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下称《十七条协议》)的签订,宣告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片美丽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顾这70年历程,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因时因势调整解放西藏策略
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想要了解那段历史,可以重点把握两个关键词:“和平解放”和“慎重稳进”。
彼时,随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推进,早就觊觎西藏的帝国主义势力坐不住了,加紧了策划“西藏独立”的步伐,发动了“驱汉事件”,试图阻止解放军入藏。1949年12月,毛泽东在赴苏联访问途中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了“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战略部署。1950年初,在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区的直接指挥下,张国华、谭冠三将军率领第18军,由川西出发踏上西进征途。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解放西藏的努力从未停止。中共中央西南局未雨绸缪,很早就召集专家、学者以及班禅原驻渝办事处等座谈,并收集有关档案资料,详细了解西藏各方面情况。后来,西南局根据各方面调查情况,拟定“实行西藏民族区域自治”等4项谈判条件。
然而,和平解放遭到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西藏亲帝分裂分子的阻挠和拒绝,他们甚至企图用武力阻挡解放军,根据情势变化,中央部署开展昌都战役。此役最终取胜,不仅打开了进军西藏的南大门,也扩大了共产党、解放军的影响。很快,西藏政府主动派出代表阿沛·阿旺晋美等到北京和谈,并在1951年5月23日签订《十七条协议》,正式宣告西藏和平解放。
此外,还可以发现:“慎重稳进”这四个字,贯穿中国共产党推动和平解放西藏的全过程。早在1949年初,毛泽东与前苏联特使米高扬会谈时,指出解决涉藏问题“不应操之过急、不能太快,不能过于鲁莽”;1950年6月,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就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再次强调谨慎对待和慎重稳进的重要性;1951年5月23日,毛泽东与即将进藏的张国华代表谈话时,强调在西藏考虑任何问题,首先要想到民族和宗教这两件大事,一切工作必须“慎重稳进”。可以说,“慎重稳进”是西藏工作长期的重要方针。
纵观西藏解放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对于解放西藏的决策部署,是因时因势不断调整的。因此,发扬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无疑是制胜的“法宝”。
与西藏人民一起艰苦奋斗
从西藏和平解放到民主改革再到各项事业加快发展,仔细观察其路径,可以看到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贯穿始终。
在昌都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严格执行民族团结政策,部队在行军中一律不住民房,不进寺庙,在野外搭帐篷宿营,即使遇到断粮情况,也是采取统一采购,不拿群众一粒粮食、一头牛羊。为解决缺粮问题,解放军还开展大开荒运动,努力做到自给自足。
艰苦奋斗的作风还体现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解放前,从青海西宁或四川雅安到拉萨往返一次,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从1951年开始,中央部署修筑康藏公路、青藏公路,解放军指战员和当地民工突破怒江天险、劈开乌沟石峡、奋战波密泥石流,最终两条公路同时通车拉萨,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交通的历史。
“一切为了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在西藏的一切工作与努力,都是为了西藏人民的利益,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西藏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
短短几十年 跨越上千年
西藏的现代化建设,得从废除封建农奴制的民主改革运动讲起。
在这场改革之前,旧西藏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统治之下,占人口95%的农奴和奴隶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遭受着沉重的赋税、差役和高利贷盘剥。《十七条协议》签订后,考虑到西藏历史和现实的特殊情况,中央人民政府采取十分慎重态度。
但是,1959年3月10日,西藏反动上层发动全面武装叛乱。中央政府领导西藏人民一边平叛,一边进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6年后,西藏自治区成立,逐步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截至2019年底,西藏全区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事实说明,民主改革使西藏社会制度一步跨千年,脱贫攻坚让西藏人民生活方式一步跨千年。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已经先后召开7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西藏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2020年8月28日至29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述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内,西藏以及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涉藏工作的纲领。今年7月,总书记视察西藏,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为西藏未来发展擘画宏伟蓝图。
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西藏社会的面貌日新月异,西藏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如今,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启,相信西藏的明天必将更加辉煌灿烂,西藏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
南方日报记者 王聪