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求解新矛盾 共享好生活】梅州蕉岭以民生期许为公式 破解“民生新考”题

2018-03-28 07:18 来源:南方网 汤凯锋 陈萍 柯鸿海

  蕉岭县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编者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广东省委书记李希指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抓住新机遇,谱写新篇章,把广东建设成为向世界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区”,让广东的发展和实践探索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越性的最生动、最有力的证明。

  变化的矛盾,不变的奋斗。南方日报推出《向往——求解新矛盾 共享好生活》系列报道。采访组深入全省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聚焦各地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实践,用广东各地生动的发展和实践探索故事,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南粤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喜人态势,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实践力量。

  3月8日7时许,距离梅州市蕉岭县城30多公里远的南磜镇石寨村,年过六旬的郭伯一早就在11路农村公交车站等候。老人拎着自家产的咸菜、黄酒等,准备进城探望孩子。虽然孩子在县城买了房,但老人习惯了村里的生活,“农村公交很方便,想见了就进城”。

  而家住蕉岭县城的钟伯,在享用了一碗地道的客家三及第汤后,来到逢甲公园附近,准备乘坐5路农村公交,前往新铺老家。“农村的菜好,只要天气好,没什么事,我都回去买,老人坐车还免费。”

  连通城乡,改变老人生活的,是日渐完善的城乡公交体系。

  2017年来,面对“改善城乡交通”的民生呼唤,蕉岭把城乡公交列入十大民生实事之一,推动城乡公交落地。截至目前,该县已投入42辆新能源公交车,开通17条城乡公交线路,实现8个镇全覆盖,全县97个行政村中有92个行政村开通了公交线路,覆盖率达95%。蕉岭成为全省率先落实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县(市、区)。

  “出行方便了”“教育上来了”“看病方便了”“环境更美了”“收入增加了”……这些年,一系列的民生举措在蕉岭落地,越来越多群众实现了美好生活的期许,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近年来,作为粤北欠发达的原中央苏区县,面对经济发展不充分、基础设施建设不充分、民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挑战,蕉岭精准把脉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富民强县建设。

  蕉岭县幸福养老中心的老人们正在锻炼身体。南方日报记者 万稳龙 摄

  矛盾在哪里?

  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下的“民生新考”

  生长在世界长寿之乡,蕉岭县三圳镇九岭村的徐伯对健康有独到的理解。

  “我们这里推崇中医,很多人平时看病就找乡下赤脚医生,除风湿、调肠胃等也主要靠中医,几乎每户人家都有一个自己信任的医生。”徐伯说。

  百姓喜欢看中医,但看病条件却十分简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看病的场所大都由医生临时设立,“中药西药混合摆放,打针就坐在大家喝茶聊天的凳子上……”九岭村卫生站村医徐亮能感慨道。

  乡村卫生站建设滞后,县城医疗设施同样吃紧。县人民医院只有220张床位,很多患者只能加床位住走廊。而地处老城区的中医院,更是找个停车位都难。

  “群众期盼改善看病条件和提高治疗水平。”蕉岭县人民医院院长郭峰松坦言,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他深刻感受到,群众对提升医疗卫生条件的呼声,日益高涨。

  医疗问题的背后,是一系列的民生呼唤:

  交通——全县8镇97个行政村,没有城乡公交,群众出行只能依靠民间车辆,时间不固定,车次没保障;

  教育——义务教育城镇学位不足与高学历人才不足并存,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教育教学质量不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求;

  环境——有好的山水,没有好的设施,城乡基础设施“欠账”多,污水处理设施薄弱;

  ……

  “这既折射出蕉岭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也反映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确实不平衡不充分,新的民生问题多发。”山西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院教授马华带着团队长期在蕉岭做基层治理调研,对蕉岭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深入研究。

  马华认为,蕉岭近年来所遇到的“民生新考”,是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在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下,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完成的一道课题”。

  民之所盼,政之所为。

  “蕉岭人民在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同时,更加关注发展高质量、环境高颜值,更加期盼可预期、可持续的幸福美好生活。”蕉岭县委书记陈伟明表示,近年来,蕉岭县坚持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确定了每年推进“十大重点工作”“十大重点工程”“十大民生实事”的工作举措,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突破,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如何高质量发展?

  引进创新力量打造生态富民产业

  解决主要矛盾,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近年来,地处粤闽赣三省边陲的蕉岭,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下,作为原中央苏区县、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蕉岭紧抓发展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不过,数据显示,蕉岭的人均生产总值虽长期高于梅州平均水平,却低于全省,而且低于全国。同时,由于人口基数小,全县生产总值总量在全市比重小。

  “发展的不充分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体现在产业结构上,企业总体上规模偏小、大型骨干企业少,新型建材产业总量不够大、产业链条不够完整,长寿健康产业基础还不厚实,发展水平不高。”蕉岭县委政研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期的实践表明,粗放型经济的老路在政策上不给走、不能走,也走不通。因此,蕉岭必须围绕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促进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

  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欠发达地区在创新资源缺乏等挑战下,必须克服的难题。

  一方面,蕉岭引进创新工艺,推动传统建材产业向新型建材产业高端发展。

  走进塔牌集团生产线,年产600万吨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项目第一条万吨生产线已点火投入试产。

  这是塔牌集团日产2万吨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项目建设的一部分。“整个项目完成投入运营后,预计每年可产熟料600万吨、水泥800万吨,年余热发电量2×20MW,年协同处理城乡废弃物15万吨,成为打造百亿新型建材产业的强大‘引擎’。”蕉岭县科工商务局局长罗建阳说。

