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农旅产业兴 千人回家乡——来自清远英德市九龙镇河头村的蹲点报告

2019-04-25 08:12 来源:南方网 王聪 赫鹏翀 戎明昌

曾经“空心化”严重的河头村,如今重新凝聚起振兴发展的精气神。摄影:全媒体记者 曾亮超

说起家乡的发展,正在家门口桑芽菜加工厂上班的村民们笑逐颜开。摄影:全媒体记者 曾亮超

  4月春雨初霁,清远英德市九龙镇河头村又热闹起来:在村里的桑芽菜加工厂门口,村民们从卡车上卸下一袋又一袋鲜菜叶;与企业共建的农业旅游观光产业园已具规模,帮工的村民仔细地栽培着果苗;在九龙小镇景区的土特产店里,村民正在和游客讨价还价……

  很难想象,这座朝气十足的村庄曾是典型的“空心村”,人口外流最多时达到1500多人,超过该村总人口的半数。后来,随着该村大力发展农旅产业,在外的村民看到了希望和机遇,3年来共有超过1000人“回流”。

  长期以来,农村各种要素单向流入城市,造成农村严重“缺血”。实现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是推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题中之义。近年来,河头村通过土地整合、流转,发展桑芽菜种植和旅游观光产业,引来城市资本、技术、消费能力等资源,“补血+造血”让这座曾经的“空心村”重新凝聚起振兴发展的精气神。

  整合土地谋求生机

  对于广东省委办公厅驻村扶贫干部李伟来说,4月是离别的时节。由于3年驻村帮扶任务已经完成,他即将从河头村返回广州。

  李伟告诉记者,自己虽有不舍,但没留遗憾。在省委办公厅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截至去年底,河头村建档的54户贫困户164人已全部脱贫,其中15户无劳动力的贫困户实现政策性兜底脱贫,其他有劳动力的39户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695元。

  “刚来的时候,村里到处是齐胸的杂草、泥泞的沼泽和丢荒的耕地……”李伟回忆说。后来,结合“万企帮万村”行动,驻村帮扶工作队协调碧桂园集团,推动桑芽菜种植基地等产业扶贫项目落地,同时集中打造吴屋、大围、皮坑、下围自然村等4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让河头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如今,河头村道路已实现硬底化,沼泽地上建起健身广场,田里连片的桑芽菜长势喜人,破泥砖房变身具有客家风情的民宿客栈。

  河头村曾经“空心化”严重。该村此前大面积种植砂糖橘,然而2013年“黄龙病”来袭,导致砂糖橘产业逐渐凋敝,村民损失惨重,有的甚至返贫。灰心丧气的村民纷纷出走,据统计,该村曾外流超过一半的人口。

  “那个时候开支部会,最怕听到村小组汇报村民外流情况。”河头村党总支部书记许房新说,村里剩下的多为老人和孩子,多间房屋被废弃,大片耕地被丢荒,2016年村集体收入只有7000多元。

  “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河头村遇到了难题。

  此前,清远市委、市政府经过大半年的调研,找出了制约该市农村发展的“症结”:农村的组织化水平较低、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落后。许房新告诉记者,河头村以前党组织软弱涣散,人心聚不起来;山区土地过于零散,企业不愿意来投资。

  针对支部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河头村从发展年轻党员、物色后备干部上发力,补强支部党员干部队伍。不仅如此,根据清远市农村综合改革要求,河头村推动党组织下移至村小组,设立1个党总支部和2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并成立11个村民理事会,不断健全治理体系。

  随着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加强,党建引领乡村发展的成效日益明显。

  如何更好发展产业?河头村意识到,必须把零散的土地整合起来,走集体发展的道路。但是,说服村民同意土地整合并非易事。

  “这是我家的晒谷场,凭什么交出去?”岩下自然村村民许神威想不通。

  为了推动土地连片整合,党员许廷标提出,只要许神威答应,他愿意把自家的晒谷场作为“交换”。最终,村里做通了许神威的思想工作。

  除了党员起带头作用外,河头村还注重发挥村民理事会和乡贤的作用,将土地整合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纠纷一一化解,土地整合顺利推进。

  对于地处粤北山区的农村来说,只有把土地资源集中起来,才能给产业发展腾出空间。河头村土地整合后,引来资本、技术等城市要素,为该村今后的振兴发展打下根基。

  以土地入股旅游产业

  “又香又甜的豆腐花,欢迎免费品尝!”在九龙小镇景区,河头村村民许广兴正在为自己的农特产品店招揽游客。

  “许大哥,一天营业额有多少啊?”

