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梅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扬长补短,重整行装再出发,推动梅州发展“换道超车”

打造“三宜”城市范例 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

2018-12-12 07:09 来源:南方网 汤凯锋 唐林珍 陈萍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开创梅州工作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梅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四个方面重要要求,为做好梅州的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引,梅州将对标最优最高最好,主动作为、积极担当,用实际行动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具体思路和举措,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世界客都·长寿梅州”,为全省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贡献梅州力量、交出梅州答卷。

  全面彻底肃清恶劣影响塑造良好政治生态

  南方日报:时隔6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广东视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广东提出四个方面重要要求。请您谈谈感受和体会。

  陈敏:10月22日至25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时隔6年再次来到广东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10月25日下午,我有幸现场聆听总书记对广东饱含深情和殷殷嘱托的重要讲话,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干好梅州工作的干劲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这一点我感受尤为深刻。近年来,梅州由于受到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政治生态遭受破坏,一批领导干部涉及其中,影响了梅州干事创业的氛围。去年以来,我们按照中央及省委的部署,把坚决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工作作为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对照“三个决不允许”,从市委班子到各级党组织,开展一系列的警示教育和肃清行动,先后召开动员大会,举行各级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市、县两级班子和市、县各种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涉案线索自查、摸排,清除各类负面信息,先后处理了19名干部,达到见人见事见物的预期成果。经过前一阶段时间的肃清工作和巡视整改,梅州的政治生态有了新的改善,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干事创业氛围日渐浓厚。

  为了进一步巩固成果,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我们近期开展了一系列讲述梅州好故事、传播梅州好声音、树立梅州好形象、传递梅州正能量的“三好一正”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活动、工作项目,推动干部队伍跑起来、动起来、干起来。围绕“货出去,人进来”,仅用一个月时间,圆满完成了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分会场承办任务,利用丰收节平台,“联姻”顺丰集团,打通物流,把梅州柚卖到全国各地和境外,实现了柚果产业“量价齐升”,消除了果农过去“丰收不增收”的烦恼。还举办了“世界客都·长寿梅州”国际马拉松赛、平远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丰顺“喜德盛杯”国际自行车邀请赛和一系列乡贤回归招商会。两个月来,赛事带来的旅游人数和收入明显增加。目前我们正在开展“迎新年·颂党恩·展新貌”歌咏活动,让广大机关干部职工进一步凝聚力量,提振精神,积极工作,干起来。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梅州的政治生态仍需要一个净化和修复的过程。我们要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与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及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做到“三个决不允许”。要大力开展“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专题教育,弘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和苏区作风,以良好的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持续抓好中央及省委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确保改到位、改到底。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五个必须”,杜绝“七个有之”,开展圈子文化、官商勾结问题专项整治,坚决铲除山头主义、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滋生土壤,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以政治上的“绿水青山”,赢得经济发展上的金山银山。

  举全市之力积极融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南方日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梅州如何抓住机遇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陈敏:举全省之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我们不能做旁观者。梅州是生态发展区、人口大市、华侨之乡,在港澳和珠三角地区有众多乡贤,加上广州对口帮扶梅州,有制度条件,这是我们参与和服务大湾区建设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我们要举全市之力,积极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梅州的贡献。一抓融入。要通过完善交通设施,将梅州优质的生态人文资源,有序融入湾区发展大潮。最近,我们开通了到深圳的航线,加上原有到广州、珠海、香港的航线,加强了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联通。今后,我们将全力抓好梅汕高铁建设,确保无障碍施工,在明年建成通车。抓快谋划推进梅州至龙川的高铁,力争2019年动工,接通赣深高铁,同时继续推动一批高速公路建设,以“铁公机”三管齐下,下大力气拉近梅州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二抓承接。要积极参与大湾区的产业分工合作,对照中央以及省里的行动计划,拿出具体措施,高质量建设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和其他工业园区,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和综合保税区,力争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上有国家级平台支撑和梅州自己的特色。三抓服务。高水平保护绿水青山,积极谋划大健康产业,发展南药等中医药产业,推动梅州市人民医院实施“登峰计划”,打造一批三甲医院;高水平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市,促进客家文化与足球运动、生态农业之间的融合发展,筑牢生态的“粤北屏障”,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旅游后花园。

