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餐厨垃圾处理“神器” 小虫子“大胃王”日吃垃圾10吨

2019-08-06 11:34 来源:南方网 杨立轩

  如果要数近来全国最为热门的社会话题,“垃圾分类”一词绝对能占一席之地。因为从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就意味着,上海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进入垃圾分类的“强制时代”。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涵,可谓势在必行。在汕头,垃圾分类自今年以来也被提上了日程。据了解,汕头通过吸取先进城市的实施经验,在中心城区选定了十大场所(即“十个一”)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同时,对“十个一”前端分类投放、收集、运输以及餐厨垃圾终端处理等进行打包公开招标。

餐厨垃圾经过前端分类后,运送至餐厨垃圾处理场。

  从今年6月起,作为汕头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运行服务项目实施内容之一的餐厨垃圾处理环节,中标单位创新引进了餐厨垃圾处理的“神器”——黑水虻,通过生物转化技术的方式高效处理餐厨垃圾。

将黑水虻幼虫接入养殖层架中,采食餐厨垃圾直至垃圾被全部消耗。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汕头餐厨垃圾分类首次进入终端处理环节。

  小虫子原是“大胃王”

黑水虻进食过程需对温度和环境进行控制。

工作人员定时查看黑水虻进食情况。

  长期以来,国内绝大多数城市将餐厨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合堆放,处置方式以焚烧、填埋为主,不仅容易引起二次污染,还占用土地且造成资源浪费。

  实现餐厨垃圾单独处理,是当前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据了解,在现行的技术路线中,餐厨垃圾处置主要包括填埋、焚烧、堆肥、厌氧发酵等。其中,厌氧发酵占72%,是现行的主流技术。不过,传统技术在水、渣处理和产品资源化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餐厨垃圾是具有一定价值的物质资源和能量来源,若能实现资源化利用,将大幅减少垃圾丢弃量,节约堆放用地,形成饲料、肥料、燃料等产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为此,汕头在推进“十个一”前端分类投放、收集、运输以及餐厨垃圾终端处理过程中,中标单位广州安芮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引入黑水虻虫体消化代谢模式,创新形式利用生物生理原理降解有机物处理。

  黑水虻,学名亮斑扁角水虻,是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常年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因其繁殖迅速、吸收转化率高、动物适口性好等生物特性而被资源化利用。这种体形看似幼小的虫子,拥有十分强劲的消化能力。据介绍,1公斤的虫卵经过培养后,每天能够消化餐厨垃圾数以吨计。

黑水虻日均消化的餐厨垃圾高达10吨。

  今年6月,位于雷打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内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正式投产,如今经过1个多月的运行,日均消化的餐厨垃圾高达10吨,有效解决了垃圾分类试点的餐厨垃圾处理问题。

黑水虻完成进食后,工作人员将黑水虻和剩余餐厨垃圾分离。

黑水虻虽然体形不大,但“胃口”十分惊人

  全天候“工作”粪便可回收

  那么,这些黑水虻是如何“吃掉”垃圾呢?

黑水虻不仅能消化餐厨垃圾,产生的粪便同时还有经济价值。

  近日,在雷打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内,从垃圾分类试点运送来的餐厨垃圾由布料系统均匀平铺于各个养殖池,一条条经过孵化的黑水虻幼虫经人工接入养殖层架中,不断挪动消化餐厨垃圾,最终直至垃圾被全部消耗。与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相比,这一过程看似十分神奇。

黑水虻进食后,未能被“消化”的餐厨垃圾将被再次分类。

仪器将餐厨垃圾和黑水虻分离。

  据广州安芮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汕头负责人邝文校介绍,黑水虻生物转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可控的特定环境条件下,利用黑水虻采食餐厨有机废弃物,对废弃物直接有效减量,实现生物质形态的完全转化,产出昆虫蛋白及昆虫生物肥。黑水虻幼虫在食物充分的情况下可全天24小时进食,1公斤幼虫经6—8天培育后每天可处理10吨餐厨垃圾。黑水虻将有机废弃物采食完毕后,幼虫可直接用于经济动物养殖,亦可制作蛋白饲料或提取油脂以及开发抗菌剂等深加工产品。黑水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粪便经发酵腐熟后可作为优质生物肥料利用。

  “这项生物转化技术的核心创新点在于利用黑水虻的生物特性,使有机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达到新的高度,保证了餐厨垃圾处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邝文校表示,这一技术既可以实现有机废弃物完全减量化和高效资源化利用,实现完全无害化处理,更重要的是,黑水虻养殖产业化具有安全性、合法性。据了解,黑水虻对人畜、动植物无害,同时对环境和人体也没有不利影响。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杨立轩

编辑:周存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