  听到发问,许广兴想了想,伸出右手食指,回道:“最多时一天能有1000多块钱入账呢!”

  “九龙小镇”是河头村以土地入股形式参与的开发项目,不仅改变了村容村貌,也改善了许广兴等村民的生活。

  雨后,跟随无人机的视野,可以看到:秀美的英西峰林氤氲在乳白色的雾气中,花海、稻田错落有致,整个河头村犹如巨幅的山水画。

  喀斯特地貌显著、山峰林立、天蓝水清……河头村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却一度守着“金山银山”过苦日子。如何把石头山、沼泽地、荒地等“死资源”变成“活资产”?

  2015年,九龙镇与英德市国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作,以土地合股方式开发“九龙小镇”旅游项目,河头村正位于该项目的核心区。依靠之前土地整合打下的基础,河头村以1300亩土地入股“九龙小镇”。村集体结合旅游发展,沼泽地、石头山、丢荒地、泥砖房等资源被统一规划改建,联合经营、变废为宝,原本的沼泽地、丢荒地上建成了荷花湖风景区、农耕文化园,泥砖房则被改造成民宿、餐厅。

  在村委会,许房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土地入股,其中水田每年租金600元/亩,旱地每年租金400元/亩,村集体一年增收入几十万元,同时每5年租金增加2万元;在景区投资建设了10栋旅游民宿木屋,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景区停车场收入全部分红给村民,一年也有几万元。

  九龙小镇于2016年国庆期间开始对外营业,去年共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河头村村民除分享土地固定分红外,还通过景区务工、经营土特产店铺等方式创收,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目前,有几十名河头村村民在景区就业,每月工资三四千块;一些农户在景区卖起了农特产品,店铺租金全免。

  在景区开观光车的阿贵,之前在珠海打工,2016年回到家乡。说起现在的生活,阿贵脸上露出质朴的笑容。“收入跟打工时差不多,但生活花销少,又不用和家人分离,日子过得比以前舒服!”

  “这个怎么卖?”“6块钱一斤!”村民许四姐正在和游客讨价还价。她和丈夫一起在景区卖农特产品,养活七口人的大家庭。“游客爱买土特产、山货,我有时要到别的村里收购农产品来卖!”

  在村子的另一头,由河头村与碧桂园集团联合开发的民宿“碧乡客栈”也于不久前开业,有十几名村民在此工作。村民梁小美是一名“90后”,她此前在广佛等地的工厂做工,去年回到村里。“去年5月这里还是几十间破屋,没想到短短的时间里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她说,现在家乡就业机会又多又好,想留在这里追求自己的梦想。

  探索农业旅游观光产业新路子

  日前,记者徒步路过河头村的桑果园,看到一群活力十足的年轻人在此集聚。一打听,原来他们是城里来的游客,来这里体验采摘桑果的乐趣。

  看来,在九龙小镇景区旅游业的带动下,河头村的农业产业有了“新玩法”。

  而就在几年前,河头村在经历了“黄龙病”之后,农业曾一度缓不过气来。农业种植风险较大,加上村民信心遭受巨大打击,很多人选择进城找出路。

  “田里应该种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让省委办公厅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河头村委想破了脑袋。

  河头村村民许万红常年在外种桑养蚕,生意经营得还不错。后来,他发现了桑芽菜的商机,准备投身桑芽菜产业。得知他有此想法,河头村立刻对桑芽菜项目进行研究论证,认为该项目切实可行、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省委办公厅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陈冠南和许房新找到许万红,希望能请他回乡发展。

