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四大平台联动:“最强大脑”赋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2019-01-15 08:01 来源:南方网 李鹏程 陈思勤 傅鹏 刘怀宇 朱伟良

  ■焦点话题

  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州如何聚焦发力?广州“两会”开幕后,粤港澳大湾区的话题持续升温,引来代表委员热议。民盟广州市委员会提交《关于加快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广州段创新发展的建议》聚焦广州创新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在全球迅猛发展,广州应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趋势下抢抓生物医药发展机遇。”人大代表梁耀铭接受采访时表示。

  广州要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首要一步就是深度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就必须实行产学研结合。广州历史人文积淀深厚,承载着全省最多的“最强大脑”,有普通高等院校79所,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33个,汇聚了广东全省70%以上的科技人员和95%的博士。

  广州较高的高等教育水平和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珠三角基础雄厚制造业“碰撞”,可以将高校里的科研成果迅速产业化。按照最新部署,未来广州将全力建设广州南站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合作枢纽、琶洲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区、科学城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创新先行区、生物岛粤港澳大湾区生命科学合作区,深度参与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

  广州南站片区功能升级▶▶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合作枢纽

  9月23日伴随着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开通,通过广州南站这一枢纽,越来越多“老广”已经亲身体验到了这种跨城带来的便利。通过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香港至广州将仅需48分钟,从广州南站转乘高铁去往上海只需7小时、至北京最快不要8小时,广州南站的核心枢纽地位凸显,一条因高铁而形成的粤港澳大湾区“黄金走廊”也全面连通。

  广州南站是华南最大最繁忙的高铁站,2017年全年旅客到发量高达1.35亿人次,日均到发旅客量达37.2万人次,位列全国第一。

  如今,广州南站作为粤港澳交通枢纽的地位正在不断强化。去年3月4日,广州南站创造了一项“新纪录”,旅客到发量首次达到55.2万人次。仅仅半年之后,这一纪录被“轻松”打破:去年10月1日,广深港高铁开通后的首个国庆长假,广州南站到发旅客达到了68.1万人次。而即将到来的春运,广州南站旅客到发有望再次迎来突破性增长,广州南站已经成为了经停车次数量和旅客到发量全国第一的超大交通枢纽。

  在广州南站地区,与交通枢纽同步到来的,是粤港澳全面合作的美好未来。去年8月,番禺区政府在香港举办了广州南站商务区主题招商推介会,推介番禺的交通枢纽优势和优质的营商环境,受到了众多港企的热烈追捧,共有16个优质投资项目签约。其中香港李锦记集团已率先在广州南站商务区投资建设约4万平方米的综合体,李锦记(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李锦记实业有限公司现已落户,李锦记置业有限公司也在办理落户事宜。

  在广州的城市规划中,广州南站片区功能也在不断升级:从2005年开建之初的珠三角客运中心,到华南地区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到华南商贸中心,再到泛珠CBD,广州南站战略地位已经实现了四连跳。在最近公布的《广州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2018-2035年)》中,广州南站枢纽成为广州三大特级客运枢纽之一,定位为全国高铁核心客站,珠三角铁路客运中心、综合交通枢纽。根据最新的《广州南站周边地区规划修编》提出,要按照建设“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合作的门户枢纽,面向门户枢纽的价值创新园区”的定位,着力提升南站地区交通设施、环境品质、规划深化及土地整备,南站本体升级改造和一体化管理运营。广州南站的定位又上升到了粤港澳大湾区门户枢纽的高度。

  《广州南站周边地区规划修编》显示:广州南站周边地区包含七大组团,未来南站核心区将有5条地铁线路通过,将重点发展包括智能康体、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与健康、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空间上相应布局多个组团承载产业发展。

  “以前从香港尖沙咀坐船到南沙至少需要2小时,高铁开通之后,35分钟就能从南沙庆盛到达香港西九龙站。”霍英东研究院物联网研发总监高民带领的初创团队已经进阶为广州码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他告诉记者,伴随着广深港高铁的贯通,团队提供基于微信的室内定位一体化解决方案,最终选择了在广州南站周边落地。

  “接棒”互联网产业▶▶

  数字经济开启琶洲新经济变革

  继广交会之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已迅速“蹿红”,成为区域新名片。特别是腾讯、阿里、复星、国美、唯品会、小米等互联网和电商巨头集聚,让这里成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新热土。

  此次提出的琶洲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区,区域定位的关键词从“互联网”到“数字经济”。

  何为数字经济呢?根据G20杭州峰会的成果文件《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其指出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数字经济内涵更为丰富,既包括信息通信产业部分,如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又包括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即传统产业通过应用数字技术所实现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是主要突出的两个方面。

  在业内人士看来,数字经济与时下流行的互联网以及“互联网+”一脉相承,强调的是全面连接之后的产出和效益。

  “琶洲的发展定位,从2015年规划之初的电商总部集聚区,到后来的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再到现在提出建设琶洲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区,是一个产业发展定位不断拓展和深化的过程。”琶洲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琶洲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主的产业基础,并带动全市转型升级。如去年落户琶洲的工业互联网高科技公司树根互联,该公司已经在广东地区拥有众多的工业互联网应用案例,与包括柴油发动机、工业窑炉、烘干机等行业的本土龙头企业展开了深度合作。

