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省教育厅: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提供教育支撑

2018-05-24 06:59 来源:南方网 吴少敏

景李虎。资料图

  火热的高考招生季,一则“今年广东计划招收1900名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粤东西北中小学教师”的重磅消息,引起考生家长的广泛关注。这是广东在全国率先提出“新师范”建设、破解全省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

  今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广东提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新要求新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在广东的具体化,必将对广东教育事业在新时代新起点实现新发展起到巨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近日,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广东教育要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吴少敏 通讯员 粤教宣

  基础教育▶▷

  应对“二孩”入学小高峰 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二孩”入学小高峰的到来,让广东学前教育学位有些压力。

  今年年初,省教育厅公布一项数据:去年底学前教育三年在园幼儿441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109.08%,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达73.58%。预计到今年底学前教育三年在园幼儿达到461万人,到2019年底达到498万人,到2020年达到519万人,学前教育每年要增加20万个学位。

  事实上,应对“二孩”入学小高峰,广东未雨绸缪。

  早在去年底,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增加幼儿园中小学学位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意见》,提出全省各地要增加幼儿园和中小学学位和优质资源,力争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毛入学率达到100%,并切实消除“大班额”“小学化”现象。

  “文件出台后,全省各地积极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景李虎透露,省教育厅指导各地进行了学前教育学位需求预测,以镇(乡、街道)为基本单位建立了学前教育学位需求台账,目前各地正在编制2017—2022年幼儿园建设专项规划。

  同时,省教育厅还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职工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

  景李虎表示,省教育厅即将出台《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行动方案》《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方案》两份文件,重点保障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和充足中小学学位供给,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写好广东教育“奋进之笔”总体方案的重点内容加以推进。

  职业教育▶▷

  “双精准”育人 培养大国工匠

  广东是职业教育大省,建成了全国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去年,教育部组织遴选了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其中广东9所高职院校、2所中职学校上榜,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这是广东职业院校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的缩影。目前,广东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基本覆盖全省现代产业体系的各行业、各产业,高职院校新增专业与产业对接覆盖率超过90%,全省新增技术技能人才中70%以上由职业院校配置。

  “广东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尤其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我省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景李虎说,全省职业教育要以推进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作为工作重点,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把职业教育“双精准”的品牌喊响亮、干出来。

  按照计划,今年广东将出台“组合拳”政策,包括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广东省职业教育条例》、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的若干政策措施》和省教育厅制定《职业教育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职业教育“双精准”落地实施,为我省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培养大国工匠提供强有力支撑。

  那么,职业教育如何打通中职、高职、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升学通道,提升考生报考吸引力?

  高考考生可能已注意到,今年起我省开展“中职升本科”的试点工作,在韶关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嘉应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等4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5个本科专业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打通职业教育“中职升本科”成长通道,探索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对此,景李虎表示,广东将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招生改革,以后中职、高职学生可以考本科、考研究生,大幅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高等教育▶▷

  “冲补强”提升计划服务创新驱动、乡村振兴

  高等教育是科技和人才资源的重要结合点。

  2015年4月以来,广东率先在全国启动了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以“双高”对接“双一流”大学建设,有力支持大学建设。截至今年1月,全省高校已有60个学科入围ESI全球排名前1%,比“双高”建设前增加25个,增长71%。

  今年1月初,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拟制的《2018—2020年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工作计划》,重点聚焦解决我省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创新机制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这是省委省政府面向新时代和新要求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景李虎介绍,该计划分为“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特色高校提升计划”三项子计划,着力提升全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高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

  其中,“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以“冲一流”为目标,建设对象以入选国家“双一流”和我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为主,核心任务是成为支撑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重大科研创新平台等方面建设的重要力量,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冲击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领头羊”。

  “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以“补短板”为目标,建设对象是粤东西北地区和珠三角非核心区域的本科高校,核心任务是建设一批符合地方支柱产业发展需求的优势学科,成为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生力军”。

  “特色高校提升计划”以“强特色”为目标,建设对象是部分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特色重点学科建设高校,核心任务是把重点学科进一步做“强”、做“特”,建成一批国内一流的特色学科和有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基地,成为支撑制造业强省、文化强省,推动行业发展、区域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把高校‘放管服’改革引向纵深,切实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真正形成政府、主管部门、学校协同高效发展的现代大学制度。”景李虎表示,结合“双一流”建设,围绕大湾区建设重大战略需求,鼓励和支持高校全面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和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提供更基础、更持久的动力源泉。


  ■对话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

  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谋划推动广东教育改革发展

  “有总书记的举旗定向、领航掌舵,有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谆谆教导,我们充满了信心、充满了底气、充满了力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表示,全省教育系统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谋划推动广东教育改革发展,努力在新时代干出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南方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是统揽广东一切工作的总纲。您怎样理解“四个走在全国前列”重要指示要求?

  景李虎: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广东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对教育事业提出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高质量的教育怀有更强烈、更迫切的期盼。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教育工作各个方面,落实到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上来,落实到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落实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上来。同时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加强教育系统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

  南方日报: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人民群众也期盼更好的教育。近期以来,广东校内课后服务、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和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等教育热点话题,引起广泛关注。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景李虎:“有学上”“有书读”早已不能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上好学”“读好书”才是大家的期盼、向往和追求。

  就近期的教育热点话题,我们已出台了系列政策,着力破解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难点问题。其中,就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突出问题,我们出台指导意见,要求全省各地高度重视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服务时间原则上为正常上课日的早上上课前、中午及下午课后至18时;就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我们联合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出台治理方案,决定通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就促进民办学校健康发展问题,省政府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对民办学校实行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分类管理,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积极性,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要效益,努力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南方日报:不久前广东率全国之先提出“新师范”建设,努力抓住教师教育改革这个“牛鼻子”。“新师范”建设将有哪些新举措,推动全省教育质量全方位提升?

  景李虎:“新师范”概念的提出,顺应了党的十九大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总体要求,适应了我省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既是对传统教师教育的继承,更是对当前教师教育的超越。

  “新师范”针对师范生录取、培养、就业、职后发展等培养成长全过程,提出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协同培养、强化实习、教师资格认定与专业认证挂钩、创新职后培训等措施,促进高职、本科、硕士师范生培养系统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政府、高校、中小学教师教育协同化。

  例如,确立师范院校办学定位,优化我省师范生培养工作布局。如组建实体化的教师教育学院,构建层次分明、梯队合理的教师教育新格局;鼓励有教育硕士授权点的高校与省内师范类院校开展教育硕士的联合培养工作,逐年加大教育硕士的培养规模。

  又如,改革师范生招生制度,实施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计划。鼓励学校采取校内二次选拔方式遴选优秀学生就读师范专业,吸引优秀生源报读师范,并在粤东西北等地区中小学公费培养一批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小学全科教师和紧缺学科教师。

  总之,广东“新师范”精准对接我省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需求,形成解决教师教育存在问题的“广东新方案”。经过探索实践,形成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教师教育“广东新模式”。

 

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