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广东日记|这是“小小联合国”,曾经他们想逃离,如今舍不得走

2019-08-23 07:21 来源:南方网 胡良光 林亚茗 马喜生 董谦君 陈舒婷

 

.

  ▲点击观看视频

  肇庆大旺,曾经的血吸虫病重灾区已经华丽转身为国家高新区;珠海平沙,糖厂旧址“变身”成了文创园;惠州潼侨,归侨们乐滋滋地搬进了花园小区……这些地方,过去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广东华侨农场。

  珠海市平沙华侨农场。

  上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为集中安置归难侨,中国在7个省区设立了华侨农场。广东23个华侨农场安置了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8.4万名归难侨,是全国华侨农场数量和安置归难侨人数最多的省份。

  1978年广州各界在黄埔港欢送中国派往越南的接侨船。

  1978年10月从越南来到大旺的场景,至今印在苏春福的脑海里:“放眼望去,一片山野都是甘蔗林和香蕉树,房子也破旧不堪。刚抵达的时候,一些人不愿意下车,有的女同胞还哭了起来。”

  今年57岁的苏春福坦言,不少人之前住在越南的大城市里,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不错,心理落差自然大,后来也渐渐适应了。

  像苏春福一样的海外游子们汇聚到华侨农场,用勤劳的双手开辟新的家园。

  “华侨农场是在特殊历史时期设立的特殊单位。当时国家和省都把华侨农场职工作为全民所有制农业企业工人来定位和安排,他们的生活水平略高于当地水平。”广东省委统战部侨务综合处处长吴晓生说。

  革命老同志给农场职工上课。

  多元的文化,也使华侨农场有了“小小联合国”之称。糖、茶、果、奶,成为这里产出的“四大件”,远销各地。

  然而,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席卷全国,华侨农场周边地区发展起来了;由于管理体制僵化、自然条件落后和相对封闭,曾经令人羡慕的华侨农场却掉队了。

  1989年11月航拍平沙糖厂。

  华侨农场向何处去?

  1985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国营华侨农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华侨农场由中央和省侨务部门主管的领导体制改为由地方人民政府领导的改革发展方向,拉开了华侨农场改革发展的序幕。

  1988年9月3日,南方日报头版刊发消息,宣告广东率先在全国探索实施了以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三融入”为导向的华侨农场改革。

  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带来了一些起色,但几十年积聚下来的问题,难以一蹴而就。

  华侨农场改制后,珠海平沙管理区成立。

  “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统负盈亏;改革开放后,农场自负盈亏,矛盾就凸显了。”大旺华侨农场原场长、肇庆大旺综合经济开发区原区长张兆熊将原因归结为“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所有制单一”。

  上世纪90年代初大旺农贸市场。

  他说,农场既是安置归难侨的事业性基地,又是进行经济生产的企业实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包含了学校、公安、医院等机构,日常开支大、部门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有人还用“不工不农、不城不乡、不政不企”来形容华侨农场的尴尬。

  20世纪80年代的平沙中心小学。

  有统计显示:2003年左右,全省华侨农场归难侨居住危房面积竟高达37.3万平方米,占归难侨住房面积的40%;23个华侨农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债务“包袱”,少则一两千万,多则三四亿。

  “华侨农场往昔的辉煌,得益于计划经济条件下华侨农场的体制优势;华侨农场后来的发展瓶颈和困难,主要原因在于体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势在必行。”吴晓生一言以蔽之。

  2007年3月,在总结广东“三融入”经验的基础上,国家正式吹响了新一轮华侨农场改革发展的号角。随后,广东也明确了2015年华侨农场要彻底告别旧有的管理体制,与所在地实现同地同城同步可持续发展。

  各方助力,让广东华侨农场地区迈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肇庆国家高新区(原大旺华侨农场)城区。郑一见摄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全省华侨农场地区共引进工业项目超过1000个,投资总额超过700亿元,金属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化工医药、游艇制造、物流、农业、旅游等特色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经过8年努力,广东华侨农场“脱胎换骨”,全部改制为镇街、经济管理区、开发区和企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在惠州潼侨镇(前身为潼湖华侨农场),印尼归侨黄瑞丰一家只出了1万多元,就从年久失修的泥瓦房搬进了窗明几净的高层公寓,面积大了不止一倍。

  如今,有些华侨农场地区还被纳入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空港经济区、国家或省市高新区,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方面,可以进一步发挥侨力资源、国有土地资源和区位交通等优势,作出新的贡献。

  年轻时,第一代归难侨苏春福一心想逃离大旺,现在他已经舍不得走。2年半前,归侨子弟唐德勤回到大旺工作;见证着家乡的变化,他既自豪又充满干劲。这样的故事,在广东华侨农场地区屡见不鲜……

  凝聚侨心发挥侨力

  文|丁建庭

  华侨农场,一个独特的历史存在,或许现在许多人都不知道它存在过。

  上世纪50至70年代,由于一些国家局势动荡甚至出现排华事件,致使这些国家的华侨受到冲击。危急时刻,祖国成了他们的最后依靠,中国政府也张开“母亲的臂膀”欢迎他们归来。华侨农场便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

  华侨农场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集社会性、全民性、企业性、侨民性为一体,也曾令农场周围人很是羡慕。但和许多其他国营单位一样,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华侨农场受到了猛烈冲击。时代的发展,让曾经的体制优势逆转为发展羁绊,唯有改革,唯有打破束缚发展的各种条条框框,才有可能获得生机。

 

  江门市海晏华侨农场。

  顶着“不改革就死路一条”的巨大压力,广东率先在全国探索实施了以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三融入”为导向的华侨农场改革。实践证明,体制融入地方,理顺了农场与地方的关系;管理融入社会,减轻了农场的社会负担;经济融入市场,提高了经济效益和市场占有率。

  昔日的“平沙糖厂”老厂房“变身”现代化电子幕布摄影棚,成为影视剧《容闳》等的拍摄取景场所。关铭荣 摄

  如今,广东华侨农场地区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方向上加速前进,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机遇面前,继续大胆闯、大胆试,发展必将越来越好。

  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是中国联系世界的重要纽带。当好他们的贴心人,让他们生活更幸福,才能凝聚侨心、发挥侨力。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南方日报创刊70周年。

  作为1949年以来广东唯一一份无间断出版的日报,70年来,南方日报完整记录了广东的沧桑巨变,是当之无愧、独一无二的“广东日记”。

  为展现壮丽70年广东大地上的奋斗故事,南方名记者牵头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广东日记”全媒体报道。围绕广东发展的多个重要领域和方面,回顾重要报道、重温经典版面、聚焦历史瞬间,回访亲历者,激发新时代奋斗的强大力量,敬请垂注。

  【统筹】陈枫 罗彦军 曹斯 郑佳欣

  【脚本/配音】胡良光

  【撰文】胡良光 林亚茗 马喜生 董谦君 陈舒婷

  【通讯员】梁爱玲 李建军 阳涛

  【评论】丁建庭

  【拍摄】郑一见(部分素材由受访单位提供)

  【制作】王良珏 何志豪 黄泽伟 刘子葵 张西陆

  【校对】符如瑜

编辑:杨雪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