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韶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莫高义: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2018-12-14 07:06 来源:南方网 毕式明 潘俊宇

  “韶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进一步聚焦工作重点,完善工作思路,细化工作举措,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近日,韶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莫高义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韶关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勇于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探索,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打造绿色发展韶关样板,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韶关贡献。

  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引领韶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阔步前进

  南方日报:10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广东提出了四个方面重要要求。请谈谈您的总体感受和体会。

  莫高义:在改革开放40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推进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广东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东人民的亲切关怀,为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把握世界大势,立足全国发展大局,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宽广视野,对广东提出了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四个方面重要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战略性、指导性,是我们做好新时代韶关各项工作的信心所在、力量所在、遵循所在。我们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领韶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阔步前进。

  近段时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根据省委部署要求,深化“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目前,全市各级各部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已全面开展。我们将在保持现有良好势头的基础上,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进一步往深里走、往实里抓,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落实。我们深刻铭记总书记对广东的厚望与期待,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强大动力,牢牢把握新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使韶关生态优势日益突显的重大机遇,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极大拓展了韶关发展空间的重大机遇,牢牢把握“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赋予韶关发展新方位新使命的重大机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融入珠三角、服务大湾区,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打造绿色发展韶关样板,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

  努力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南方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未来韶关将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莫高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韶关要走出一条以绿色发展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必须大力弘扬改革精神,坚定不移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遵循中央顶层设计,落实好中央及省委部署的改革任务,紧紧围绕在高水平生态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事关韶关发展全局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

  一是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围绕“树立更强的服务意识、形成更高的行政效率、达到更低的营商成本”目标,全面对接大湾区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针对企业和群众的痛点堵点,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广“马上办”服务模式,加快招商体制机制创新,降低营商成本,进一步清理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市场壁垒,构建与大湾区接轨的营商环境。落实好省“民营经济十条”,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让民营企业成为韶关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二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建设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为契机,加强对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产业政策和考核政策研究,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的自然保护体系。深入推进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建立严格的生态责任体系。加强环境保护领域立法,坚持以法治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以加强基层工作力量为考量,积极稳妥推进机构改革工作,确保改革如期完成。

  四是深化农业综合改革。以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鼓励农民流转承包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率。

  五是深化干部与人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推动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改革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六是深化其他关键性基础性领域改革。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突出抓好国资国企、投融资体制、市与市辖区权责关系、教育和卫生等关键性基础性改革,谋划推进涉及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等事关韶关全局的重大改革,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

  同时,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主动融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把大湾区建设作为韶关改革发展的大机遇、大文章,不断深化与大湾区的共建共融,着力把韶关建设成为珠三角先进装备制造业共建基地、珠三角旅游休闲度假首选地、珠三角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高效连通珠三角与内地的商贸物流集散基地,实现与大湾区差异化协同发展。

  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

  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南方日报:接下来韶关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莫高义:韶关是广东的重要生态屏障,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75.34%,居全省首位,主要江河水质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是全省唯一无黑臭水体的城市,是全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市和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先行示范区。

  一方面,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高标准规划建设好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以创建国家公园为目标,在保护效果、体制机制上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力争尽快在韶关范围内建成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把创建国家公园的过程,变成从韶关样板向国家样板提升的过程。同时,加强全域生态保护,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认真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及“回头看”案件办理,制定实施生态保护、环境整治和生态产业“三个规划”,全面提高生态保护水平。全面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严格执行《韶关市野外用火管理条例》《韶关市烟花爆竹燃放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打造绿色发展韶关样板。韶关的优势在绿色发展,出路也在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破”“立”“降”并举,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在质量上坚持绿色发展,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实施百家优质重点企业“倍增”计划,促使优质资源要素向先进企业集聚;在空间上坚持集约发展,把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平台,积极推进莞韶园创建国家高新区,加快华南装备园建设,着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化绿色产业园区;在动力上坚持创新发展,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综合运用政策、财政、金融和市场等手段,推进自主创新高地和创新载体建设,加快构建创新引领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压实招商主体责任,发挥好韶关产业研究院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招“新”引“强”上下功夫,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旅游文化、大数据、商贸物流、医药健康、现代特色农业等六大新兴产业,加快打造产值超500亿元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补短板强弱项

  全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

  南方日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在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建立健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带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等方面,韶关有哪些举措?

