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做医生,就是做好事”

东莞市桥头镇石水口村莫康平一家四代学医坚守乡村百年 他们扎根基层为群众服务的初心始终如一

2019-08-16 11:43 来源:广州日报 汪万里 卢政

莫康平(前)和儿子莫剑光(后排中)、莫剑良(后排右一)、孙子莫浩聪(后排左一)合影。

  邓衬婵已于2001年离世。

  莫康平至今仍保存着当年在中山医学院的学习笔记,字迹清晰。

  莫剑光在康平诊所为患者看病。

  1970年,25岁的莫康平接过中山医学院颁发的毕业证书,回到东莞市桥头镇石水口村,从此扎根农村,成为中国第一批“赤脚医生”。近半个世纪过去,如今,74岁的莫康平偶尔仍会出现在康平诊所,仍有村民上门找他看病。

  坚守乡村,初心不变。莫康平从来也没有忘记过母亲邓衬婵常说的一句话,“做医生,就是做好事”。邓衬婵生前曾是远近闻名的接生婆,石水口村现在30岁~70岁的人中,很多都是由她接生来到这个世界的,不少家庭的父一辈、子一辈都是由她接生的。

  薪火相传传医道,一脉相承承仁心。如今,莫康平的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一个女儿也都是医护人员,儿子莫剑良更是东莞第一批全科医生。孙子莫浩聪刚刚被暨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录取,准备上初一的孙女莫睿盈的理想则是将来做一名儿科医生。

  莫家医谱

  第一代

  1911年,邓学而出生。

  1934年,邓学而毕业于上海南洋医学院,曾做军医,后返乡在石龙开设诊所。

  1936年,邓学而的妹妹邓衬婵与莫礎颂结婚,婚后在石水口开始接生。

  第二代

  1945年,莫康平出生。

  1966年,莫康平被镇里选派去石龙人民医院学医。

  1969年,莫康平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被保送到中山医学院。

  1970年,莫康平从中山医学院毕业后返乡,扎根农村至今。

  第三代

  莫康平的大儿子莫剑光、儿媳罗婉嫦,二儿子莫剑良、儿媳张卓,小女儿莫婉爱都是基层医护人员。

  第四代

  莫剑光的儿子莫浩聪今年刚刚考上暨南大学医学院,即将走上学医的道路。

  莫剑良的女儿莫睿盈新学期就要上初一了,她很小就是班里的“莫院长”了,她的理想是做一名儿科医生。

  “我母亲接生从来没有失手过”——

  全村由她接生的超过1000人

  8月12日上午9时许,莫康平躺在家里的长椅上打盹。起得太早,还没到中午,老人家就有点犯困了。毕竟已经74岁,他的身体越来越差,10年前患过脑中风,3个月前又发生心脏梗阻,幸而抢救及时。

  离家大约10米外是“康平诊所”,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诊所。2014年之前,这里一直叫“石水口卫生站”,属村集体所有。石水口是桥头镇最大的村,户籍人口近4500人,“石水口卫生站”多年来承担着保障村民基本医疗的重任。

  村民信任卫生站,信任莫康平,更信任莫康平的母亲邓衬婵。邓衬婵出生于1919年,比她大8岁的哥哥邓学而1934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医学院,曾做军医,后返回东莞,在石龙等地开连锁诊所,打出了“全科医师”的招牌。邓学而的妻子刘爱莲当时是石龙的妇产科医生。邓衬婵结婚前就时常在哥嫂的诊所里帮忙,学会了接生。

  1936年,邓衬婵嫁到桥头镇石水口村,一边种地,一边接生。她把自家的床当作产检床,为孕产妇进行检查,接生时,她开创性地用碘酒消毒脐带,石水口村由她接生来到这个世界的村民超过1000人。

  莫焕深今年64岁,他和兄弟几个都是邓衬婵接生的,他和妻子吴彩娣生育的5个孩子也都是邓衬婵接生的。

  2001年,82岁的邓衬婵过世时,很多村民都流泪了。莫康平仍然记得,那时母亲要种田干活,有人要生了,她就撂下农活匆忙赶过去。“那时接生是没有钱的,都是做好事。我母亲接生从来没有失手过,全都母子、母女平安的。”莫康平说,这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算是个奇迹,村民也因此都真心实意地感激她。

  “康平看过就没错的了”——

  坚守农村为乡亲健康保驾护航

  “我刚出生7天,我父亲就过世了,是母亲一个人把我养大的。”莫康平说。他的父亲莫礎颂出生于1915年,曾是东莞中学校篮球队队员,毕业后回乡当老师,是东江纵队新四区的地下情报人员。1945年,年仅30岁的莫礎颂因肺病离世。