  南方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梅州将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陈敏:梅州仍是我省欠发达地区,在新一轮改革发展大潮中,我们深感形势逼人,已无退路。要翻开新的一页,唯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用好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换道超车”。

  最迫切最要紧的是,把政商和营商环境抓好。聚焦企业的“痛点”“难点”“堵点”,抓好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最近,我们出台了《梅州市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行动方案》《梅州市优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实施方案》和《梅州市优化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实施方案》,把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90个工作日,社会投资项目(核准类)压减至65个工作日,社会投资项目(备案类)压减至41个工作日,用具体举措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与此同时,我们将积极筹划承办世界客商大会,举办兴宁“互联网峰会”、丰顺中国茶业精英峰会、五华“一带一路·客家杯”国际足球邀请赛等活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客属地区的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增强海外客家人对祖国的认同感。

  为全省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贡献梅州智慧和方案

  南方日报: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四个方面重要要求,梅州将如何谋划下一步的发展?

  陈敏:立足全省大局,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力争在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社会治理、脱贫攻坚、基层党建等六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同时补齐对外交通、改革开放、技术创新、实体经济、发展平台、民生事业等六个短板,把“短板”变为“潜力板”,为全省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贡献梅州力量。

  最近,我们围绕“六项工作”争先、补齐“六个短板”,进一步深化“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围绕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在乡村振兴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在文化旅游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在社会治理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在脱贫攻坚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在基层党建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等六个方面,开展专题调研,提出符合中央及省委、省政府要求的具体目标、行动方案和工作措施。“六项工作”争先,梅州是有基础和条件的,目前部分工作已经走在前列。如绿色发展指数,2016年的计算结果,梅州排在全省第二位。当然,把优势工作力争走在全省前列,是梅州自我加压、自我提升的要求,重在营造一种状态、形成一种过程、取得一种理想效果。

  同时,与全省兄弟市比,梅州有明显的不足和差距,对外交通、改革开放、技术创新、实体经济、发展平台、民生事业等六个方面存在的差距比较大、相对滞后,发展远不充分,有的工作刚刚起步。如交通方面,梅州到珠三角核心区仍要4个小时;发展平台上,没有一个国家级平台,产业集聚度非常低;技术创新上,经费投入少,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也少。我们面对困难不怕难,面对短板敢“叫板”,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要求,尽好本届市委、市政府的职责,着重打好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擦亮“足球之乡”打造“足球特区”

  南方日报:作为足球之乡,梅州将如何发挥优势,做足做好做精足球事业和产业?

  陈敏:梅州是“足球之乡”,一直以来,足球运动红红火火,是广东省唯一拥有“二甲一超”(梅州客家、梅县铁汉生态两支中甲球队,和梅州辉骏女子中超球队)职业球队的地级市。今年以来,先后有梅州女足获得省运会女子乙组冠军、梅州辉骏女足获得2018赛季女甲冠军、五华足球小将在广东省“省长杯”青少年足球联赛荣获男子U10、U11、女子U13组三个冠军。近日,梅州还被批准为全国校园足球试验区,广东省仅有广州、梅州两个市进入名单。回顾梅州足球,光荣与梦想同在。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足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擦亮“足球之乡”城市品牌,再制定足球振兴十年计划,兴建足球特色小镇,发展足球事业和产业,谋划建设“足球特区”。与此同时,我们把球乡与蕉岭世界长寿乡以及大埔、梅县、丰顺中国长寿之乡的资源整合起来,以足球产业为突破口,推动体育运动休闲、健康养生融合发展,打造绿色大健康产业,实现梅州的宜居宜业宜游。

  ■综述

  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不断提升绿色发展实力

  梅州着力建设宜业宜居宜游城市

  初冬的梅州,金色满园,柚香四溢。近期,“梅州柚果产业发展院士专家问策会”在梅县区雁洋镇举行,中国工程院邓秀新、汪懋华、赵春江、吴清平4位院士,以及李莉、邓子牛等14位柑橘界知名专家出席活动并受聘为梅州市柚果产业发展专家顾问。“顶级智囊团”的加盟,为梅州的柚果产业创新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广东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梅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高水平保护中推动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立足新时代的坐标,梅州以更坚实的步伐,践行新发展理念,争当生态发展区先行地,打造绿色发展新高地,探索生态生产双提升的路径,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

