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唐代木屐惊现广州解放中路!

遗址出土的晚唐遗物数量仅次于南越国宫署

2019-07-11 08:28 来源:南方网 黄堃媛

  南方网讯 (全媒体记者/黄堃媛 实习生/何江琳 通讯员/穗文考)广州解放中路和惠福路交界处,一场抢救性考古发掘将一段晚唐以来长达1000多年的广州记忆意外带入公众视野。

  自2018年8月起,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解放中路安置房项目工程建设范围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晚唐陶瓷器和丰富的晚唐五代至宋代建筑基址,为研究广州古城发展及历史地理环境变迁提供了重要材料。

  7月10日下午,笔者来到解放中路考古发掘现场,跟随考古人人员一起探访遗址的发掘故事。

  出土10余件木屐

  数量为历年广州考古之最

  “这次发掘是自2014年以来广州城市考古发掘面积最大的一处城市考古遗址,在保证工地安全的情况下对800平方米的工地范围进行完全勘探,出土的晚唐遗物数量在广州城市考古工作中仅次于南越国宫署遗址。”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考古发掘负责人易西兵说。

  据其介绍,这次考古发掘长达10个月,共发现了唐、五代、宋、明、清时期文化遗存,清理建筑基址、灰坑、水井、路面等遗迹,还出土了丰富的晚唐、五代南汉及宋代遗物共计2000余件,包括大量晚唐时期陶瓷器、木屐等生活用器,鹿角和牛、猴等动物骨骸,以及大量贝螺残骸。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出土遗物中,除了有来自广东本地水车窑、曾边窑的器物外,还有不少出自长沙窑、浙江越窑和河北邢窑等多个窑口。考古人员推断,这些外地窑口的陶瓷器或是通过广州转运到海外的,进一步佐证了唐代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和商业城市的地位。

  笔者看到,在出土遗物中,有多个器型巨大的烛台,做工精致。据专家比对后发现,这些烛台在南越国宫署的唐代地层不多见,由此猜测这批烛台有可能是外销品或者专供蕃坊地区使用。

  此外,考古队员还意外发现了10余件木屐,数量为历年广州考古之最。据悉,在南方的酸性土壤中,能存留下如此完好的木屐并不容易,木屐上的如意花纹、底部起防滑作用的木齿等细节都清晰可见,木屐内侧已有明显磨损,表明此为古人的生活用品,凸显浓郁的生活气息。“木屐需要较好的保存条件,下一步计划对其进行脱水保护,在成熟的时机连同其他遗物在博物馆向公众展出。”易西兵说。

  现场发现近40眼水井

  反映此处人类居住活动频繁

  考古发掘现场位于解放中路以东、惠福东路以南,处于唐代广州城西南、宋代广州城西城东。据考古人员介绍,在唐宋时期,解放中路一带正是外国商人从事商业贸易聚居的地方——蕃坊。

  “在唐代,这里还不属于广州城,宋代以后因为扩建西城,这片区域被逐渐纳入广州城内。通过这次发掘我们也希望从城市考古的角度,了解唐代广州城和宋代广州城发展的脉络,以及唐宋广州城与蕃坊之间是如何进行联络的。”易西兵说。

  在遗址现场可以看到,遗址的文化层堆积最厚超过6米,自下而上包含晚唐、五代南汉、两宋、明清及民国等各时期的堆积。遗址最下部为灰黑色河相淤积堆积,平均厚度近2米,淤积堆积下部是五花土原生堆积。考古工作人员推断,遗址所在区域历史上长期为河涌或湖泊,很可能是珠江水道范围,考古发掘出的大量贝螺残骸恰好可以证明这一点。

  活动面和建筑基址的发现表明至迟到晚唐时期,遗址所在区域已逐渐成陆,形成人类居住或商业区。“遗址中宋代建筑基址相当丰富,多为砖砌墙基,部分残高将近1米,有的经过多次加固修葺,有的延用至明代或更晚时期。”易西兵介绍,在遗址范围还发现了近40眼晚唐五代至民国时期的水井,可见这一区域自晚唐以来人类居住活动频繁,为探索唐代广州城西的人类生活和商业面貌、历史地理环境特别是珠江岸线变迁,以及唐宋广州城市发展和功能布局提供了重要考古材料。

编辑:何柏梅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