  树根互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树根互联将积极协助海珠琶洲互联网价值创新园,打造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区。

  良好的产业基础已经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土壤。2017年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4.7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19.77亿元,分别增长120%和80.6%。2018年1—10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0.3亿元,已超过2017年全年,同比增长91.9%;完成投资78.77亿元,超出全年计划投资额74.9%。

  “琶洲今后的二十年,是一个黄金时代,而粤港澳大湾区又给琶洲注入新的生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陈新滋说。

  抢抓数字经济这一引领新经济发展的支点,琶洲已经在路上。

  支撑制度创新先行▶▶

  科学城构建一平台、一承载区、一走廊

  记者在黄埔区一届五次党代会暨广州开发区党工委2019年第一次会议上获悉,黄埔以五年大变化为使命,奋力建设科学城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创新先行区(以下简称“先行区”),把科学城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

  先行区包含了一个平台、一个承载区、一个走廊。

  其中,将加快推进广州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修编,推动孵化器、加速器集群扩容提质,构建以PNP为代表的国际化垂直孵化平台。

  据悉,Plug and Play(简称“PNP”)总部位于美国硅谷,是全球著名科技创业加速器。去年10月31日,PNP落户广州,将在广州科学城建设PNP大企业开放创新平台、PNP国际跨境孵化平台、构建垂直领域创新企业加速营,吸引全球优质创新项目落地科学城。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拥有华南最大的孵化器和加速器集群,已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80家、创客空间31家,全区孵化面积近600万平方米。

  预计将每年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50万平方米以上。三年后全区孵化器总数将达到100家以上,孵化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配置超8000套人才公寓,努力实现从“在广州开发区建孵化器”到“把广州开发区建成孵化器”的新跨越。

  同时,还要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承载区,谋划布局大科学装置和重大创新平台,打造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工业设计中心。还将建设科学大道—开创大道、黄埔东路新经济走廊,打造科学城地标性商圈升级版。

  此前,在科学城地铁沿线(开创大道、科学大道),该区规划出多块总部用地。在宝能周边,雪松控股集团总部、创维华南总部、多益网络总部、日立集团IT中国总部等均已签约落地或动工。随着一栋栋总部企业大楼破土动工,加上此前建设的超百万平方米总部经济区、包括各大商业综合体等在内的超20栋综合办公楼宇,“科学大道-开创大道总部经济走廊”正在崛起,将成为该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发动机。

  通过建设先行区,未来科学城将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包括开展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打造面向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平台。运用“互联网+”“区块链+”等核心技术,大力推动数字型制造、智能型制造,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数字交易所,建设面向粤港澳的区块链数字经济创新区,集中力量培育世界级企业。

  聚焦生命科学合作▶▶

  生物岛剑指世界顶尖生物医药研发中心

  “广州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需要形成人才高地,要吸引国内外与生物医药有关的学者、企业都到广州来做贡献。”在去年11月举行的第二届官洲国际生物论坛上,与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这样提议。

  在此次黄埔区党代会上提到,继续办好官洲国际生物论坛,让生物医药领域的“达沃斯”品牌更加响亮。

  正如裴钢所言,论坛所在地广州国际生物岛(以下简称“生物岛”)每年都会云集来自生物医药行业的顶级专家学者,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从产业角度读懂广州的重要窗口。

  当前,以跻身世界第一梯队的决心,奋力建设生物岛粤港澳大湾区生命科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把生物岛打造成为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

  下一步,合作区将高水平建设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积极申报国家实验室,引进一批国际化高端实验室,聚集全球生物科技领域高端人才、核心团队、先进技术和投资基金。支持裴钢、王晓东、施一公等顶尖专家团队建设一流研发中心,加快默克创新中心、中以生命科学平行孵化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运营。

  这座位于珠江航道中的江心岛,如今已经搭建起以广州中以生物产业孵化基地为代表的国际合作平台;诞生了以再生科学重点实验室等为代表的公共实验技术平台;探索引入了加拿大药物研发中心(CDRD)等重点医药技术研发平台。生物岛通过开辟粤港澳大湾区生命科学合作区,逐步成为全球瞩目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地。

  1月11日,全球最知名的分析及临床诊断的生命科学公司美国安捷伦的“卓越客户体验中心”揭牌仪式在广州国际生物岛举行。

  近年来,随着GE生物、百济神州、诺诚健华等行业巨头、顶级研发机构落户生物岛所在的广州开发区,大批国际产业机构、高校纷纷前往考察官洲生命科学中心并在生物岛上开展对接活动。其中不乏瑞典“药谷”、北欧清洁技术联盟、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药学院、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孵化器等行业“大咖”。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中以合作方面,以色列在生物岛投资1.48亿元,规划建设约3万平方米的生物产业孵化基地,目前已有8家公司在基地注册。同时,双方设立了规模为6.06亿元人民币的广州中以生物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基金投资的方式引进以色列高端生物技术。目前基金已投资4个以色列创新项目(骨科、眼科、智慧医疗、医美等),总投资额超过1.5亿元。

  此外,合作区还将创建国家生物医药政策创新试验区,争取设立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申报服务机构,开设药品管理审批粤港澳绿色通道。

  采写: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李鹏程 陈思勤 傅鹏 刘怀宇 朱伟良

  策划统筹:陈邦明 陈思勤 朱伟良

编辑:何柏梅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