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破冰行动》热播引热议,记者采访现实版“破冰者”

“他们不要命,我们只能更拼命”

2019-06-24 06:48 来源:南方网 吴珂 洪奕宜

广东警方展示在行动中缴获的毒品和制毒运毒工具。资料图片

  ■编者按

  毒品猛于虎。沾上一滴毒品,就是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破冰”阻且艰。斩断白魔黑手,需要全民禁毒、久久为功。

  “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南方日报今起推出三篇特别报道,从缉毒、戒毒、帮扶等角度,讲述你所关心却未必知道的禁毒故事。敬请垂注。

  《破冰行动》剧终,电视机前的王海涛眼圈红了。他说,在这部剧中,“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自己和弟兄们的影子”。

  毒枭通常都是亡命之徒。在中国,50克的毒品即可判死,而他们所经手的毒品,动辄数千上万公斤,足以枪毙好几回了。

  金钱的诱惑,让理智发了狂,让子弹上了膛。

  潜伏、跟踪、枪战、搏斗……而这,就是缉毒战场的较量。

  情报先行

  《破冰行动》中塔寨村的原型,便是陆丰博社村;而剧中林耀东的原型,就是已在今年初被执行死刑的博社村原村支书蔡东家。

  “干缉毒的,无非是两种风险,一种是生命危险,一种是诱惑的风险。”《破冰行动》中,缉毒民警蔡永强说出了这一“金句”。

  曾参与“雷霆扫毒”行动的广州禁毒民警阿鹏就经历过“糖衣炮弹”的考验。

  当时,阿鹏所在的大队接到省公安厅行动指令后,迅速赶赴汕尾,执行看守和审讯主犯蔡东家的任务。期间,蔡东家竟悄悄找了个机会拉拢他:“把我被捕的消息传给外面的人,就给你100万!”

  100万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但阿鹏拒绝了他。蔡东家不死心,将筹码提高到200万元,阿鹏依然不为所动。蔡东家没办法了,知道自己的伎俩不奏效,也就没再来“谈合作”了。

  博社村是甲西镇最靠近海边的一个村庄,全村1万多人口,参与制造冰毒的家庭就占了大约1/3。

  “生意做不做,关键看博社”,当年圈中流传的这句话,足见博社村的分量。这里的冰毒货源供应稍有变化,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冰毒价格即刻就会受到影响。

  2013年12月29日凌晨发生在博社村的那一场缉毒大战,堪称经典一役。数千警力集结参战,连夜端掉制毒堡垒村。

  300公里外,广东省公安厅“雷霆扫毒”行动指挥部,禁毒局情报科负责人王海涛整夜都没合眼。长时间盯着大屏幕,让眼睛干涩难耐,但他不敢闭眼,生怕一个瞌睡,就会错失重要信息。

  此刻的王海涛没有出现在缉毒一线,然而,他工作的重要性,绝不亚于现场抓捕。他所负责的,是情报工作。涉毒团伙有几个?头目是谁?成员之间都是什么关系?落脚点在哪儿?这些,都是王海涛他们数个月反复研究琢磨的事情。

  “我们的情报系统由大数据支撑,就像导航一样,告诉一线侦查人员,要往哪个方向追、往哪个方向打。”

  这个情报系统,因英文缩写DAMI的缘故,音译为“大米”系统。11年前,广东公安禁毒部门决定研发一套适合本省实际的禁毒情报研判系统,任务交给了王海涛和几位同事。他们花了一年半时间到全省各地调研,“光是皮卡车就跑了5万多公里”。

  埋头做研究的日子,寂寂无闻,甘苦自知。“你们到底在忙什么?”那段日子里,王海涛最怕别人问这样的问题。“心里当然不是滋味,一度还挺有挫败感的。”

  不过,一想到“大米”上线后能发挥威力,减少一线弟兄的流血伤亡,王海涛的心里就又踏实了许多,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2013年底,“大米”的研发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在不久的“雷霆扫毒”行动中便大显身手。

  数据显示,自2016年在全省推广以来,“大米”系统支撑广东破获各类毒品案件5.6万宗,抓获犯罪嫌疑人7.2万人,缴获各类毒品近50吨。

  火眼金睛

  毒贩为了掩人耳目,穷尽各种手段隐藏毒品,轮胎、罐头、动物内脏,甚至人体中。缉毒民警需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干了13年缉毒工作的广州禁毒民警阿江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案例:

  在侦办公安部督办的某特大跨国走私毒品系列案件期间,警方发现,该团伙办理海关报关手续时,经常以进口大理石等廉价货物为名义进行申报,十分蹊跷。当时警方收到的线索指向这批货物涉毒,但是,海关的X光机和缉毒犬一遍遍地检查,却没能从这些大理石货物中发现破绽。

  难道线索有误?阿江觉得纳闷,但不愿放弃,坚持开柜逐一检查。反复查看后,他从很不起眼的地方发现,一些大理石的中缝留有极细的黏贴痕迹。

  有戏!阿江将大理石敲开,果然发现了暗藏在其中的海洛因。专案组一查,两个货柜里的大理石内,一共夹藏了海洛因788包、重318.35千克。

  生死抓捕

  抓捕,是办案中最危险的环节。很多毒贩阴险狡诈、手段凶残,明枪暗箭猝不及防,成了缉毒警最大的威胁。

  阿简是广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回忆起数年前的一次抓捕经历,往事历历在目:

  一个粤东籍毒贩派出3名马仔,驾车携带60多公斤冰毒来广州交货。阿简和同事们对嫌疑人车辆前后夹击,准备实施抓捕。车子顺利截停下来了,一名警员迅速上前敲窗。

  就在这时,细心的阿简注意到,司机的表情有些微妙的变化。“一开始那个人有点懵,但十几秒后,突然露出很坚定的眼神。”灵敏的职业嗅觉,让阿简察觉有些不对劲,马上警惕起来。

  没想到,司机竟当场掏出了汽油瓶,“哗哗哗”将汽油撒了一车。他一点火,车上三个人的身上瞬间都烧着了,他们用力推开车门,拼命往外冲。

  因为靠得太近,阿简和同事身上也被引燃了,火苗噌噌冒了起来。阿简他们顾不了那么多,盯着四散逃窜的毒贩拼命往前追,还好,把人都逮住了。

  “他们不要命,我们只能更拼命。”阿简的这句话,半是调侃,半是认真。提着脑袋工作,还真不是闹着玩的。

  (注:为保护一线缉毒民警,文中阿简、阿江、阿鹏均为化名)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吴珂 洪奕宜

编辑:陈雨昀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