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砥砺奋进的5年·广东篇】改革激发新动能

2017-08-30 10:06 来源:人民日报 刘泰山

  这是一场攻坚战。

  当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被党中央寄予厚望,要“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

  2016年初,广东率先出台了首个省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包括1个整体方案、5个行动计划,涵盖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三去一降一补”五大方面。

  主动作为,激发市场新活力。广东不断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降低制度性交易、人工、税负等成本,帮助企业加速技改、转型升级。去年,全省企业减负1940亿元。全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3891.70亿元,增长32.8%,对工业投资增长贡献率高达106.7%。

  精准出招,释放经济新动能。广东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力以赴补短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去年,广东宣布启动18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总投资达2.25万亿元,确保全省信息、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城市管网、交通、水利等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广东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双提升,发展难题得到破解,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华为、腾讯、比亚迪等高科技企业异军突起,美的、广汽传祺、TCL等传统企业浴火重生,为广东经济新一轮创新驱动、集约发展奠定基础。去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512.05亿元,同比增长7.5%。今年1至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14.6%,亏损企业数量继续减少。(本报记者 刘泰山)


    高效处置僵尸企业

  今昔对比

  早在1994年,广州橡塑公司就因投资失误,累计亏损2700多万元;加上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企业资不抵债1000多万元。

  经过不懈努力,橡塑公司破产清算案去年尘埃落定,大量潜在资产被追回,资产变现率大大提高,全体债权人的受偿率均为100%。

  8月15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通报集中裁定受理104件僵尸企业破产及强制清算案,标志着目前全国最大规模僵尸企业进入司法清算程序。

  广州橡塑制品工业公司早在1994年就因投资失误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累计亏损2700多万元;再加上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企业资不抵债1000多万元,成了典型的僵尸企业。

  掏不出足够的“家底”清偿债务,是橡塑公司破产程序旷日持久的根本原因。对此,广州中院协助清算组清理公司资产、提升“沉睡”资产的变现率。

  经过全面清理发现,橡塑公司存在主要资产厂房未办理产权手续,厂房所占用的土地上存在孤儿院旧址,公司曾经购买商品房一套但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3个问题。据此,法院帮助公司办理产权手续,推动厂房以3100万元成交,孤儿院也由广州市民政局接管,还帮助公司取得商品房房产,提升了破产财产总额。

  经过不懈努力,橡塑公司的大量潜在资产被追回,资产变现率大大提高,全体债权人的受偿率均为100%。在妥善安置职工并完成债权受偿后,橡塑公司尚剩余财产400多万元,全数上交广州市财政局。

  “广州中院开启了司法处置僵尸企业的快速通道,涵盖了立案审查、受理、终结各流程,从入口、通道、出口等不同环节把控,保障僵尸企业平稳、快速、高效退出市场。”广州中院院长王勇说。(贺林平 范晓玲)


    韶钢瘦身焕发新生

  今昔对比

  前几年,韶钢产品单一、积压严重,累计亏损56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80%。

  今年上半年,韶钢营业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81%;合并利润7.4亿元,同比增利9.8亿元。

  前段时间,几位退休员工回到广东韶关钢铁公司,听到韶钢扭亏为盈的喜讯,兴高采烈地拉着车间领导,在1号老高炉旧址合影。

  前几年,公司产品单一、积压严重,连年累计亏损56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80%,经营陷入困境,难以见到领导、员工的笑脸。

  6年前,韶钢划转给宝钢。去年底,宝钢、武钢联合重组,韶钢成为中国宝武集团子公司,年产钢能力650万吨,产品涵盖板材、线材、棒材等。韶钢能否闯过难关,牵动着许多人的心。

  “我们要肩负改变韶钢的使命!”韶钢董事长李世平坚定地说,“不实现产品普转优、优转特、特转精,就不能成为华南地区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产品及服务供应商”。

  2015年,韶钢正式吹响“转观念、调结构、去产能”集结号,开启了“自我革命”——219名专家“嵌入式”进驻公司;淘汰低效产能的生铁75万吨、粗钢90万吨、轧钢160万吨;改造老厂房,公司绿化率达到38.44%。