  “好啊,义不容辞!”作为一名老党员,许万红一口答应。

  2017年,由省委办公厅驻村帮扶工作队牵线搭桥,碧桂园集团出资70万元支持桑芽菜加工厂——万仔蚕桑合作社建设,以“合作社+农户”的形式运营,许万红任合作社负责人。“一株桑芽菜苗成本2毛钱,可生长30年,每年有10个月的采摘期,保障村民有稳定收入。”他告诉记者。

  “合作社跟我们签订保底采购合同,保证基本收购价格4元/斤。”村民陈井清说,平时他负责菜地日常管理和采摘,一年收入3万多元。

  “收货咯!”在村里的桑芽菜加工厂门口,村民李平娣从摩托车上卸下几麻袋新摘的菜叶。她在桑芽菜地帮工,由于只出劳动力,菜叶收购价为2元/斤。“最多时一天能摘100多斤呢!”她笑着说,桑芽菜采摘对劳动力要求不高,自己的母亲有时也会帮忙。

  新摘的桑芽菜经过加工、真空包装后,被送往广州、深圳的超市,以及一些合作的餐厅,售价6元/包。许万红告诉记者,目前全村桑芽菜种植面积达1300亩,“但现在桑芽菜市场供不应求,以后肯定还要扩种”。

  桑芽菜加工厂是河头村引入城市资本、技术等要素的产物。据李伟介绍,厂房由企业捐资援建,而加工、冷藏、包装的技术则是由省农科院提供。“去年加工厂利润100多万元,产业带动的200多名农户平均月收入超过3000元,是典型的‘先富帮后富’啊!”

  如今,结合旅游产业发展,河头村与碧桂园集团共建的高科技农业产业园已初具规模,该产业园将同时具有旅游观光的功能。“今后将开发更多的休闲、旅游观光项目,多种经营,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许房新振奋地说。

  家乡的发展机遇,村民们都看在眼里。村民许志辉曾在佛山打工十几年,去年回乡承包种植30多亩桑芽菜。“现在收入比在城里打工多,也没有那么辛苦。”他感慨地说,“家乡这么美,产业又兴旺,我为什么还要背井离乡呢?”

  ■大事记

  2015年

  九龙镇引进“九龙小镇”旅游开发项目,河头村以1300亩土地入股。

  2016年

  省委办公厅驻村帮扶工作队正式入驻河头村开展对口帮扶;九龙小镇正式对外营业。

  2017年

  碧桂园集团出资援建桑芽菜种植基地、万仔蚕桑合作社;11个自然村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获评2016年“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

  2018年

  碧桂园集团产业扶贫项目组入驻河头村;54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汕昆高速建成通车,入口距河头村3公里;九龙小镇景区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百姓故事

  青年回乡就业忙

  这两年,河头村村民梁小美感触最深的是,村子里比以前更有人气了。

  在梁小美的记忆里,以前即使在春节期间,村子里也冷冷清清的,原因是很多人在外务工没有回来。“那些年,村里产业不景气,没啥发展机会。”

  “90后”的梁小美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此前,她曾辗转广州、佛山等地,在食品厂、手袋厂做工,甚至尝试过创业。她告诉记者,城市就业机会多,父母一辈就曾在珠三角地区打工,村里的年轻人也首选进城谋出路。

  但在大城市生存并非易事。梁小美每月工资三四千元,除却租金和生活支出后所剩无几,是典型的“月光族”。结婚生子后,孩子被送回老家,梁小美只能靠孩子的一张满月照排解思念之情。“大城市的节奏快,大家走得也快,就像慢走一步,房租就交不起了一样。”梁小美笑着说。

  在怀“二胎”后,梁小美开始思考未来的规划。“我想回到家里,陪在孩子身边,不想再像之前一样,错过孩子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学走路……”梁小美的眼眶有些湿润。她把回乡发展的想法告诉了家人,却遭到强烈的反对。

