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为深圳未来发展擘画了一张壮阔蓝图。
全球标杆城市,要树立起民生幸福标杆。“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圳需要逐条落实《意见》要求,可谓任重道远。
打好“组合拳”▶▷
争当教育发展先行示范区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好的教育,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好的教师。深圳市教育局召开的传达学习贯彻《意见》精神的党组会议提出,坚持把教师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善待教师,提升教师待遇和幸福感,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深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标《意见》要求,深圳正全面深入谋划教育提质顶层设计,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加强教育研究和改革实验;打好高标准办好学前教育、扩大中小学教育规模、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组合拳;充分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快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打造创新型城市职业教育体系,引进先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适应“双元”育人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强国职业教育高地。
如何尽快补全教育资源体系,真正做到优质均衡,是深圳此次教育先行先试的难点之一。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突飞猛进,但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素质教育尚未有效落实、教师队伍建设仍显滞后,依旧是现实。”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希望深圳能在基础教育的改革创新发展上大胆探索,走在全国前列,争当基础教育发展先行示范区。
一流的创新能力,必须有一流的大学和基础研究作支撑。近年来,深圳一直在着力集聚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推动深圳高等教育跨越式、国际化发展。据深圳市政府相关负责人披露,深圳计划未来10年投入1500亿元,集中资源办更多高水平大学,力争到2025年在校生超过25万人,成为高等教育强市之一。
在日前正式发布的2019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两所深圳高校——深圳大学与南方科技大学首次进入世界500强大学榜单,并双双进入内地高校前50强。深圳教育,有望在可见的将来,成为这座城市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积聚“硬核”实力▶▷
让大病不出深圳
教育、医疗是最大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教育类似,深圳的医疗事业发展,过去也经常被很多人“吐槽”。
《意见》中,为深圳医疗加快优质均衡发展,开出了“加快构建国际一流的整合型优质医疗服务体系”,“扩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培养、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体系”等“药方”。
一批批医疗界“大牛”,正在成为新深圳人。2017年,郑智华离开工作学习了近30年的肾内科“国家队”——中山一院肾内科,全职来到深圳光明筹备中山七院开业。他迅速组建了一支一流肾内风湿科团队,“硬核”的实力很快把欧美、香港和东南亚的患者都吸引到了深圳。接下来,深圳将持续加快高水平医院建设,继续实施“三名工程”,打造国际化医疗高地。
一系列重磅医改举措,正在逐渐提升深圳的医疗健康事业水平。今年6月,深圳市卫健委发布了相关文件,将全市现有23家市属公立医院和50家区属公立医院“一分为二”,为深圳人看病“兜底”,让大病不出深圳。市属公立医院牵头建区域医疗中心,主攻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区属公立医院则建基层医疗集团,主攻占比高达90%以上的常见病、多发病。
深圳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贯彻落实《意见》要求,将把深化医改与推进健康深圳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区域综合医改,加强医疗、医保、医药及公共卫生等改革集成创新,构建国际一流的整合型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深化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建设一流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城市;探索与国际接轨的医疗卫生管理机制,布局建设国际医疗城,推进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创新型卫生健康研究院、高水平国际医院、国际化专科医生培训中心等建设。
发力“潜力板”▶▷
探索民生幸福“深圳方案”
近年来,年轻的深圳,在教育、医疗之外,养老问题日益成为民生事业的“新难题”。
结合《意见》要求,深圳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调动政府、市场、社会3种力量,做实政府基本保障、居家社区联动、机构养老3种服务,形成涵盖市、区、街道、社区、小区和家庭6个层级的养老服务体系,着力实现老有颐养。
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剑指高房价“大城市病”,2018年8月,深圳推出新一轮住房制度改革,着力构建多层次、差异化、全覆盖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
改革最大的亮点,是实现了住房供给中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比例的大逆转,商品房占四成,而保障性住房将占六成;后者又分为租赁住房、安居住房、人才住房三大类别,被舆论称为“二次”房改。
民生问题大过天,枝枝叶叶都关情。政府供给,如何更好地适配群众需求?近年来,福田、罗湖等区相继启动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根据群众意见,形成民生实事选题的意见建议。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决定,这项制度今年要在全市推广。
登高望远,未来可期。“深圳目前与国际一流城市相比,的确仍然存在不少短板。不过,这些短板也将是最大的潜力板。”在广东省委改革办副主任李军晓看来,未来,深圳必将成为一个代表中国形象、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方案的“全球城市”。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张光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