  激发产业活力乡村振兴有抓手

  近期,梅州可谓活力四射。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梅州分会场活动在梅县区松口镇大黄村柚香四溢的柚园举行,点燃丰收的喜悦;10月28日,首届梅州马拉松赛精彩开跑,奔跑者的激情和沿途美景交织出动人画卷;11月3日—4日,2018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七站在平远县八尺镇角坑村举行,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一场场隆重热烈的活动点燃全民热情,激活了梅州乡村振兴发展新动力。

  “农民丰收节过后,我们村就成了观光旅游景点,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柚子更好卖了!”大黄村村民廖思香说,她家的300棵柚子树今年产量比去年多了2500公斤,增收逾万元,“丰收了!很开心!”

  “定向大赛过后,我们村子里还是那么热闹,一到周末,很多人过来游玩。”角坑村村民肖敏杰说。平远将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赛事与精准扶贫、乡村旅游等结合起来,形成了“品牌赛事+旅游”的乡村振兴新业态,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动力。

  乡村振兴是梅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抓手。今年来,梅州相继出台了《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梅州市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中共梅州市委办公室、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总体工作方案》等系列政策,形成乡村振兴“1+2+N”政策体系,强化党建引领、规划先行、环境整治、产业支撑、社会治理、共建共享、脱贫攻坚,推动乡村产业、生态、文化、人才和组织全面振兴。

  聚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11月13日,“粤省事·梅州”平台正式上线,市民足不出户便可一键办理或查询372项高频民生服务。梅州成为粤东粤北地区首个开通“粤省事”地市专版的地市,也是已接入“粤省事”的7个地市中,一次性上线本地特色事项最多的地市。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作为广东欠发达地区,今天的梅州比任何时候都重视改革创新。今年以来,梅州着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深化“马上办”“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改革,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下一步,梅州“数字政府”建设工作还将围绕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动产交易登记、信贷获得等营商环境评估核心指标以及政务云平台扩容改造、协同办公系统建设等,推出更多便民利企举措。

  在创新驱动方面,梅州着力克服落后地区“难创新、创新难”的思维定势,大力支持企业发挥自主创新主体作用,用好财政、金融等诸多手段,加大人、财、物投入,夯实科技创新基础。

  继11月9日,梅州聘请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4位专家组成金柚产业“顶级智囊团”后,11月12日,梅州召开“精准医学研究与应用·卓越登峰院士学术大会”,并成立梅州市医学科学院,聘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及4名国内精准医学专家为学术委员会委员,借助院士、专家力量,引领全市的医疗技术创新。

  “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就是要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最大程度发挥技术创新的动能作用。”陈敏表示,下一步,梅州还要进一步发挥梅州籍大学校长、院士专家较多的优势,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抓牢抓实党建凝聚干事创业强大合力

  在新时代实现新作为,需要锻造一支具有新担当新作为的党员干部队伍。发挥原中央苏区的优势,梅州正深入开展“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专题教育实践活动,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凝聚干事创业强大合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梅州大力实施“头雁”工程,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

  在蕉岭县三圳镇,九岭村党支部书记徐文坚用6年的时间,让村民人均年收入从不到4000元到突破万元;在五华长布镇,太平村党支部书记李达俊想方设法引企进村让村民变工人,带领村民奔康致富……不断涌现的优秀干部,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让一个个村庄焕发活力。

  在乡村,党组织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在城市,新兴领域党组织建设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干事创业氛围愈加浓厚。

  今年9月,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商圈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作为梅州城区的新商圈,梅江区三角镇东区商圈成立了全市首个商圈党委,设立商圈党群服务中心,目前已有12家企业加入。“在商圈党委成立前,很多企业除业务往来外,几乎很少接触。”梅州万事易会计有限公司负责人巫钰烨说,商圈党委成立后,架起了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党政机关之间的沟通桥梁。

  商圈党委还从内部凝聚干事创业力量。“我们公司原本只有3名党员,通过发动其他同事参加党群服务中心的活动,如今已经新添了2名入党积极分子。同时,通过党员带头,大家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巫钰烨说。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汤凯锋 唐林珍 陈萍 通讯员 辜昀玥

编辑:何柏梅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