  莫高义: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既是广东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更是韶关发展的突出短板。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的重要要求,充分激发内生动力,以更大投入、更精准措施,下大力气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四级书记”抓扶贫,坚持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突出产业扶贫,严格落实产业、就业、金融、教育、医疗、政策兜底扶贫等措施,高质量完成“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和“八有”具体工作要求。

  二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富民兴村导向,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重点培育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更多高品质、口碑好的农业“金字招牌”。围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普惠共享、资源要素平等交换、生产要素充分对接,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上山下乡”,从根本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力争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坚持整体推进、分类指导、重点带动、连片示范,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抓实抓好与邻省接壤地区的乡村振兴工作,打造“省级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区”,提升广东北大门形象。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大力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扎实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三是加大文明创建力度。按照“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工矿精神、活化历史文化、建设善美韶关”的总体要求,加大韶文化资源保护力度,推动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为民创建、创建为民”理念,以2020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以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为突破口,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培育文明风尚,擦亮文化品牌,加强城市管理,打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形成有序的社会管理,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培育文明的市民群众,把韶关建设成为“善美之城”。


  综述

  用最严法规守护好绿水青山

  打造绿色发展的韶关样板

  连日来,韶关市7077个基层党支部组织19万名党员签署《共产党员带头严格遵守〈韶关市野外用火管理条例〉承诺书》,郑重向组织承诺做到野外用火“五个带头”;各县市区也和相关部门纷纷行动起来,把森林防火知识送入校园和每个家庭。在冬季防火尤其是森林防火日趋严峻的形势下,韶关市全民动员严防死守坚决守护好绿水青山。

  在我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中,韶关是北部生态发展区的中坚力量。保护好韶关的生态环境、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既是韶关服务全省发展的责任担当,也是韶关加快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韶关市以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为契机,努力提高全域生态保护水平。与此同时,该市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重点发展六大新兴产业,努力打造绿色发展的韶关样板。

  久久为功

  提高全域生态保护水平

  结合当地实际,韶关市制定了《韶关市野外用火管理条例》,把全市行政区域分为森林防火区、农业生产生活区、城镇居住区来规范野外用火管理,并明确韶关市内全年为森林防火期,违反规定的将受到罚款、民事赔偿、刑事追责等处罚,该条例将于明年1月1日开始实施。

  建章立制的同时,韶关市想方设法把保护生态意识落到实处。《韶关市野外用火管理条例》出台后,韶关市通过发动党员干部带头签承诺书,教育、团市委等部门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孩子学习防火知识并带给家长,通过一系列举措带来的是韶关森林防火形势的显著好转。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是韶关提高全域生态保护水平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目前韶关正高标准规划建设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为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韶关市组织申报的广东粤北南岭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功入围全国试点,该项目将实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等65项治理工程,项目总投资达98.87亿元,工程计划通过3年时间,逐步实现“山清水秀、林带环绕、碧湖青田、城美人和”的生态保护修复目标。

  加快建设

  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

  11月30日,韶关市举行的2018年莞韶产业共建项目集中动工暨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46个产业项目集中破土动工,39个项目集中签约,计划投资总额超280亿元。这些项目涵盖了大数据、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旅游文体、商贸等多个领域,其中过亿元的大数据产业项目就有3个,这些项目对推动韶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支柱产业,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为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韶关市坚持“破”“立”“降”并举,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推进绿色发展、集约发展、创新发展,在导向上坚持发展实体经济,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今年1月—10月,韶关全市产业共建新签约项目104个,计划总投资224.84亿元;在建项目77个,完成投资33.92亿元;投产项目41个,完成投资28.40亿元。

  为推动韶关市先进装备制造、旅游文化、大数据、商贸物流、医药健康、现代特色农业等六大新兴产业发展,韶关市政府2018年1号文聚焦六大产业,采取财税金融扶持措施,优化创新、土地、政务、人才要素供给,以强大的政策推动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据了解,作为韶关最大的工业产业体系,韶关先进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今年1月—10月,韶关市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2.77亿元,同比增长13.1%;装备制造业完成投资18.62亿元,同比增长66%,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集聚发展态势已初步显现。

  党建引领

  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新丰县下埔村在村党支部书记潘静雯的带领下,全村党员、队长代表、妇女代表、退伍军人带着群众,冒着酷暑跑遍附近3个乡镇到处捡石头,铺起下埔村党建文化广场的路基,砌起广场周边的围墙。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100多户村民无偿贡献出自家竹林里的竹子用来裹篱笆为村道增添景致……如今漫步在下埔村,到处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担负着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等重要职责。近年来,韶关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认真落实双“113”工作机制、农村基层党建“三个一”工程、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和村级班子“青苗”培养工程等,实施党组织优化设置在先、党组织领导决策在先、党员作用发挥在先的“三个在先”决策运行机制,基层党组织团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加强。

  基层党建的不断强化,为韶关的乡村振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韶关市“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体系基本形成,“三清三拆”、村庄建设规划、加强基层党建等工作进展顺利。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农村面貌显著改善,文明乡风进一步树立。下一步,韶关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加快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力争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毕式明 潘俊宇 见习记者 唐音 通讯员 邵研 沈明礼

编辑:李润芳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