  最难的是安置分流岗位职工。韶钢组织21场员工座谈会,制定了6条退出机制,确保“转岗不下岗、转业不失业”,最终获得职工赞同。韶钢劳动效率一下子提升了43%,人均产钢量几乎翻了一番。

  韶钢成功瘦身,浴火重生。去年,公司生铁、粗钢、轧钢的产能利用率分别提升10.07%、8.42%和18.45%。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81%;合并利润7.4亿元,同比增利9.8亿元,实现持续盈利,得到国务院考评组肯定:“去产能工作做得早、做得好,是国企的典范。”(本报记者 刘泰山)


    交通线拓变交通网

  今昔对比

  珠三角经济崛起,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出门“常堵塞、路程长、耗时多”。

  今年5月,广深高速公路日均出口车流量突破55万车次,是20年前的8倍。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珠三角经济崛起,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人们出门“常堵塞、路程长、耗时多”。不仅如此,交通基础设施还存在区域不平衡:占全省面积近70%的粤东西北地区,高速公路长度只占全省的40%,密度不到珠三角的1/3。

  为此,广东把交通当作“补短板、增后劲”的重中之重,加速建设公路、轨道、港口、机场等立体交通网,形成覆盖全省、辐射泛珠、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近年来,广东投资逾千亿元构建粤东西北快速交通体系。广乐高速、二广高速、大广高速等相继通车,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7000公里,居全国第一位。同时,广东规划建设珠江口岸11条公路、铁路跨江通道,来扭转珠江口“东强西弱”的经济格局。

  今年5月,被誉为“珠三角黄金通道”的广深高速公路,日均出口车流量突破55万车次,是20年前车流量的8倍。7月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全线贯通,预计年底通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陆路车程将由3.5小时缩短为30分钟。

  “交通深度融合,从‘梳状’结成‘网格’,势必推动珠三角城市聚合相融,促进生产要素流动,支撑大湾区经济。”广东省交通集团总经理刘晓华介绍。

  未来3年,广东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25万公里、高速公路达1.1万公里、高等级航道里程达1400公里、亿吨大港达8个,港口货物年通过能力20亿吨。广州与珠三角各市1小时内通达,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各市陆路2小时内通达。(本报记者 刘泰山)


    陶瓷业智降硬成本

  今昔对比

  去年,中国陶瓷出口下降了33.75%。佛山陶瓷年产值近千亿元,挑战前所未有。

  去年至今,佛山为企业减负496.96亿元,并力争年内再减负100亿元以上。

  今年8月,来自佛山、茂名、湛江、阳江、云浮等广东5市的300多名业界人士齐聚佛山,共商建筑陶瓷业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陶瓷、建材、家具等传统制造业成本上升、产能过剩、外需不振。去年,中国陶瓷出口下降了33.75%。作为全国规模最大陶瓷产业基地,佛山陶瓷年产值近千亿元,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市场拓展等方面,均面临着挑战。

  去年3月,佛山以陶瓷行业为试点,成立了众陶联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建立陶瓷产业链全球性平台。当年平台交易流量达到115亿元,今年有望达到200亿元。

  目前,在众陶联注册的客户达1203家,平台企业产值达1800亿元。众陶联总经理蔡初阳说:“我们已帮助行业直接、间接降低成本14.2亿元,减轻了企业资金短缺、产能过剩、成本上升等压力。”

  佛山坚持“三个结合”——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与提高产业竞争力相结合、坚持政府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与引导企业内部挖潜相结合、坚持局部具体措施与整体完善软环境相结合。以降低“软成本”的方式抵消“硬成本”增加,让成本“高地”变成“洼地”,增强产业竞争力。去年至今,全市为企业减负496.96亿元。今年7月,佛山提出,在3年内增加安排15.2亿元为企业降成本,力争年内再为企业减负100亿元以上。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培育经济新动力。”佛山市长朱伟说,“佛山将率先探索关键性、基础性改革,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本报记者 刘泰山)

 

编辑:郭昊奇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