  1966年,初中毕业3年的莫康平被镇里选派去石龙人民医院学医。“那时整个桥头镇去了7个人,学了两年,学战地救护,学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还学中草药的使用。”学成归来,莫康平成了村里的“赤脚医生”。

  1969年,莫康平又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被保送到中山医学院学习,当时整个东莞才保送5人。他挑着担,走路、坐船、坐车,到了广州。“那时学习,一年只能回家一次。我去上学时大女儿刚出生一个月,等我回来时,女儿都不认识我。”

  当年的学习笔记,莫康平至今仍好好地保存着,字迹清晰。“我们班40多个同学,大家学习都非常认真。前年开校友会,我还回学校去看了。给我上课的邱福姗老师前几年还来东莞看过我,邱老师今年80多岁了……”

  1970年,莫康平从中山医学院毕业,回到石水口村,扎根村卫生站。莫康平的治疗水平在当时的桥头镇是数一数二的,村民们常说“康平看过就没错的了”。74岁的罗沛申和莫康平是初中同学,两人又同去石龙人民医院学习过,他常常带着自己医治不了的患者,从桥头镇田新村骑单车到石水口村找莫康平。

  在缺医少药的那个年代,莫康平尽己所能为村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有一次,一个小女孩吃荔枝卡喉窒息,找到我的时候脸都青了。我们开着拖拉机往医院赶,路上我用7号针头帮她喉咙通气。”

  “我在父亲身上学到仁术、仁心”——

  莫家第三代多是乡村医务工作者

  8月12日上午10时,莫剑光匆匆走向康平诊所,他是莫康平的大儿子,今年47岁。他此前一直帮着父亲做事,去年开始挑起诊所大梁。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感冒的孩子过来,想要配点药。莫康平也过去帮着看了看,他还是放心不下那些病人。

  莫剑光说,他从东莞卫校毕业后就一直做乡村医生,此前则在卫生站帮着父亲洗针头,跟着父亲学医。“我在父亲身上学到的不仅是仁术,还有仁心。我记得以前很多人半夜来敲门,都是来找父亲看病的。”他说。

  莫剑良是莫康平的小儿子,今年44岁,受祖辈、父辈的影响,他也学医,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桥头医院、社卫中心从事过药剂、儿科、内科、急诊、全科、医疗管理等工作,如今是桥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副主任,是东莞第一批“全科医生”。每次他出门诊,患者多得要排长队。

  莫剑良非常热爱医生这份工作,“莫医生”这个称呼让他倍感珍惜。“在我舅公身上,在我奶奶身上,我看到了老一辈人是如何救死扶伤的。1947年闹天花疫情,村民不敢接种牛痘,我奶奶抓住我爸爸就往他身上打针,消除了村民的顾虑。在我父亲身上,我更懂得了什么是坚守初心,服务乡亲。他是有机会出去的,但他一直守在村里。”

  莫剑光的妻子、莫剑良的妻子、莫康平最小的女儿莫婉爱也都是医护人员,一家人几乎全都扎根在农村最基层的医疗事业中。

  “不变的是我们扎根基层、为群众服务的初心”——

  桥头镇卫健事业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9月18日,莫剑光的儿子莫浩聪就将去暨南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报到了。今年高考,他考了596分,选择学医。从小受爷爷和父母的影响,他很早就立下了学医的志向。

  莫剑良的女儿莫睿盈新学期开学就要上初中一年级了,她也早就说将来要学医,她想做一名儿科医生。别看她年纪小,读小学时,她就是同学眼中的“莫院长”了——她帮同学们管理药箱,帮同学们包扎伤口,偶尔还“讲授”医学知识。

  “病患有求,医者必应尽力。做医生,就是做好事。”这句家训,爷爷莫康平从小就教他们,他们一直记在心上。“从太奶奶到爷爷,到我父亲、叔叔这一代,再到我们,差不多100年了,这是坚守,也是传承,我会做得更好。”莫浩聪说。

  伴随着莫康平一家的脚步,桥头镇的卫生健康事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8年,桥头公社卫生院成立时只有32人,今天桥头医院已发展成拥有723人的二甲医院,全镇共有医疗机构58家、医务人员1051人,从仅靠听诊器、体温计看病,到引进CT、磁共振等先进设备为患者解除病痛。

  等莫浩聪5年后从暨南大学毕业,相信东莞的医疗卫生健康事业会有更新的面貌。“看病会越来越方便,患者满意度会越来越高,而不变的是我们扎根基层、为群众服务的初心。”莫剑良说。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汪万里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卢政

编辑:林涛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