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维东:东莞努力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作出应有贡献

2019-03-27 08:09 来源:南方网 江强 靳延明 郭文君

  ■权威访谈

  2月18日正式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支持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城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节点城市。同时提出,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东莞一定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和《规划纲要》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按照东莞市委“1+1+6”工作思路,从湾区全局来谋划城市发展、产业转型。”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东莞将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牵引,打造制造特色鲜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努力为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作出应有贡献。

  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牵引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

  南方日报:请您谈谈对《规划纲要》的领会和把握?

  梁维东:《规划纲要》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纲要》中多次直接提及东莞,这让我们备感振奋,又深感责任重大。前不久参加广东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规划纲要》专题研讨班,让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论述和《规划纲要》核心内容的理解,更深刻地感受到这是大战略大机遇,进一步增强了把握重大机遇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和《规划纲要》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深度对接“中央要求”“港澳所需”“湾区所向”“广东所能”,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牵引,把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和价值追求。我们将通过全面强化执行力,聚焦关键领域狠抓突破,大力实施好城市品质提升、发展空间拓展、产业体系升级、基层基础强化、民生福祉增进、重点改革突破“六大工程”,坚决打赢“九大攻坚战”,着力提升“九大品质”,打造制造特色鲜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

  具体来说,将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大力推动城市品质提升,深度参与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按照省委“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深莞惠“3+2”经济圈建设,主动加强与广州及珠江口西岸城市的融合发展。对标广深港等先进城市,优化城市格局、拓展发展空间,加强精细化管理,加快形成与国际一流湾区相适应的城市品质。二是全力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强湾区创新人才合作交流,发挥中国首台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的优势,加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设,全力争取南方光源落地,大力推动中子科学城和深圳光明科学城联动发展,积极参与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构建源头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成果转化体系和企业培育体系。以倍增计划为抓手,大力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瞄准五大领域十大重点产业开展新一轮产业招商,培育壮大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构筑配套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加快推动软环境对接提升,进一步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把握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的机遇,积极用好已出台的创新规则,进一步提升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品质,推动东莞成为全国行政效率最高、营商环境最优、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最强的城市之一。四是大力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形成对接湾区主要城市的快速交通网络。五是推进重大发展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致力把松山湖高新区、滨海湾新区、中子科学城、水乡新城、银瓶合作创新区打造成为东莞参与大湾区建设和对外开放的战略平台。积极对接香港合作开发滨海湾新区,争取增设为广东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打造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坚持以制造业为中心突出强化三个功能

  南方日报:在建设重要节点城市上,东莞将如何发力?

  梁维东:在建设重要节点城市进程中,我们将坚持以制造业为中心,突出强化三个功能。

  坚持以制造业为中心。制造业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脊梁”,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根基。东莞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制造基地,智能手机、玩具、运动鞋等多种产品占据国际市场10%-30%的份额。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东莞将突出强化国际制造名城的基础优势,进一步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力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升先进制造业的规模和质量,打造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强化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功能。未来东莞将依托完善的产业链条,深度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强化东莞科技创新研发和成果就地转化的优势,加强与广深港澳等核心城市的合作互补,进一步集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机构、创新企业和人才,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着力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强化扩大开放合作的示范功能。开放合作是湾区经济最大特色之一。开放型经济是东莞最明显的优势、最根本的特质。2016年,东莞被列为全省唯一的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经过两年的探索推进,共形成了40项试点经验,其中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等5项在全国复制推广。2018年,东莞先后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试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以及两岸冷链物流合作试点,虎门港综合保税区也正式获批。201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1.3万亿元,稳居全国第5;跨境电商进出口350亿元,总量居全国第1。此外,东莞还有独特的对港合作优势,香港现有常住人口中有70万人来自东莞,港资企业超过7000家。未来东莞将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打造滨海湾新区等综合性开放平台,加快推动松山湖、滨海湾等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依托对外交通便捷的常平火车站“香港城”、虎门高铁站TOD开发项目等对接香港的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深化与港澳地区在投资贸易、产业转型、市场开拓等重点领域的合作,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上作出示范。

  强化现代优质生活的服务功能。东莞有着良好生态本底,山水资源非常丰富,森林覆盖率达37.4%,是珠江口东岸唯一的水乡,具有明显的生态优势。近年来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升。接下来东莞将深入推进美丽东莞建设,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生态都市,强化与港澳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高品质生活服务体系,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南方日报:《规划纲要》提出“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对此东莞有哪些举措?

  梁维东:我们将把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东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抓创新。《规划纲要》要求大湾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东莞创新驱动发展有着很好的基础,2018年R&D投入占比预计为2.5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5798家,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35.16%。我们将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机遇,充分发挥东莞产业配套优势,进一步强化东莞“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这一特色优势,加快孵化和培育一批新兴产业;依托中国首台散裂中子源打造中子科学城;大力实施高企“树标提质”行动计划,推动高企由“数量优势”转变为“质量优势”。

  重招商。瞄准五大领域十大重点产业,专门成立投资促进局,开展新一轮产业招商,培育壮大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目前已经成功引进紫光千亿元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为推动招引项目顺利落地建设,我们将实施发展空间拓展工程,加大土地统筹力度,三年推动3万亩城市更新。

  促转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进一步深化创新驱动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东莞加工贸易最高峰时占到整个外贸业的98%,而目前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占比各占50%左右。近年来,我们又出台了企业“倍增计划”、“机器换人”等举措全力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深入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接下来,我们将深度参与“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建设,以智能制造全生态链为主攻方向,推动工业企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优服务。去年以来,我们出台了“实体经济十条”“外资十条”“非公经济50条”等政策措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为企业提供优质政务服务。一方面,我们将继续提升营商环境品质。推进省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推动项目办理事项和全流程审批时限在压减50%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压减,以《外商投资法》即将实施为契机,推行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办理”等措施,推动东莞成为珠三角乃至全国行政效率最高、营商环境最优、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最强的城市之一。另一方面,继续推动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加快构建非公经济“1+N”配套政策体系,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积极支持企业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江强 靳延明 郭文君

编辑:杨雪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