  另一方面,蕉岭抓住群众对健康长寿的需求,发挥世界长寿之乡的优势,打造生态富民的健康产业。

  长潭镇石窟河畔,总投资35亿元的铁汉生态养生产业园正加速推进。“我们依托吴清平院士工作站、南山寿博士工作站等科研力量,加强产学研合作,打造融蕉岭长寿文化体验、微生物科技产业研发、田园康养生态休闲、基因检测预防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健康养生综合体,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蕉岭铁汉大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健康产业的兴起带动了特色农产品的培育。目前,在一杯茶、一瓶水、一粒米、一棵笋、一瓶蜜等“五个一”富硒长寿食品开发的基础上,蕉岭已建立起7大农产品生产基地、11家规模以上长寿健康食品企业、37个富硒农产品种植示范基地,开发长寿食品70多种,年产值达8亿多元。

  “我们抓住国家农村综合改革示范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等机遇,率先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等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机制,为农民持续增收、壮大集体经济探索出实现路径。”蕉岭县委农办主任涂政平表示。

  党的十九大代表、三圳镇九岭村党支部书记徐文坚对此感受深刻,得益于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经营机制转变,该村农产品的价值得到提升,村民人均年收入已从2010年的不到4000元,提高到去年的10800元。

  坚持高质量发展,让蕉岭的经济社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据统计,2017年,蕉岭实现生产总值79.38亿元,比增7.5%,增速居梅州全市第1位;实现人均GDP3.76万元,比增7.1%,增速居全市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亿元,比增10.04%,其中国税和地税收入增速居全市第1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01亿元,比增34.7%,增速居全市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7亿元,比增5.2%,增速居全市第3位;共获得4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市获批数量最多的县)。

  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发展,为更好地满足新时代的民生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何解决“民生新考”?

  以城乡融合为抓手补齐短板

  站在蕉岭县城长寿广场眺望,碧绿的石窟河蜿蜒南流,两边青山翠绿。沿着河水流动的方向,一个贯穿南北的慢行系统正在形成,石窟河“十里画廊”雏形初现。

  “十里画廊”北起长潭、中穿蕉城、南至三圳,全长20余公里。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对沿河沙墩、滩涂地进行整治及美化绿化,在现有的沿岸滩涂地外侧建设绿道和栈道,规划建设观景平台及配套景观工程,对石窟河堤沿线绿化景观进行提升改造等。

  “这条‘画廊’建设得很及时,市民喜欢有好的休闲场所,也期盼县城建设更加现代化。”常在河边散步的陈伯看着日益完善的画廊,内心十分高兴,“绿道还配套了公共直饮水,直接摁开就有水喝……”

  “打造生态水景观、水文化,就是要发挥生态优势,打造山水绿城,让城市和乡村连接起来,充分融合,补齐短板。”蕉岭县水务局局长古育辉说。

  “十里画廊”的背后,是蕉岭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受历史及社会条件的局限,蕉岭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公共配套不足,停车场、集贸市场、垃圾中转站、公厕等设施缺乏,给群众带来诸多不便。

  如何系统地全面地解决问题?蕉岭以城乡融合为抓手,推动解决全县各领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

  石窟河“十里画廊”所经区域,不仅有城区,还有长潭白马、三圳九岭等乡村,这一带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让城乡在互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农村的示范带动作用。”涂政平表示,目前,蕉岭正全域梯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在城乡融合的推动下,各领域的民生期盼正在变为现实。

  “十里画廊”边上,新城中心地段,桂岭学校建设紧张推进,预计今年9月开学。“县城人口越来越多,蕉岭以获评‘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为动力,彻底解决大班额、师资薄弱等教育资源不足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蕉岭县教育局局长张慧表示。

  同是在“十里画廊”边上,占地100亩、规划设置520张病床的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已经启动。同时,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也启动迁建工作。乡村医疗方面,全县完成8间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及69间村级卫生站升级改造。

  “把最好的地段给了民生,而不是开发房地产,可见党委政府的用心!”有群众感叹。

  城乡人居环境同步改善。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93%,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计划每个镇都要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目前,全县已推进2个镇级及51套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古育辉表示,今年蕉岭还计划投资1.7亿元,完成3个镇级及149套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一手抓水路,一手抓公路。蕉岭推进“四好”公路建设,完善提升城乡交通服务网络。目前,全县97个行政村中有92个行政村开通了公交线路,覆盖率达95%。

  民生问题逐一解决,社会治安稳中向好。截至2017年底,通过基层治理创新,蕉岭各网格共收集各类信息1431条,收集矛盾纠纷651条并有效化解647条,排查公共安全隐患538条并有效排除536条,实现网格内有效防控违法犯罪、化解矛盾纠纷、排除公共安全隐患,全年超半数以上天数刑事发案“零警情”。

  “蕉岭的民生举措落地快,让群众感受到生活真的在变好,所以群众愿意把精力放在田间地头,去谋得更好收成,这也是这里成为平安县城的重要原因。”马华认为。

  南方报业采访组:

  南方日报 南方农村报

  南方日报记者 汤凯锋 陈萍 柯鸿海

  通讯员 陈晓光 林剑湧 实习生 黄璇 发自蕉岭

  策划:姚燕永 统筹:孙国英 练学华 陈永

编辑:曾剑峰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