  “你看看村子的现状,能有什么机会呢?”在几年前,河头村百废待兴。正当梁小美为此苦恼时,家乡开始发展旅游业。

  九龙镇引进“九龙小镇”旅游开发项目后,河头村也以千亩土地入股。与此同时,在省委办公厅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河头村开始整治村容村貌,道路逐渐实现硬底化,沼泽地上建起了建设广场,就连破败不堪的泥砖房也被改造成民宿“碧乡客栈”。

  去年,梁小美应聘“碧乡客栈”成功,从城市返乡。“这一次,家人看到我有稳定的工作,没有再反对。”她说,靠着自己的吃苦耐劳,仅仅半年时间就被提拔为代理主管。

  谈及近况,梁小美露出幸福的笑容。“收入比较满意,压力也比以前小了很多,我回来后胖了好几斤呢!”她笑着说,大儿子正在河头村小学读学前班,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小学的硬件设施提升了不少。

  梁小美的丈夫现在还在佛山打工,看到家乡有这么好的机会,他也准备回乡发展,与妻儿、家人团聚。

  在隔壁的大陂村,返乡大学生许景红经营着一家乡村民宿。2009年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毕业后,他应聘到广州的一家互联网企业做美术设计,每月工资6000元。

  美术专业的许景红眷恋着家乡的美景。“上大学时,有时会和同学们一起,回到村里来写生。”他说,自己的毕业设计就和家乡旅游产业有关。

  与梁小美相似,在九龙镇发展旅游业后,许景红看到了机遇和前景,毅然和妻子一起回到家乡。他用积蓄建起了一栋三层的楼房,开了一间青年客栈,主要服务徒步旅游的背包客等。“现在每年有15万元左右的收入,幸福感比以前强多了。”许景红告诉记者,他正在新建一栋楼房,准备开家分店。

  ■蹲点手记

  看得见产业 望得见山水

  4月的清远多雨水。但即便是连日强降雨,也未浇灭河头村村民为生活奋斗的热情。

  在村里的桑芽菜加工厂,我们看到了一派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工人们从一辆大卡车上卸下一袋又一袋新摘的桑芽菜,接力的工友将桑芽菜送到车间进行挑选,随后优质的菜叶被送进加工车间;不断有农户用摩托车驮来装有菜叶的麻袋,脸上的雨水与汗水混在了一起……

  河头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空心村”,曾因产业凋敝,人口大量外流。从此前的衰颓到现在的朝气蓬勃,可以想见村民们付出了多少努力。

  实际上,河头村此前暴露的农村组织化水平较低、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落后等问题,在清远的其他乡村也曾普遍存在。正因看到了这个症结,从2012年开始,清远推行农村综合改革,重点解决这两大方面的问题。

  就河头村目前的产业发展情况来看,九龙小镇旅游业、桑芽菜产业、休闲农业欣欣向荣,体现了该村综合治理和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清远“农综改”的做法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平等交换。一直以来,农村要素单向流入城市,造成了农村“缺血”,要推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必须要改变这种关系。河头村通过土地整合、流转,吸引企业投资发展旅游产业,进而引来更多的城市资本、技术、消费能力等要素,切实扭转了此前要素单向流出的局面。

  通过连日蹲点走访,我们还发现了另一个可喜的变化:在家乡就业和进城务工成为均等的选项。就像村民梁小美说的那样,之前进城打工成为风气,留在家乡被认为没出息。而这种观念的转变,不正是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的体现吗?

  行走在河头村,我们深切体会到了什么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河头村的开发并没有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而是合理地对自然环境加以利用,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保留了浓浓的乡愁。“乡愁+发展机遇”已成为吸引更多人回乡的两个关键因素。

  河头村体现出的改革精神,正是清远的时代精神。如何继续发扬改革精神,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这是新时代留给清远乃至广东的重大课题。

  策划:黄常开

  采写: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王聪 赫鹏翀 戎明昌

编辑:杨雪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