泥路。

  村民也过上了富裕生活。“之前一家人挤在十几平米的平房,90年代初,住上了两层楼小洋房。”南岭村村民李文京说。

1991年,南方日报刊发报道《村庄里的城市》。

  据《南方日报》1991年10月15日《村庄里的城市》一文报道,致富后,南岭村还通水通电,建起医院、学校、邮电所、农贸市场,兴办文化事业、完善投资环境。村里的儿童免费入园入学,各种文娱活动也丰富无比。

80年代初,南岭村出现了商业街。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的农村集体经济非常活跃,可以说当年的‘三来一补’就是通过他们发展起来,他们也承担了部分公共服务职能。”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易明认为,深圳的农村集体经济对于深圳从农业化快速进入到工业化时代,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0年8月26日,南方日报刊发的《特区20年》专题中,专门报道了南岭村的发展。

  在深圳市的统一部署下,2004年开始推进农村城市化,由村改制为社区,南岭村成立了社区股份合作公司。 “南岭村和深圳的许多社区一样,靠传统的‘出租经济’获得了发展,但这难以为继,必须要变。”2001年,拥有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的张育彪,从父亲张伟基手里接棒,成为南岭村新“带头人”,他想做的是依托社区土地等资源,培养“会下金蛋的母鸡”。

张育彪。

  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000年左右, 传统的“三来一补”产业受到新兴产业的冲击,加之国家、深圳发展战略的调整,深圳社区经济面临转型关口。

  升级旧工业区,办起五星级酒店,进军商业、文化产业……进入21世纪后,南岭村进行诸多探索,也实现了从工业经济到全面发展的第二次转型升级。 数据显示,2017年,南岭村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3亿元,村民人均年分红达15万元。

  新时期,社区经济如何与特区经济同频共振?

  “从过去的种田、种房子,我们现在要种高科技企业,把集体经济组织培育成一个现代化、多元化的产业集团。” 张育彪说。

  2017年10月19日,南方日报在 “十九大时光”栏目中报道了南岭村近年的目标:《再造一个绿色现代化新型社区》。

  打造科技园,引进科技型创新企业;成立深圳首只社区集体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并组建专业团队瞄准人工智能、5G应用、生命健康、新能源等新一轮产业变革方向布局投资……南岭村正在转型之路上狂奔。

  在深圳龙岗南岭1983创意小镇,康体生命公司的科研人员正在加紧研发新型抗体。

  尽管道路坎坷,但张育彪坚信,目标、方向是对的,“带着村民敲钟上市,我有信心三年内可以实现。也希望为深圳社区经济转型趟出一条路。”

  如今,深圳社区经济的转型探索仍在继续。期待其蝶变,更好地助力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少数 关键作为

  文|丁建庭

  深圳南岭村,曾经贫穷落后、破旧不堪,如今繁华得让人不敢置信。这既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和独特的区位优势,也得益于“关键少数”的关键作为。

  俗话说:“群雁高飞头雁领。”改革开放以来,从“分田到户”到“洗脚上田”“内联外引”,再到“种房子”“种高科技企业”,南岭村紧紧抓住时代机遇,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快速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这其中,村党支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村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了领路先飞作用。

南岭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关键少数”要发挥头雁效应,必须目光长远,具有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如果村党支部书记只是想着首先给自己捞好处、得实惠,那么得人心、让人服、共同富裕就是天方夜谭。试想上世纪80年代初,南岭村获得43万元的国家征地补偿款后,作为能从分钱中获益最大的时任党支部书记张伟基没有力排众议,没有带头把补偿款划归集体,没有带领村民走集体富裕之路,或许就没有南岭村后来的腾飞,至少会延迟许久。

  “关键少数”要发挥头雁效应,必须审时度势,具有干事不避事的进取精神。如果循着过去的经验模式“守业”,南岭村的日子短期内并不会差,但在国家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继续为落后产能当“房东”,迟早有一天难以为继。诚如现任南岭村社区党委书记张育彪所言:“不当书记我并不在乎,最重要的是希望带领村民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新南岭。”“关键少数”就要有拎着乌纱帽干事的担当。

  发展未有穷期,奋斗永不言止。

  今天,深圳正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不管是南岭村还是整个深圳市,都更加需要“关键少数”有关键作为。

  【统筹】陈枫 罗彦军 曹斯 郑佳欣

  【脚本/配音】孙颖

  【采写】孙颖 刘越亚 戴晓晓

  【图片】朱洪波 罗斌豪

  【拍摄】朱洪波 谢昊燃(部分素材由南岭村提供)

  【制作】王良珏 何志豪 陈明记 黄泽伟 刘子葵 张西陆

编辑:林涛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